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9, 60 (12):  2157-2164. 
    摘要 ( 120 )   PDF(3255KB) ( 7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开发利用农作物多种功能促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探讨
    吴永华
    2019, 60 (12):  2165-21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1
    摘要 ( 295 )   HTML ( 0 )   PDF(837KB) ( 959 )  
    基于创意农业的农作物多种功能开发与利用在促进延伸乡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现代育种技术、现代加工技术和高新技术,推进具有创意农业特质的新品种、保健养生等功能、创意栽培模式的研发和开发,可多维度开发与利用农作物多种功能。发挥好农作物多种功能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粮为要、赏食兼顾,农业为基、“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何伯伟, 徐丹彬, 姜娟萍, 舒伟军
    2019, 60 (12):  2168-21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2
    摘要 ( 310 )   HTML ( 3 )   PDF(1188KB) ( 946 )  
    分析了浙江省近二十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表现为生产效益稳步增长、产业基地规范发展、优势品种带动明显、标准生产显著提升。总结了产业集聚发展、培育道地品种、成果集成转化、全过程标准化、创建浙药品牌等提升发展的措施和经验,并提出下阶段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光明农场荸荠田泥鳅综合种养模式探讨
    戴杨鑫, 唐金玉, 周潮滨, 戴瑜来, 徐旭明, 郑卫东, 冯晓宇
    2019, 60 (12):  2171-21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3
    摘要 ( 268 )   HTML ( 0 )   PDF(1316KB) ( 932 )  
    介绍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光明村光明农场试验的荸荠田泥鳅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丰富了荸荠种植中的业态,进一步提升了荸荠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病因诊断与分析
    唐辉, 李金见, 罗正宏, 杨海, 陆鹏飞
    2019, 60 (12):  2174-21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4
    摘要 ( 236 )   HTML ( 5 )   PDF(1082KB) ( 807 )  
    2016年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冷泉镇所本底村委会补机白村、多依村、腊卡村夏蚕出现一种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夏蚕单产由每张45~50 kg下滑到35.1 kg,严重影响蚕农收入和从事养蚕劳动的信心。通过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方式进行小蚕共育,把共育的小蚕分到同一村中,对比观察大蚕的长势及健康状况并记录单张蚕种产茧量,调查引起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发生原因,发现该蚕病是蚕采食了感染细菌性桑疫病的桑叶所导致,属于细菌性蚕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遗产特征及价值分析
    顾兴国, 刘雷, 何梓群, 赖齐贤, 吴永华
    2019, 60 (12):  2176-21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5
    摘要 ( 242 )   HTML ( 0 )   PDF(1244KB) ( 914 )  
    地处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具有超过千年的历史,集中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农耕智慧。本文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认定标准,总结分析了该系统的农业特征、生态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并对其进行功能价值评估,最后从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文化、生态产品和休闲农业5个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策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观赏甘薯的应用及展望
    孟羽莎, 赖齐贤
    2019, 60 (12):  2181-218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6
    摘要 ( 323 )   HTML ( 2 )   PDF(1329KB) ( 970 )  
    介绍观赏甘薯的起源,根据观赏甘薯的观赏部位和应用形式,将观赏甘薯分为观叶型、观花型、观根型、药用观赏型和食用观赏型,根据其栽培和应用方式分为水培栽培、基质盆栽、立体装饰、坡体绿化、行道绿化和岩石绿化几种类型。观赏甘薯的用途多种多样,生长迅速,繁殖简单,且耐旱、耐盐碱、管理粗放、成本低,是理想的绿化材料,在园林绿化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观赏甘薯在我国推广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成为今后育种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蓝艺涵, 林志浩, 包志毅
    2019, 60 (12):  2185-21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7
    摘要 ( 273 )   HTML ( 4 )   PDF(18663KB) ( 1008 )  
    通过实地调查对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园区内各区块的植物景观特色和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园区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存在着植物空间较为单调、常绿植物缺乏、游憩空间不足的缺点,园区尽可能增加常绿树木的数量,丰富植物空间类型,增加常绿植物的比重,为员工营造更好的工作、休息的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酸碱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娜红, 李国亮, 蔡雪娇, 黄子健, 范景华, 张震
    2019, 60 (12):  2191-21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8
    摘要 ( 278 )   HTML ( 3 )   PDF(1687KB) ( 1000 )  
    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采用不同酸碱度培养基质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不同酸碱条件下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pH条件下,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未受到显著影响,pH 3.5时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为21.40,显著低于其他处理;(2)不同pH处理对黑麦草幼苗根和芽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H 6.5时根长和芽长分别增加4.36%和20.64%,表明弱酸性条件更利于芽的生长;幼苗叶绿素含量随酸性或碱性增加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因此,弱酸性条件更有利于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的是黑麦草幼苗对酸碱性的敏感度要大于种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湘湖一期环湖景区植物的调查
    许诺, 杨凡, 包志毅
    2019, 60 (12):  2194-21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09
