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7, Vol. 58 ›› Issue (12): 2146-2149.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220

• 粮食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浙麦冬主产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刘玉洋1, 卢江杰1, 2, *, 王慧中1, 2, *, 王志安2, 3, 陈建钢4, 闵会5   

  1. 1.杭州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2.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36;
    3.浙江省中药材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3;
    4.宁波金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300;
    5.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
  • 收稿日期:2017-11-01 出版日期:2017-12-28
  • 通讯作者: 卢江杰(1982—),男,浙江杭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E-mail:lujj@hznu.edu.cn;
  • 作者简介:刘玉洋(1991—),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E-mail:yuyang19911026@sina.cn。
  • 基金资助: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533071); 杭州市种子种苗专项(20150932H02); 浙江省农业(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8)

  • Received:2017-11-01 Online:2017-12-28

摘要: 根据NCBI公共数据库中的麦冬序列,开发了52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利用开发的分子标记对浙麦冬主产区现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浙麦冬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慈溪的种质资源相对集中,表明其遗传背景单一,不利于浙麦冬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其他地区的优良种质资源,以进行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从而保证浙麦冬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麦冬,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种质资源, 中药材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