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萌, 顾寅钰, 梁晓艳, 张海洋, 衣葵花, 王向誉, 郭洪恩. 沙土灭菌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816-1818. |
[2] |
姜武, 詹建勇, 商建宏, 童健全, 吴志刚, 陶正明. 赤霉素对浙产华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348-1350. |
[3] |
何林玉, 惠林冲, 陈微, 杨海峰, 李威亚, 缪美华, 陈振泰, 潘美红. 洋葱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与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896-897. |
[4] |
陈常理, 骆霞虹, 唐楠楠, 余杨, 安霞, 李文略, 朱关林, 李珊, 程舟, 金关荣. 浙江金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606-1610. |
[5] |
邢世海, 柳莺莺, 曹梦阳, 苏兴隆, 吴家文, 彭代银. 多学科交叉的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论教学[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695-1698. |
[6] |
王晓, 苏娟, 李昆华, 韩郸, 张万巧, 岳健. 川贝母鳞茎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的控制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7): 1192-1194. |
[7] |
王慧俐. 印度梨形孢发酵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6): 883-886. |
[8] |
韩晓勇, 王立, 殷剑美, 张培通, 郭文琦, 李春宏. 紫山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优化[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5): 759-761. |
[9] |
陈娜红, 李国亮, 蔡雪娇, 黄子健, 范景华, 张震. 酸碱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2): 2191-2193. |
[10] |
葛亚英, 朱强, 田丹青, 潘晓韵, 周媛, 潘刚敏. 保存时间对2种野牡丹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736-1736. |
[11] |
孟肖, 陈娜, 程磊, 姚洁. 杭菊灭菌方式与再生植株体系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37-1838. |
[12] |
洪春桃, 沈登锋, 魏斌, 章建红. 几种三叶青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化[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46-1849. |
[13] |
安霞, 金关荣, 陈常理, 骆霞虹, 李文略, 李苹芳, 朱关林. 红麻、亚麻和黄麻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 49-50. |
[14] |
李昱莹, 郭丽丽, 廉小芳, 郭大龙, 侯小改.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9): 1646-1655. |
[15] |
卢政, 郝雪纯, 郑霞. 樟树果实水浸提液对3种草坪草的化感作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5): 791-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