    摘要 ( 277 )   HTML ( 21 )   PDF(15215KB) ( 933 )  
    选取杭州湘湖一期环湖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景区内植物种类、配置群落等进行系统调查,总结分析植物的应用现状、观赏资源、典型配置,指出存在问题并给予相应建议。结果表明,湘湖一期环湖景区植物种类丰富,在选取的70个样方中共统计到园林植物88科222种,其中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水生植物分别有56、27、53、55、31种。通过对植物占比及游人需求进行分析可知,该景区需注重水生植物的品种运用,增加游人可进入式的低矮地被物种的配置。通过对观赏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景区内中下层的彩色植物偏少,秋冬季观花植物缺乏。对其典型植物景观群落进行测绘分析发现,植物景观总体效果较好,植物营造特色突出,四季可观,但植物空间营造较为单一,林冠线的刻画不足,植物群落结构有待成熟,观花下层植被有待营建,植物后期管理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烟草套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贺国强, 赵冬雪, 李恒全, 李松梅, 魏秀梅, 蔡兴宏, 敖红
    2019, 60 (12):  2200-22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0
    摘要 ( 254 )   HTML ( 0 )   PDF(2971KB) ( 943 )  
    通过田间试验,以连作烟草为对照,设套作紫花苜蓿和小麦2个处理,分别于团棵期和成熟期取样,采用Biolog微孔板技术分析套作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团棵期和成熟期,从反映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颜色变化率来看,均表现为套作处理的高于对照处理,说明套作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碳代谢活性。套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也高于对照,且提高了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其他化合物类、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总体来看,套作对植烟土壤微生物有显著影响,且套作紫花苜蓿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优于套作小麦。植烟套作建议优先选择紫花苜蓿等豆科植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云英、油菜长期混播还田的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效应
    陶云彬, 刘晓霞
    2019, 60 (12):  2206-22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1
    摘要 ( 309 )   HTML ( 1 )   PDF(1815KB) ( 922 )  
    连续开展11年长期定位试验以探索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绿肥还田,紫云英清种还田、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两种绿肥种植模式均可提高后茬水稻产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处理水稻产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处理。连续开展11年绿肥还田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紫云英清种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初始值提高19.3%,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4.0%。可见,紫云英清种或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长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两者相比,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的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果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因此,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可作为绿肥种植新技术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外源激素对台闽苣苔叶片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付双彬, 池梦薇, 杨燕萍, 姚丽娟, 周庄
    2019, 60 (12):  2209-22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2
    摘要 ( 186 )   HTML ( 0 )   PDF(4737KB) ( 878 )  
    为了大规模繁殖以保存和保护台闽苣苔,以台闽苣苔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NAA和6-BA,NAA和TDZ,NAA和KT,2,4-D和6-BA组合对叶片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6-BA、KT对于台闽苣苔叶片外植体的影响主要是诱导不定芽,但KT效果不如6-BA;当6-BA浓度为0~0.8 mg·L-1,附加NAA 0~1.2 mg·L-1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100%,在不添加激素或只添加6-BA 0.2~1.2 mg·L-1的培养基中台闽苣苔叶片外植体可直接再生成植株;TDZ、NAA、2,4-D主要诱导愈伤组织,但3种激素诱导愈伤组织的质和量均不同,当NAA为0.2~1.2 mg·L-1,2,4-D为0.1~0.5 mg·L-1时,愈伤诱导率最高为100%,TDZ为3.0 mg·L-1时,诱导率最高为9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菖蒲遗传性状分析
    邵小斌, 赵统利, 朱朋波, 汤雪燕, 孙明伟, 王江英
    2019, 60 (12):  2213-22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3
    摘要 ( 228 )   HTML ( 1 )   PDF(3287KB) ( 851 )  
    以唐菖蒲阿斯特和纪念品2个品种为材料,进行正反交并以阿斯特自交,分析唐菖蒲遗传特性及主要性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花色分离广泛,未呈明显的偏母性或偏父性遗传,红色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力。株高、花轴长、小花数、茎秆粗度、小花横径等遗传性状未表现出超亲本现象。通过对F1代主要性状分析,花轴长、小花数、茎秆粗度与株高呈正的线型相关,生长期与株高呈现负的线性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不同产地草莓种苗在秦巴山区的种植表现
    冯作山, 熊丽, 韩兴涛, 杨雷, 王开昌
    2019, 60 (12):  2217-22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4
    摘要 ( 200 )   HTML ( 3 )   PDF(1660KB) ( 826 )  
    以不同产地的草莓种苗为试验材料在郧阳种植,研究其成活率及生育期,并对产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丹东种苗成活率较高,达到95.0%,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死苗率较低,为1.2%,但是种苗缓苗时间延长了7 d以上,产品始熟期及盛熟期分别推迟了17和21 d以上,影响了种植效益;襄阳种苗较本地种苗也有所延迟,但整体影响不大。因此,单从生态观光采摘来讲,郧阳本地苗及襄阳苗更适合在郧阳当地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
    王林闯, 赵建锋, 许文钊, 罗德旭, 仲秀娟, 孙玉东
    2019, 60 (12):  2220-22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5
    摘要 ( 330 )   HTML ( 7 )   PDF(1667KB) ( 865 )  
