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8, Vol. 59 ›› Issue (11): 2065-2068.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1135

• 观赏园艺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叶栀子对PM2.5的净化与生理响应

姜钰玮, 陈珍*, 朱凯旋   

  1.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浙江 台州 318000
  • 收稿日期:2018-09-15 出版日期:2018-11-11
  • 通讯作者: 陈珍(1979-),女,浙江台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植物逆境分子生理学研究工作,E-mail: chenzh@tzc.edu.cn
  • 作者简介:姜钰玮(1994-),女,浙江杭州人,本科,从事空气净化与植物逆境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229660288@qq.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610350008)

  • Received:2018-09-15 Online:2018-11-11

摘要: 以大叶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var.grandifloraNakai.)、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Dress)和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Sweet)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的长、宽、高均为60cm的玻璃装置中,以煤炭、蜡烛和香烟的混合物模拟PM2.5的产生,研究植物对PM2.5的净化能力与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大叶栀子的滞尘能力显著大于锦绣杜鹃和红叶石楠。大叶栀子可在24h内有效净化密闭气室中的PM2.5,使之符合空气质量标准。PM2.5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叶栀子叶绿素a和b的合成,但短期内并未造成显著的氧化胁迫,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与未经PM2.5熏气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而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大叶栀子利于空气净化,并有较强耐受性,对园林绿化和室内空气净化均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PM2.5, 大叶栀子, 园林植物, 城市绿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