浙江农业科学 ›› 2017, Vol. 58 ›› Issue (7): 1169-1172.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723

• 果树与蔬菜 • 上一篇    下一篇

高温胁迫下6份瓠瓜材料的耐热性分析

吴晓花1, 2, 周雯1, 2, 3, 汪宝根1, 2, 鲁忠富1, 2, 徐沛1, 2, 吴新义1, 2, 李国景1, 2, *   

  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 收稿日期:2017-01-23 出版日期:2017-07-15
  • 通讯作者: 李国景(1966—),男,浙江东阳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ligj@mail.zaas.ac.cn
  • 作者简介:吴晓花(1975—),女,浙江东阳人,副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为蔬菜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wuxiaohua2001@126.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1);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32)

  • Received:2017-01-23 Online:2017-07-15

摘要: 瓠瓜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重要的瓜类蔬菜作物,耐热性是当前瓠瓜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本研究通过观察6份瓠瓜种质在高温和常温条件下的植株外部形态,并测定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叶片质膜透性和叶绿素荧光,发现采用外部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可以正确评价瓠瓜的耐热性。研究认为,浙蒲8号的耐高温能力最强,JI7182的耐高温能力最差,其余4份材料居中。本研究为瓠瓜种质的耐热性鉴定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瓠瓜, 高温胁迫, 耐热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