    通过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抑制辣椒苗徒长,但使用浓度差别较大。相比对照,矮壮素150 μL·kg-1处理效果最好,株高降低14.8%,壮苗指数提高32.9%;乙烯利600 μL·kg-1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降低19.2%,壮苗指数提高42.4%;烯效唑10 mg·kg-1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降低28.6%,壮苗指数提高41.2%,同时辣椒叶片颜色和SPAD值均反映出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进展及对策建议
    施俊生
    2019, 60 (12):  2223-22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6
    摘要 ( 273 )   HTML ( 2 )   PDF(1708KB) ( 1004 )  
    2018年,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由浙江省牵头组建“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开展西兰花良种国产化联合攻关。经一年多努力,联合攻关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人才、信息、资源协作共享机制,开展了小孢子培养、体细胞融合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引进和创制优异种质186份,建立新品种、新材料筛选评价测试示范点(区)18个,育成新品种16个,自主育成品种市场占有率突破10%,推动了我国西兰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州市11个鲜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陈孝赏, 陈伟强, 刘守坎
    2019, 60 (12):  2226-22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7
    摘要 ( 317 )   HTML ( 1 )   PDF(1679KB) ( 856 )  
    从省内外引进马铃薯品种(系),以台州当地主栽品种东农303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黑龙江引进的兴佳2号比东农303增产52.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薯块大而均匀、芽眼中等、椭圆形,食味佳,商品率94.7%;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AG487产量较高,结薯较集中,薯块较大、表皮光滑、长椭圆形,商品率92.1%;荷兰7号产量较高,薯块较大、长椭圆形,商品率90.2%,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高,既可鲜食,也可作淀粉加工用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电场对豆芽生长的影响
    顾积志, 王汉荣, 谢昀烨, 王连平, 方丽
    2019, 60 (12):  2228-22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8
    摘要 ( 235 )   HTML ( 8 )   PDF(1765KB) ( 841 )  
    在2016—2017年,在浙江爱之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利用30、50、90 kV的空间电场生产豆芽技术试验。结果显示,与非空间电场条件比,在30、50、90 kV的空间电场条件下,豆芽产量增幅分别达28.7%、22.1%、16.4%;豆芽长度减少幅度分别达36.4%、34.3%、31.9%;豆芽根占比减少幅度分别达3.9、9.4、14.7百分点;豆芽下胚轴最粗处的直径增加幅度分别达82.1%、75.7%、77.6%;对豆芽炭疽病的防效分别达74.0%、76.0%、77.2%;还能提高豆芽白度、松脆度,抑制豆芽侧根生长。这些结果表明,空间电场对豆芽有较好的增产、提质、防病作用,30 kV的空间电场在豆芽生产上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孢布拉氏霉菌番茄红素环化酶定点突变和定向进化研究
    孙菊鲜, 康春婷, 远宜彤, 李钊, 葛欣, 辛琪
    2019, 60 (12):  2231-22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19
    摘要 ( 223 )   HTML ( 0 )   PDF(11862KB) ( 822 )  
    三孢布拉氏霉菌中carRA基因编码的CarRA为双功能酶,该酶的R结构域具有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功能,是三孢布拉氏霉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过程中的关键酶,其酶活性的高低即环化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番茄红素的积累水平。为深入研究三孢布拉氏霉菌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功能,以酿酒酵母菌株W303为出发菌株,首先构建了二甲基辛烯二甲基辛烯焦磷酸高效合成的酿酒酵母底盘菌株W303-thmgr-Bts1,在该底盘菌株中表达三孢布拉氏霉菌的carBcarRA基因,完成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对R结构域进行定点突变和随机突变,并成功构建了5个单一保守位点的突变酶和依赖于酵母同源重组的番茄红素环化酶随机突变体库。通过评估各突变株的菌落颜色和测定类胡萝卜素的产量来确定一系列位点的突变对R结构域催化番茄红素合成β-胡萝卜素能力的影响,最终筛选出了影响该蛋白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为三孢布拉氏霉菌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催化机制研究与酶活性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蓝光质配比对两种叶色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李聪聪, 吉家曾, 陈增举, 丁慧霞, 彭旭
    2019, 60 (12):  2238-22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0
    摘要 ( 331 )   HTML ( 5 )   PDF(1953KB) ( 1203 )  
    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比例的LED红蓝光处理,探究不同红蓝光质比对水培红边生菜和紫叶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B=4时,红边生菜和紫叶生菜地上鲜重及地上干重最大,株高,叶长和叶宽最大,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R/B=1时,红边生菜和紫叶生菜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而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液对番桃、玉米和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鲍永芳, 苏鹏, 沈佳栾
    2019, 60 (12):  2242-22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1
    摘要 ( 319 )   HTML ( 0 )   PDF(1764KB) ( 993 )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对不同的农作物效果不同,施用沼液122 L·hm-2对番桃的产量具有促进作用,而对玉米、番茄具有抑制作用;施用沼液61 L·hm-2则会促进番茄的产量,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无明显作用。此外,沼液显著增加了番茄中Fe、Zn及Vc含量,但降低了番桃中可溶性糖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覆盖方式对彩色马铃薯红美产量的影响
    张琳玲, 诸亚铭, 戚自荣, 许林英, 冯洁琼
    2019, 60 (12):  2245-22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2
    摘要 ( 271 )   HTML ( 0 )   PDF(1709KB) ( 934 )  
    在慈溪对彩色马铃薯红美进行覆膜和覆稻草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覆稻草产量最高,为 36 314 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熟期温湿度对软条白沙枇杷皱果发生影响与预防措施
    姜路花, 陈俊伟, 李晓颖, 徐红霞, 方伟文, 汪末根
    2019, 60 (12):  2246-22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3
    摘要 ( 262 )   HTML ( 1 )   PDF(2640KB) ( 889 )  
