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锋, 陈能刚, 鄢小青, 等.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野香优贵禾[J]. 杂交水稻, 2023, 38(1): 87-89.
|
[2] |
佚名. 籼型三系杂交稻中浙优H7和中浙优华湘占[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 206.
|
[3] |
章善庆, 唐昌华, 尹设飞, 等. 中浙A系列组合制种限制因子及高产技术[J]. 杂交水稻, 2007, 22(5): 32-33.
|
[4] |
章善庆, 童海军, 童汉华. 优质籼稻不育系中浙A的选育及利用[J]. 杂交水稻, 2004, 19(1): 11-13.
|
[5] |
杨通洲, 易杨, 曹梦祥, 等.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湘两优华占的选育[J]. 杂交水稻, 2023, 38(1): 62-64.
|
[6] |
潘熙曙, 胡定汉, 李迎征, 等. 水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发生特点及预防措施[J]. 中国稻米, 2007, 13(6): 52-54.
|
[7] |
付锦龙, 李莺歌, 蔡晓林, 等. 优质广适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旺两优98丝苗[J]. 杂交水稻, 2023, 38(1): 59-61.
|
[8] |
陶丽华, 陶国华, 杜金平. “优质稻‘两优一增’+油菜” 种植模式研究[J]. 江西农业, 2022(20): 5-6.
|
[9] |
黄坤敏. 氯啶菌酯对稻曲病和稻瘟病的防治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10): 2427-2428.
|
[10] |
吴学平, 徐林峰, 唐昌华. 杂交水稻新组合华浙优71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 2021, 36(2): 38-39.
|
[11] |
王智卿. 优质杂交稻中浙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6(9): 49-51.
|
[12] |
唐昌华, 尹设飞, 刘鑫, 等. 杂交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 2004, 19(6): 31-32.
|
[13] |
刘龙钦. 杂交稻新品种科优16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 2017, 35(3): 16-18.
|
[14] |
孙加焱, 邵美红, 严百元, 等. 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3): 56.
|
[15] |
高前宝, 马晓春, 张俊江, 等. 杂交稻安两优153的选育及机械高产制种技术[J]. 中国种业, 2022(1): 108-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