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绍铃. 梨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
[2] |
王俊杰, 汪琪华. 木本植物二次开花现象初探[J]. 甘肃林业科技, 2009, 34(4): 10-15, 59.
|
[3] |
王晴芳, 周绂, 肖春桥, 等. 砂梨资源返青返花调查及其预防[J]. 中国南方果树, 2000, 29(2): 44.
|
[4] |
陈建烟, 吴少华. 梨二次开花研究进展[J]. 福建果树, 2008(1): 29-31.
|
[5] |
张全军. 砂梨二次花发生的生理特征及基因表达谱分析[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5.
|
[6] |
付传明, 黄宁珍, 赵志国, 等. 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的成因及防治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4): 422-425.
|
[7] |
赵志国, 黄宁珍, 唐凤鸾, 等. 桂北南方优质早熟梨生理异常现象成因研究[J]. 广西科学, 2011, 18(3): 298-303.
|
[8] |
陈团显, 双巧云. 金溪县早熟梨二次开花、坐果率不高的原因及建议对策[J]. 现代园艺, 2020, 43(23): 99-100.
|
[9] |
胡立红, 林昌礼, 吕伟仲, 等. 浙江云和梨二次开花返青原因及预防措施[J]. 西南园艺, 2006(2): 62.
|
[10] |
钟必凤, 张全军, 李文贵, 等. 南方砂梨返花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秋季返花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34(12): 2453-2458.
|
[11] |
Л.И. 薛尔盖耶夫, 苏允玙. 植物的二次开花[J]. 生物学通报, 1955(7): 20.
|
[12] |
黄新忠, 曾少敏, 张长和, 等. 避雨栽培控制梨早期落叶及二次开花效果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30(10): 19-22.
|
[13] |
唐恒华, 邱志庚. 梨树二次开花原因及预防[J]. 现代园艺, 2006(2): 17.
|
[14] |
颜昌瑞, 林宗贤. 台湾果树产期调节技术的研发与推广[J].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15(S1): 126-130.
|
[15] |
王海波, 王孝娣, 刘凤之, 等. 落叶果树无休眠栽培的原理与技术体系[J]. 果树学报, 2007, 24(2): 210-214.
|
[16] |
张全军, 钟必凤, 李文贵, 等. ‘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枝芽多胺含量的变化[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29(9): 2221-2224.
|
[17] |
曾少敏, 黄新忠, 陈小明, 等. 抗早期落叶砂梨新品种筛选试验[J].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48(5): 65-68.
|
[18] |
杨晓平, 张靖国, 范净, 等. 湖北省主栽砂梨品种早期落叶发生原因调查及其防控对策[J]. 北方园艺, 2018(7): 31-37.
|
[19] |
杨倩倩, 刘永立, 王涛, 等. 病害对3个砂梨品种早期落叶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 2012, 41(1): 14-16, 21.
|
[20] |
ZHANG P F, ZHAI L F, ZHANG X K,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a new causal agent of leaf black spot disease of sandy pear (Pyrus pyrifolia)[J].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5, 143(4): 651-662.
DOI
URL
|
[21] |
李正国. 梨树二次开花的原因及应对方法[J]. 现代园艺, 2014(3): 77.
|
[22] |
林石金. 梨树二次花梢的成因探讨及预防对策[J]. 江西园艺, 2002(5): 5-6.
|
[23] |
廖万正. 台湾低海拔地区生产东方梨之研究[C] .台湾经济果树栽培技术及应用研究研讨会专集, 1994: 161-166.
|
[24] |
梁伦春. 梨树二次开花的原因与预防[J]. 湖北植保, 1999(5): 26.
|
[25] |
王月志, 戴美松, 蔡丹英, 等. 涝渍环境中梨树叶片氧化胁迫特征及抗氧化酶系活性分析[J]. 中国南方果树, 2020, 49(6): 121-124.
|
[26] |
李萍. 全州县南方优质梨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 广西园艺, 2006, 17(5): 9-10.
|
[27] |
赵广, 王克有. 梨树二次开花的预防和补救措施[J]. 中国果树, 2011(6): 73-74.
|
[28] |
王建华. 浙江武义南方早熟梨栽培技术[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1(1): 4-6.
|
[29] |
李文贵, 邓家林. 梨树开秋花补救措施[J]. 四川农业科技, 2006(1): 21.
|
[30] |
姚圣勇, 龚万能, 杨华, 等. 梨二次开花的预防与补救[J]. 中国南方果树, 1997, 26(4): 73-74.
|
[31] |
王琪, 李瑜华, 张六古, 等. 黄花梨早期落叶病(Cerspora mali Ell.EV.)药剂防治试验[J]. 中国南方果树, 2002, 31(2): 54-55.
|
[32] |
李东斌. 如何防止梨树二次开花[J]. 西北园艺(果树), 2006(2): 51.
|
[33] |
郑鹏华, 刘国琴, 滕元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翠冠”梨秋季二次开花返青的控制效果[J]. 中国南方果树, 2015, 44(5): 95-97.
|
[34] |
黄新忠, 曾少敏, 张长和, 等. 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梨叶部病害、早期落叶与二次开花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34(2): 184-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