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9, Vol. 60 ›› Issue (12): 2330-2333.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7

• 食品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不同加工工艺紫薯风味特性

李盼盼1, 庞林江1, 吴列洪2, 王芳3, 程林润4, 张富仙5, 陆国权1,*   

  1. 1.浙江农林大学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3.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40;
    4.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17;
    5.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
  • 收稿日期:2019-10-14 出版日期:2019-12-11
  • 通讯作者: 陆国权(1963—)男,浙江金华人,教授,博士,从事甘薯育种及其产后技术研究工作,E-mail:lugq10@zju.edu.cn
  • 作者简介:李盼盼(1996—),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工作,E-mail:1219081594@qq.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10-B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750); 浙江省农业(粮食)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子专题(2016C02050-7-5)

  • Received:2019-10-14 Online:2019-12-11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紫薯样品的挥发性组分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共定性识别出24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和杂环类,以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烤后紫薯风味物质较多,蒸后和煮后紫薯风味物质相似,紫薯汁有其特有的风味物质。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紫薯, 风味物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