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同清, 王克林, 彭晚霞, 等.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作白三叶草的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 2006, 26(11): 3647-3655.
|
[2] |
宛晓春. 茶叶生物化学[M].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
[3] |
严芳, 娄艳华, 陈建兴, 等. 间作白三叶草对茶园温湿度和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38(12): 2243-2247.
|
[4] |
林修焰. 亚热带红壤山地茶园间作白三叶草的水土保持效应[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 26(1): 5-8.
|
[5] |
王峰, 吴志丹, 江福英, 等. 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43(3): 402-406.
|
[6] |
惠康杰, 黄凤琴, 杨选民, 等. 白三叶草在茶园中的应用及种植技术研究[J]. 茶业通报, 2010, 32(2): 54-57.
|
[7] |
宋同清, 肖润林, 彭晚霞, 等.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作白三叶草的保墒抗旱效果及其相关生态效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24(6): 39-43.
|
[8] |
彭晚霞, 宋同清, 邹冬生, 等.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生态的综合调控效果[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8): 2370-2378.
|
[9] |
马立锋, 苏孔武, 黎金兰, 等. 控释氮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4): 354-362.
|
[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3.
|
[11] |
马立锋. 茶树氮素吸收利用与氮肥施用技术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
[12] |
周雷, 曹社会. 白三叶在果草间作中的主要作用[J]. 陕西林业科技, 2008(3): 128-129.
|
[13] |
吴洵. 有机茶园生草栽培的好草种—白三叶草[J]. 茶叶通讯, 2009, 36(3): 26-27.
|
[14] |
宋同清, 肖润林, 彭晚霞, 等.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作白三叶的土壤环境调控效果[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3): 281-285.
|
[15] |
向佐湘, 肖润林, 王久荣, 等. 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8, 17(1): 2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