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EYED RAOUFI R, SOUFIZADEH S, AMIRI LARIJANI B, et al. Simulation of growth and yield of various irrigated rice (Oryza sativa L.) genotypes by AquaCrop under different seedling ages[J]. Natural Resource Modelling, 2018, 31(2): e12162.
|
[2] |
张洪程, 胡雅杰, 杨建昌, 等. 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7): 1301-1321.
|
[3] |
XU J L, XING Y Z, XU Y B, et al. Breeding by design for future rice: genes and genome technologies[J]. The Crop Journal, 2021, 9(3): 491-496.
|
[4] |
赵飞. 江西省“籼改粳”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 南方农业, 2020, 14(20): 127-128, 134.
|
[5] |
余丽琴, 尹建华. 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战略思考[J].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28(11): 20-23.
|
[6] |
路俊华. 江西求解“籼改粳”的世纪难题[J]. 江西农业, 2015 (11): 21-23.
|
[7] |
花劲, 周年兵, 张军, 等. 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筛选[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23): 4552-4564.
|
[8] |
武志峰, 刘凯丽, 乐丽红, 等. 江西省籼粳杂交稻品种适应性和丰产性鉴定与分析[J]. 江西农业, 2020 (22): 110-112.
|
[9] |
余艳锋, 余永琦, 袁婷婷, 等. 新形势下江西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J]. 杂交水稻, 2022, 37(6): 122-129.
|
[10] |
黄山, 何虎, 张卫星, 等. 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不同生态区的农学表现[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5(1): 25-32.
|
[11] |
龚金龙, 邢志鹏, 胡雅杰, 等. 籼、粳超级稻品种根系形态及若干生理特征的差异[J]. 作物学报, 2014, 40(6): 1066-1080.
|
[12] |
陈波. 江西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综合生产力及其形成特征[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7: 9.
|
[13] |
陈波, 李军, 花劲, 等. 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J]. 作物学报, 2017, 43(8): 1216-1225.
|
[14] |
朱德峰, 张玉屏, 陈惠哲, 等.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7): 3404-3414.
|
[15] |
卢依灵, 汤学军, 许剑锋, 等. 8个早稻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比较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 (7): 200-201, 248.
|
[16] |
谭诗琪, 申双和, 邓丽蓉.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7): 1633-1636.
|
[17] |
徐春春, 纪龙, 陈中督, 等. 2022年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分析及2023年展望[J]. 中国稻米, 2023, 29(2):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