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庆存,胡将男,刘希文. 宁波地区抗涝红阳猕猴桃主要避雨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7(2):58-59. [2] 胡波. 不同砧穗组合对猕猴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J]. 林业科技通讯,1999(12):19-20. [3] 郭传友,黄坚钦,方炎明,等. 植物嫁接机理研究综述[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1):144-148. [4] 渠慎春,乔玉山,彭明炜,等. 转基因八棱海棠与苹果品种亲和性的微嫁接早期鉴定[J]. 果树学报,2005,22(2):97-100. [5] 姜淑苓,欧春青,王斐,等. 梨矮化中间砧新品种‘中矮4号’的选育[J]. 果树学报,2016,33(5):633-636. [6] 王莉,王圣梅,黄宏文. 猕猴桃属种间嫁接亲和性试验研究及抗根结线虫砧木的初步筛选[J]. 植物科学学报,2001,19(1):47-51. [7] 龚艳箐,祁有恒,伏晓科,等. 蜜柚不同砧穗组合苗期嫁接亲和性评价[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6,24(3):287-295. [8] 陈哲. ‘井岗红糯’荔枝嫁接亲和性及其机理研究[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9] 刘世彪,林位夫,郝秉中,等. 巴西橡胶树嫁接接合区接穗和砧木径向生长差异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7):1178-1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