    针对成熟期软条白沙枇杷果实皱果发生严重的问题,利用大棚环境温湿度差异,调查树冠温湿度与皱果发生的关系,探讨果实套袋、树盘铺反光膜、树冠遮阳等降温处理对皱果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环境使树冠上部的温度上升,最高温度为51.8 ℃,分别比树冠中部和下部高13.1 ℃和13.2 ℃,38 ℃以上高温时间为6 h,分别比中下部延长5.0和5.3 h;相对湿度变化则相反,树冠上部湿度降低并长期处于低湿环境,最低湿度仅24%,分别比树冠中部和下部低32.6和30.8百分点;高温低湿环境使树冠上部皱果率大幅上升,皱果率达70.2%,分别比树冠中部和下部高55.7、69.4百分点。皱果随果实成熟度增加而加重,套袋、遮阳等降温处理对减轻皱果效果比反光膜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功能酶活性的影响
    梁晋刚, 栾颖, 宋新元, 张正光
    2019, 60 (12):  2248-22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4
    摘要 ( 305 )   HTML ( 0 )   PDF(3357KB) ( 1251 )  
    为了评价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其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功能酶活性的影响。连续2年,在玉米苗期、花期和成熟期,采用抖落法采集根际土壤样品,通过室内测定,分析了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含水量、pH、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相比,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的根际土壤含水量、pH、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变化,说明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长期氮肥效率和土壤氮素平衡
    许海敏, 王顺法, 冯敏谢, 唐旭
    2019, 60 (12):  2253-22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5
    摘要 ( 234 )   HTML ( 2 )   PDF(2282KB) ( 813 )  
    通过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平衡施肥(NPK)和有机肥配施无机肥(MNPK)4个处理,利用8年水稻定位试验数据,分析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籽粒和秸秆中氮含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研究了水稻生长期土壤和环境氮素供应状况、氮肥效率和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等。结果表明,8年CK的水稻平均每年可生产籽粒9.42 t·hm-2,相当于NPK的77.5%,因此,施肥对水稻产量提高的贡献率为22.5%。平均每年不施肥的土壤自然供氮131.4 kg·hm-2,相当于平衡施肥的71.4%。水稻地上部吸氮量的74.5%来源于籽粒。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每施入1 kg氮肥,可生产籽粒61.1 kg,每吸收1 kg氮素,可生产籽粒平均为66.1 kg。由于作物对氮素不断的吸收,造成CK的土壤每年氮素亏缺 131.4 kg·hm-2,在年平均施氮量208 kg·hm-2的条件下,NP可使土壤每年氮素出现盈余326.1 kg hm-2,但NPK的土壤氮素盈余量反而出现下降,尤其MNPK,土壤氮素盈余量比NP降低85.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宁波地区甬优系列杂交稻病虫害的植保无人机防治技术试验与示范
    许燎原, 翟婧, 顾国伟, 张晓萌, 郑胜龙
    2019, 60 (12):  2257-22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6
    摘要 ( 289 )   HTML ( 4 )   PDF(1850KB) ( 1141 )  
    开展植保无人机防治甬优系列杂交稻纹枯病的试验,对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和用水量等飞防参数进行测试,并在大田开展了全程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甬优系列杂交稻生长后期,增大用水量和添加助剂可以提高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示范结果显示,植保无人机与常规植保器械对二化螟、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相近,产量无明显差异,可替代常规植保器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市稻麦田杂草为害情况调查
    陈卫宇, 张生飞, 王海波, 谷涛, 王健生, 江丰
    2019, 60 (12):  2260-22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7
    摘要 ( 291 )   HTML ( 0 )   PDF(1929KB) ( 968 )  
    为深入了解南京稻田和麦田药后杂草种类、分布和为害程度,进一步提升南京市杂草防除的水平,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和“七级目测法”,对稻麦田药后主要残留杂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南京市药后残留杂草的为害情况,为杂草防除、除草剂合理使用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种药剂对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王胤, 关山, 张欣颖, 李云龙, 孙海, 胡彬, 曹金娟, 张民照
    2019, 60 (12):  2264-22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8
    摘要 ( 283 )   HTML ( 5 )   PDF(1937KB) ( 870 )  
    为明确6种不同杀虫剂对黄瓜蚜虫的田间防效,本试验对不同药剂防效进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36%噻虫啉水分散粒剂、4%阿维·啶虫脒微乳剂对黄瓜蚜虫具较好防效,药后20 d,校正防效分别为94.3%、95.9%,两者间无显著差异。97%矿物油乳油相对其他5种药剂防效偏低,校正防效为60.9%。1.5%苦参碱可溶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蚜虫校正防效分别为72.8%、84.1%。如田间蚜虫发生较严重时,可考虑噻虫啉、氟啶虫胺腈、阿维·啶虫脒三种药剂交替使用,并控制好喷施药量及使用次数,尽可能地减少瓜蚜产生抗药性的可能。因此,应在虫害发生不同时期使用不同药剂防治,既可达到经济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也可提前预防害虫产生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品种柑橘对黑点病的敏感性及套袋处理的影响
    黄振东, 胡秀荣, 蒲占湑, 吴文明, 陈国庆, 金国强, 李红叶
    2019, 60 (12):  2268-22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9
    摘要 ( 190 )   HTML ( 0 )   PDF(2415KB) ( 845 )  
    在黄岩橘区,分别开展品种对比试验和套袋试验。其中,品种对比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椪柑、温州蜜柑、本地早;套袋试验以温州蜜柑为材料,分设套袋和未套袋处理。结果显示,椪柑果实对柑橘黑点病最为敏感,发病最重,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温州蜜柑叶片对柑橘黑点病最为敏感,发病最重。对温州蜜柑套袋后,反而加重了其黑点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丽萍, 张怡, 徐笔奇, 贺丽萍, 吴长兴, 徐明飞, 苍涛
    2019, 60 (12):  2270-22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0
    摘要 ( 224 )   HTML ( 3 )   PDF(1919KB) ( 846 )  
    为延缓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药性发展和保证番茄的质量安全,筛选高效防治番茄灰霉病菌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6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的毒力作用由高到低排序为腐霉利>异菌脲>啶酰菌胺>百菌清>嘧霉胺>啶氧菌酯,其中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因此,建议实际生产轮换使用腐霉利、异菌脲和啶酰菌胺,以延缓和治理该病菌的抗药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番茄灰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徐成翠, 张瑶瑶, 郑积荣, 张敬泽, 卢钢
