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春水. 6-BA与2,4-D配比对防城金花茶愈伤组织增殖与多酚含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717-719. |
[2] |
陶云彬, 杨佳佳, 章日亮, 章哲. 有机肥替代、化肥养分调控对土壤理化性状、枇杷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540-1541. |
[3] |
姜路花, 陈俊伟, 李晓颖, 徐红霞, 方伟文, 汪末根. 成熟期温湿度对软条白沙枇杷皱果发生影响与预防措施[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2): 2246-2247. |
[4] |
姜路花, 潘兰贵, 方伟文, 李晓颖, 陈俊伟. 地形地势对淳安软条白沙枇杷冻害影响及其防冻栽培技术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18-1820. |
[5] |
汪雷, 马琛, 高海立, 徐涛. 槲皮素-3-氧-酰基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3): 363-369. |
[6] |
陈俊伟, 孙钧, 李晓颖, 徐红霞, 周晓音, 姜路花. 白肉枇杷晚花避冻栽培技术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3): 417-419. |
[7] |
范晶晶, 王朝丽, 何娟, 马正荣, 蔡斌军. 塘栖枇杷气调保鲜技术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3): 476-478. |
[8] |
陈俊伟, 孙钧, 周晓音, 李晓颖, 徐红霞, 朱治龙, 张林, 陈翔, 王朝丽. 浙江白肉枇杷避雨设施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12): 2190-2192. |
[9] |
庞超飞. 民国时期杭州塘栖枇杷产业发展的概况[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8): 1201-. |
[10] |
虞淼,姚芳,梁赤周,徐永,陈小微. 氯吡脲在枇杷中的残留降解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2): 2091-. |
[11] |
邹旭平1,陈俊伟2*,孙钧3,李晓颖2,徐红霞2,张启4. 金华白沙枇杷主栽品种及防逆栽培管理技术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0): 1710-. |
[12] |
杨继,范芳娟,周慧娟,曹鹏飞,柳旭波,徐象华. 白沙枇杷宁海白设施栽培关键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 73-. |
[13] |
庞法松,何娟,王朝丽. 塘栖枇杷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5): 731-. |
[14] |
陈俊伟1,李晓颖1,徐红霞1,周晓音2,孙钧3,李建军4,凡改恩5,冯健君6. 不同果袋冬季套袋对枇杷微环境与结果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12): 1950-. |
[15] |
杨继,范芳娟,曹鹏飞,柳旭波,徐象华. 白沙枇杷宁海白设施栽培关键技术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10): 1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