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震, 朱计谋, 赵师成. 不同肥料配比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6): 1082-1084, 1099.
|
[2] |
叶秋萍. 肥料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技术, 2007, 48(1): 26-28.
|
[3] |
毛平生, 李延升, 张斌. 论重金属与茶树、茶叶的关系[J]. 蚕桑茶叶通讯, 2021(2): 31-33.
|
[4] |
康彦凯, 黄静, 周长虹, 等. 不同有机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 2018, 40(3): 16-17.
|
[5] |
王佳欢, 李慧莉. 多粘类芽孢杆菌肥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J]. 甘肃科学学报, 2022, 34(1): 68-73.
|
[6] |
葛均青, 于贤昌, 王竹红. 丛枝菌根(AM)及其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4(2): 205-208.
|
[7] |
DALAL R C, HENDERSON P A, GLASBY J M. Organic matter and microbial biomass in a vertisol after 20 yr of zero-tillage[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1, 23(5): 435-441.
|
[8] |
陈翔兰. 生物菌肥的作用及推广应用前景[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36(4): 96.
|
[9] |
郑茗月, 李海梅, 赵金山, 等.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30(11): 52-56.
|
[10] |
严玲玲, 颜妙珺, 李治潮, 等.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J]. 福建茶叶, 2022, 44(1): 18-20.
|
[11] |
周卫. 土壤农化分析试验方法的改进与探索[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10): 70, 72.
|
[12] |
李陈, 郭龙, 刘佩诗, 等. 饼肥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7): 265-271.
|
[13] |
茹淑华, 赵欧亚, 侯利敏, 等. 8种钝化剂产品对不同镉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镉有效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30(10): 2085-2092.
|
[14]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5—2014[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
|
[15] |
周江明, 郑建斌, 王晓东. 生石灰对水稻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7): 1128-1130.
|
[16] |
张涛, 王梦星, 何瑞清, 等.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水稻经济效益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云南农业科技, 2023(1): 20-22, 30.
|
[17] |
袁雅文. 有益微生物作用机理及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前景[J]. 杂交水稻, 2022, 37(4): 7-14.
|
[18] |
夏可心, 于亚楠, 张建, 等. 2种木霉生物有机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3(2): 284-291.
|
[19] |
连宾, 傅平秋, 莫德明, 等.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机理的综合效应[J]. 矿物学报, 2002, 22(2): 179-183.
|
[20] |
肖开兴, 肖析蒙, 杨瑶君, 等. 复合微生物肥对茶树生长的促进作用初探[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6): 48-54.
|
[21] |
王涛. 光合细菌菌肥对农田重金属镉污染油麦菜的修复作用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 2020.
|
[22] |
王雨薇, 李莉, 王新爽. 鹿粪和菌肥对菜地土壤Pb和Zn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2): 234-241.
|
[23] |
周卫龙. GB《茶水浸出物测定》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 1999(2): 36-38.
|
[24] |
赵卫星. 氮肥对茶树产量和品质及茶蚜生态适应性的影响[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25] |
韩莹. 氮磷钾配施对茶树生理代谢和茶叶品质的影响[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1.
|
[26] |
李海琳, 王丽鸳, 成浩, 等. 氮素水平对茶树重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7, 37(4): 383-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