    2019, 60 (12):  2273-22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1
    摘要 ( 304 )   HTML ( 77 )   PDF(4280KB) ( 982 )  
    由茄葡柄霉(Stemphylium spp.)引起的番茄灰叶斑病近年来已发展成为设施番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和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控该病害最有效的策略,为快速准确鉴定抗性材料,本研究以不同抗性番茄品种为材料比较了涂抹与喷雾两种接种技术以及离体叶片与苗期活体接种两种鉴定方法,以建立稳定可靠的番茄灰叶斑病抗性接种鉴定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涂抹法接种对不同品种间抗病性的区分度更高;离体叶片与苗期活体接种结果接近。采用建立的高效接种方法对81份材料进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共筛选出对灰叶斑病免疫的材料1份(LA3528),高抗材料6份,中抗材料13份。另外发现,含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的番茄材料如TY-1138、TY-1147、TY-1116、TY-1142、TY-1108、TY-1123、TY-1144、N9021、T010-51等病情指数在44.7%~75.3%,均极易感病,说明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抗TYCLV品种大多易发生灰叶斑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田培, 狄珊珊, 汪志威, 徐浩, 齐沛沛, 赵慧宇, 王新全
    2019, 60 (12):  2277-22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2
    摘要 ( 341 )   HTML ( 5 )   PDF(8609KB) ( 888 )  
    以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o,p'-DDT、o,p'-DDD、p,p'-DDT、p,p'-DDE、PCB52和PCB138为代表,研究其在2种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的土壤上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结果发现,POPs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与时间、浓度密切相关。吸附过程约在24 h内达到平衡。当浓度为0.5~2 ng·mL-1,土壤对POPs的吸附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土壤对o,p'-DDT和PCB52的吸附能力弱于其他POPs,其他POPs在上层水中浓度为5~10 ng·mL-1时达到吸附平衡。解吸过程中,POPs基本在1~12 h内实现快速解吸,随着解吸量增加,土样对POPs重新吸附,随后达到吸附解吸附平衡。解吸时,当土壤中POPs浓度达到10 ng·mL-1,解吸进入上层水中的POPs量基本稳定。POPs的吸附量跟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关,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对POPs的吸附能力稍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冬极端阴雨天气对衢州农业生产影响
    叶海龙, 汪晨, 章心惠
    2019, 60 (12):  2281-22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3
    摘要 ( 240 )   HTML ( 0 )   PDF(3590KB) ( 839 )  
    通过分析2018年冬季衢州本市及龙游、江山、常山、开化等5个站的日气象观测资料表明,衢州全市平均降水日数、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均破历史同期最多、最少和最大纪录,期间多发强降水天气。据调查,罕见阴雨寡照的气候条件对露天和设施农业生产极为不利,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州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测算
    陈曦, 韩超伦
    2019, 60 (12):  2284-22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4
    摘要 ( 237 )   HTML ( 1 )   PDF(1972KB) ( 830 )  
    结合温州市灌区特点,采用最大供水能力法及水文年法对温州市典型灌区的5种农作物进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测算,得到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范围平水年(P=50%)为0.491~0.576,偏枯年(P=75%)为0.565~0.64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温瑞塘河底泥Ni、Zn空间聚类和异常值分析
    黄熠锋, 张梦迪, 倪佳峰, 骆倩倩, 朱琪敏, 黄宏
    2019, 60 (12):  2286-22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5
    摘要 ( 242 )   HTML ( 1 )   PDF(7364KB) ( 916 )  
    将增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技术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技术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的空间聚类和异常值分析方法,同时以温瑞塘河底泥Ni、Zn含量调查数据为例,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温瑞塘河流域底泥Zn和Ni的均值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1.74和2.38倍。Zn和Ni含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而空间自相关性则展现出尺度效应。增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能够确定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最佳距离阈值,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能够识别出底泥重金属含量的空间聚类和异常值所在的具体位置,进而为采取针对性的污染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IS的秦淮河流域水生态安全格局探讨
    袁君梦, 吴凡
    2019, 60 (12):  2291-22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6
    摘要 ( 275 )   HTML ( 4 )   PDF(12619KB) ( 867 )  
    以秦淮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近20 a来河流下垫面的变化趋势,构建基于水体、植被、地形3类因子为基础的水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秦淮河流域的水生态敏感区。基于差异化的敏感程度,建议将秦淮河流域划分为水生态保护区、水生态控制区和水生态缓冲区,并制定流域分区控制指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农村沼气利用典型技术的表征和演进
    刘银秀, 董越勇, 边武英, 金娟, 聂新军, 范志斌, 王强
    2019, 60 (12):  2295-22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7
    摘要 ( 242 )   HTML ( 2 )   PDF(2046KB) ( 863 )  
    农村沼气工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处理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对节约农村生产生活成本、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浙江省实际探索出的技术模式,对每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地域分布、模式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期望为推进农村沼气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气/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和前景评述
