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9): 1833-1836.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935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黄龙病菌在温州蜜柑植株体内繁衍与自然扩散模型

孟幼青1, 汪恩国2,*, 余继华3, 钟列权4, 李艳敏1, 殷琛1   

  1. 1.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2.临海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临海 317000;
    3.台州市黄岩区植物检疫站,浙江 黄岩 318000;
    4.台州市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 椒江 318000
  • 收稿日期:2020-07-12 出版日期:2020-09-11
  • 通讯作者: 汪恩国(1959—),男,浙江临海人,研究员,从事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推广工作,E-mail:lhweg2011@163.com。
  • 作者简介:孟幼青(1963—),女,浙江诸暨人,高级农艺师,学士,主要从事植物检疫工作,E-mail: yqmeng_77@163.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5C02007);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67); 浙江省科技计划(2004C32087)

  • Received:2020-07-12 Online:2020-09-11

摘要: 为揭示温州蜜柑黄龙病自然感染扩散轨迹和发病流行规律,运用病穗嫁接接种法,对感染黄龙病的温州蜜柑植株进行逐月抽样和黄龙病PCR检测,长期(2002—2016年)跟踪调查温州蜜柑果园自然发病扩散情况。结果表明:黄龙病菌在植株体内逐月(M)繁衍扩散呈Logistic曲线上升趋势,植株叶片从局点到全株感染约为20~22个月;黄龙病菌在果园自然扩散也呈Logistic轨迹,温州蜜柑无病果园一旦感染显症后,自第2年开始病情就会渐趋上升,直至第14~15年趋向峰值,即积年病指趋向60左右,积年发病率90%左右,此后增速趋缓。说明黄龙病在温州蜜柑果园自然扩散大周期为14~15 a。这些规律和模型对开展柑橘种苗检疫、疫情风险预警及其防控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温州蜜柑, 黄龙病, 植株体内, 果园扩散, 扩散模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