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彦随, 周扬, 刘继来.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3):269-278.
|
[2] |
杨立青, 梅林, 郭艳花, 等. 我国福祉水平的综合评价与时空演变[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3):355-360,417.
|
[3] |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95):542-575.
|
[4] |
DODDS S. Towards a science of sustainability:Improving the way ecological economics understands human well-being[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7(2):95-111.
|
[5] |
周长城, 饶权. 政策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J]. 江苏社会科学, 2002(1):177-181.
|
[6] |
卢淑华, 韦鲁英.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1992(1):121-136.
|
[7] |
占少贵, 傅春, 陈建军. 中国省级区域福祉动态差异研究[J]. 商业时代, 2014(28):54-56.
|
[8] |
田建国, 庄贵阳, 朱庄瑞. 新时代中国人类福祉的理论框架和测量[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12):9-18.
|
[9] |
杨永菊, 尹学威. 河南省淮河流域居民福祉指标体系构建及空间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31):57-59,199.
|
[10] |
王五一. 中国区域环境健康与发展综合分析[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4.
|
[11] |
牛千. 福祉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8.
|
[12] |
占少贵, 王圣云, 傅春. 福祉研究文献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12):100-105.
|
[13] |
DUC N M. Farmers' satisfaction with aquaculture-A lo-gistic model in Vietnam[J]. Ecolohical Economics, 2008(1/2):525-531.
|
[14] |
杨光梅, 闵庆文, 李文华, 等.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中的科学问题[J]. 生态学报, 2007(10):4289-4300.
|
[15] |
洪阳. 环境质量消费的经济学分析[J]. 上海环境科学, 1998(11):11-13.
|
[16] |
邓雪, 李家铭, 曾浩健, 等.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7):9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