    周旭健
    2019, 60 (12):  2300-23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8
    摘要 ( 256 )   HTML ( 1 )   PDF(2025KB) ( 917 )  
    根据沼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沼气的能源定位和投资方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政府重点鼓励发展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鼓励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从能源结构、生态环保要求、碳减排和城镇化发展这4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开启生物天然气产业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和必然趋势。同时,对照欧美等主要国家沼气产业化的发展,指出中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沼气潜力巨大,生物天然气的产业化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高质量推进绿色农产品发展的路径初探
    郑永利, 樊纪亮
    2019, 60 (12):  2304-23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39
    摘要 ( 216 )   HTML ( 0 )   PDF(2037KB) ( 887 )  
    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是当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分析推进绿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深刻分析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实际,探索性地提出了高质量推进绿色农产品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对全国绿色农产品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发酵火腿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郭春羽, 王丽梅, 王卓, 陆轩昂, 许校嘉, 金林枫, 叶慧群, 吴锋民, 方允樟
    2019, 60 (12):  2307-23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20
    摘要 ( 78 )   HTML ( 3 )   PDF(3266KB) ( 624 )  
    在保证金华火腿风味良好的同时,为降低含盐量,开发了光发酵火腿制作工艺。采用气质联用仪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感官评价,测试和比较光发酵工艺制作的火腿和传统工艺金华火腿的风味物质。2种火腿共有的物质包括:醛(11种,57.57%)、酸(9种,12.93%)、醇(8种,6.93%)、烷烯烃(5种,3.13%)、酮(5种,1.57%)、吡嗪(2种,0.67%)、呋喃(2种,1.58%)等;2种火腿化合物种类的相似性最大的是芳香烃、呋喃、吡嗪,差异性最大的是酯类和含硫化合物;光发酵火腿特有化合物共有7种,质量分数占1.15%;2种火腿的挥发性物质种类的共有比达到83.60%,总质量分数达到84.32%。光发酵火腿感官上有醇香味,令人愉快,具有传统金华火腿的特色风味,降低了火腿含盐量,为金华火腿的工艺改造提供了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余杭区代表性蔬菜残留农药的风险评估
    秦丽, 沈适存, 俞卫甫
    2019, 60 (12):  2311-23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1
    摘要 ( 261 )   HTML ( 0 )   PDF(2397KB) ( 942 )  
    开展余杭区代表性蔬菜基地检出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为蔬菜食用安全、质量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余杭区3个基地44批次蔬菜样品、22批次土壤样品、4批次灌溉水样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蔬菜样品中农药检出率为47.7%,超标率为2.3%。检出的24种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07%~30.040%,15种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02%~19.190%,均属可接受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燥与储存方式对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洪春桃, 沈登锋, 魏斌, 章建红
    2019, 60 (12):  2316-23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2
    摘要 ( 330 )   HTML ( 2 )   PDF(2300KB) ( 1128 )  
    研究了8种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和2种储存方式对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的三叶青块根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传统的干燥方式晒干和阴干次之,烘干最低;在3种不同冷冻干燥方法中,以-50 ℃真空冷冻干燥(后续系统设置加温至55 ℃)方法较佳,其总黄酮含量为8.13%;干燥方法相同、温度不超过80 ℃时,干燥处理时间越短,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越高;与未储存过的冷冻干燥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相比,在-20 ℃储存1 a后其总黄酮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常温储存1 a后其含量显著降低(2.1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密度对糯玉米浙糯玉14植株性状、功能叶SPAD值及果穗的影响
    谭禾平, 赵福成, 包斐, 韩海亮, 王桂跃
    2019, 60 (12):  2319-23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3
    摘要 ( 298 )   HTML ( 53 )   PDF(2125KB) ( 1015 )  
    试验结果表明,糯玉米浙糯玉14在不同密度下产量有显著性差异,667 m2密度为 4 000 株产量最高。密度增加对穗位、茎粗、功能叶 SPAD 值、单穗重和秃尖有显著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密度下SPAD值、茎粗、穗位对单穗重呈正向作用;SPAD值、株高、茎粗对秃尖长呈负向作用。通径分析对单穗重直接作用大小为 SPAD值>茎粗>穗位,对秃尖长的直接作用大小为SPAD值>株高>茎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沿江地区6个绿豆品种的比较试验
    缪亚梅, 王学军, 汪凯华, 顾春燕, 葛红, 赵娜
    2019, 60 (12):  2321-23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4
    摘要 ( 267 )   HTML ( 0 )   PDF(2150KB) ( 1057 )  
    在江苏沿江地区引进 6 个绿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绿豆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变异系数较大,荚长和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单株荚数可作为高产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比较试验结果,品种 L2 综合性状好,适合江苏沿江地区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薯粉-膳食纤维复合挂面工艺研究
    张文婷, 孙健, 朱红, 岳瑞雪, 张毅, 徐飞, 钮福祥
    2019, 60 (12):  2324-23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5
    摘要 ( 255 )   HTML ( 0 )   PDF(2220KB) ( 819 )  
