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盖钧镒, 王明军, 陈长之. 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J]. 大豆科学, 2002, 21(1): 7-13.
|
[2] |
张红梅, 顾和平, 曹庆穗, 等. 大棚菜用大豆-水芹水旱轮作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14(10): 82-83.
|
[3] |
郑洁, 周成丽, 章心惠, 等. 衢州地区秋延后鲜食毛豆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21(1): 38-39.
|
[4] |
邹宜静, 夏国绵, 丁桔, 等. 鲜食秋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1(5): 45-46.
|
[5] |
陈润兴, 汪惠芳. 不同播期对衢鲜2号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7): 112, 116.
|
[6] |
汪寿根, 陈润兴, 李建辉, 等. 衢州地区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7): 250-251.
|
[7] |
江建松, 徐志豪. 嘉兴地区大棚秋延茬鲜食玉米甜加糯812播期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8): 1505-1506.
|
[8] |
林太赟, 张胜, 刘伟明. 秋大豆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植株生长及其产量的关系模型[J]. 科技通报, 2016, 32(4): 84-86, 91.
|
[9] |
陈润兴, 雷俊, 汪寿根, 等. 秋季菜用大豆延后播种对鲜荚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3, 32(5): 625-628.
|
[10] |
王茹芳, 徐泽茹, 胡铁欢, 等. 播期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技, 2010(3): 16-17.
|
[11] |
任小俊, 任海红, 吕新云, 等. 播期对山西早熟夏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22): 31-33.
|
[12] |
刘娜, 胡齐赞, 郭亚飞, 等. 播种期和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3): 321-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