    研究不同配比的紫薯粉-膳食纤维-小麦复合粉挂面的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当紫薯粉的添加量为面粉的20%、膳食纤维添加量为面粉的7.5%、水和食盐的添加量分别为复合粉的30.0%和0.35%时,制得的挂面色泽鲜亮,紫薯清香浓郁,爽滑不黏牙,韧性较强,且软硬适中,在各供试配方中综合品质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波9个鲜食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王芳, 黄坚, 王焕淼, 王浙金, 严成其
    2019, 60 (12):  2328-23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6
    摘要 ( 321 )   HTML ( 3 )   PDF(2174KB) ( 1083 )  
    针对宁波市的农业生态特点和土质气候条件,引进8个甜玉米品种进行露地栽培试验,综合比较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筛选出金菲、脆甜蜜8号、先甜5号等3个适宜在宁波地区种植的品种,增产幅度达18.2%~37.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不同加工工艺紫薯风味特性
    李盼盼, 庞林江, 吴列洪, 王芳, 程林润, 张富仙, 陆国权
    2019, 60 (12):  2330-23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7
    摘要 ( 242 )   HTML ( 1 )   PDF(10306KB) ( 857 )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紫薯样品的挥发性组分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共定性识别出24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和杂环类,以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烤后紫薯风味物质较多,蒸后和煮后紫薯风味物质相似,紫薯汁有其特有的风味物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籼稻甬籼409直播栽培播期和播量试验
    施贤波, 金林灿
    2019, 60 (12):  2334-23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8
    摘要 ( 238 )   HTML ( 1 )   PDF(2204KB) ( 789 )  
    甬籼409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早熟早籼稻新品种,于2018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8002),为研究播期和播量对甬籼409直播栽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3个播期和4个播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甬籼409在宁波地区直播的最适播期和播量是4月10日和120 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功能性柚子酸奶的发酵工艺
    俞耀茹, 麦凯柔, 黄晓清, 刘垚
    2019, 60 (12):  2337-23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49
    摘要 ( 368 )   HTML ( 2 )   PDF(2205KB) ( 882 )  
    研究了柚子酸奶的配方和发酵工艺,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成品的测评,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为菌种添加量1%,蔗糖添加量8%,柚子皮提取物添加量5%,发酵温度42 ℃,发酵时间7 h。该工艺发酵出的凝固型柚子酸奶色泽均匀,颜色微黄,无气泡,且口感柔滑、细腻、饱满,能闻到淡淡的柚子香味,品尝后口中留有余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次性肥料基施对单季稻秀水134产量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
    潘建清, 怀燕, 薛美琴
    2019, 60 (12):  2340-23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0
    摘要 ( 212 )   HTML ( 1 )   PDF(2391KB) ( 803 )  
    以浙北单季稻秀水134为对象,在2个肥力水平条件下进行一次性肥料基施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单季稻一次性肥料基施既能稳定产量,又能基本稳定土壤养分性状,在有机质含量中等以上的田块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将促进单季稻生产向绿色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秸秆粉碎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
    陈红金, 陶云彬, 吴春艳
    2019, 60 (12):  2342-23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1
    摘要 ( 263 )   HTML ( 1 )   PDF(3034KB) ( 957 )  
    连续开展8 a的长期定位试验,探索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还田的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土壤pH均高于常规施肥。秸秆粉碎还田前几年的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幅较小,仅为2.56%~3.77%,但随着还田年限增加,增产幅度提高至6.82%~8.47%。秸秆粉碎还田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的双重功效,并具有长期、持续培肥土壤的作用,可作为提升土壤质量的重要手段长期实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都市农业发展评价
    刘娜, 陈立勇
    2019, 60 (12):  2345-23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2
    摘要 ( 313 )   HTML ( 0 )   PDF(2210KB) ( 1064 )  
    为研究江苏省都市农业发展情况,以江苏省部分市辖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构建都市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32个市辖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南北不平衡,发展水平为苏南>苏中>苏北,差距主要体现在都市农业质量效益水平。苏南地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但存在同地市市辖区间发展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市辖区间水平差异主要体现在都市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
    成金海, 刘畅, 陈昭璇, 汪石丽, 陈洋, 熊伟丽
    2019, 60 (12):  2349-23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3
    摘要 ( 283 )   HTML ( 3 )   PDF(3426KB) ( 1135 )  
    在传统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使用以ESP8266为主控芯片的集成板卡实时采集农田温湿度数据、光照强度,定期采集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并模拟水肥系统的启动和报警状态。运用RGB模型建立肥料配比和实施方案模型。运用人工智能的线性回归算法对采集到的4 000条辣椒种植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提供快速和经济2种生产方案,并建立预测单个辣椒质量的模型。开发适合农民群体使用的掌上农林APP,包括智能天气预报、参数设定、历史方案记录、社区交流4个界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启农民精准培训2.0时代
    许兴苗, 王季
    2019, 60 (12):  2352-23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4
    摘要 ( 227 )   HTML ( 0 )   PDF(2710KB) ( 813 )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指出当前农民培训存在的针对性不足、成效亟待提升的问题,吸收精准教学、精准营销相关理论要义,提出农民精准培训的概念,阐述其内涵与价值。基于农民培训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精准识别、精准投入、精准实施、精准支持、精准评价五环节运作模型,并以实例证明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注重的几个问题
    何翔舟, 杨佳华
    2019, 60 (12):  2357-23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5
    摘要 ( 259 )   HTML ( 1 )   PDF(2185KB) ( 956 )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性战略,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本文就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特别需要注重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探索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达国家化肥减量政策分析及对我国限量施肥的启示
    陈红金, 刘晓霞, 虞轶俊
    2019, 60 (12):  2360-23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6
    摘要 ( 298 )   HTML ( 1 )   PDF(2327KB) ( 1069 )  
    梳理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化肥减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实施效果,分析共同规律和相似机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实施限量施肥措施并形成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化肥限量使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法律强制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政策措施是发达国家推进化肥减量的主要手段,但不同政策在各国(地区)的主体地位不同,其中欧盟主要以法律强制型政策为主,美国主要实施经济激励型政策,日本采取公众参与型政策;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化肥减量政策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制定化肥限量施肥政策有重要借鉴意义。建议我国限量施肥政策制定应坚持立法先行并配套行业政策,坚持行业组织建设并健全技术人才队伍,坚持多方力量参与并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坚持农作物化肥限量施肥配套技术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昆虫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
    王兴娥, 赵永田
    2019, 60 (12):  2364-23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7
    摘要 ( 211 )   HTML ( 4 )   PDF(2319KB) ( 849 )  
    昆虫资源是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资源,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地形过渡性明显,自然条件复杂,为各种昆虫类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具备发展昆虫旅游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旅游+产业”为背景,结合四川昆虫资源实际情况,对四川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四川昆虫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2014—2018年浙江省3种猪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徐丽华, 兰胜芝, 李军星, 余斌, 张鹏超, 李宝臣, 袁秀芳
    2019, 60 (12):  2368-23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8
    摘要 ( 208 )   HTML ( 1 )   PDF(2619KB) ( 1125 )  
    对2014—2018年浙江省内送检的临床疑似病猪进行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浙江省3种支原体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郊型成都绿湾农业合作社生态农场的能流分析和提升对策
    母娜, 李首成, 陈勇
    2019, 60 (12):  2371-23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59
    摘要 ( 247 )   HTML ( 1 )   PDF(3116KB) ( 834 )  
    城郊型农业是一个区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高效耦合协调的农业生态系统。本研究以成都平原一个城郊型农业生态系统绿湾生态农场为例,应用能流分析方法,探讨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数量、能量流动方向、路径等能流特征,对人工辅助能的输入数量及结构,各子系统的投能效率进行分析,并辅以调控途径和对策探究。结果表明: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种养农业系统,农场以有机能投入为主,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为0.27%;种植业子系统产投比为0.41,养殖业子系统产投比为1.85;粮食和畜禽产品全部输出到市场,商品率为100%。但该系统存在着种养不配套的问题,农场可通过优化种养结构、实行集约化管理、改变能量投入结构等方式,逐步提高该农场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能量产投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鸡热应激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王德前, 陆建强, 董捷, 黄敏婕
    2019, 60 (12):  2377-23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60
    摘要 ( 259 )   HTML ( 1 )   PDF(2762KB) ( 837 )  
    为阐明温度对蛋鸡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90只蛋鸡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25 ℃、30 ℃、35 ℃条件下饲养1周,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心脏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35 ℃热应激组蛋鸡心脏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水平最高;35 ℃热应激组肝脏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因子配体(TRAIL)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mRNA表达量最低,蛋白激酶(PKB)mRNA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增加蛋鸡心脏和肝脏中热休克蛋白表达,通过调控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CR发情监测系统在奶牛繁殖体系中的应用
    罗学明, 王小庆, 沈佳栾, 钱定海, 叶峰
    2019, 60 (12):  2380-23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261
    摘要 ( 281 )   HTML ( 12 )   PDF(4226KB) ( 1114 )  
    结合奶牛繁殖工作中发情鉴定重要环节,引进以色列SCR发情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奶牛发情状况,辅助繁殖人员进行合理有效配种工作。通过相关数据比对分析,使用SCR发情监测系统可有效降低繁殖人员工作强度,显著提高奶牛发情揭发率,缩短产犊间隔,对牧场牛群结构调整及奶产量的提升有明显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籼型三系杂交稻中浙优H7和中浙优华湘占
    2019, 60 (12):  2382-2382. 
    摘要 ( 123 )   HTML ( 1 )   PDF(2241KB) ( 7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