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建芬. 玉米生产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 种子世界, 2010(1): 10. [2] 杨红旗, 路凤银, 郝仰坤, 等. 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6): 368-373. [3] 赵久然. 超级玉米指标及选育模式[J]. 玉米科学, 2005, 13(1): 3-4. [4] 王玉贞, 才卓, 檀国庆,等. 超级玉米育种形势分析及对策[J].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30(5): 17-19. [5] 王海红. 小麦玉米套种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 2013 (5): 21. [6] 杨吉顺, 高辉远, 刘鹏, 等.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0, 36(7): 1226-1233. [7] 梁熠, 齐华, 王敬亚, 等. 宽窄行栽培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09, 17(4): 97-100. [8] 周广成, 郭衍龙, 王世才, 等. 抗病玉米新品种湖广123的选育与应用[J]. 中国种业, 2016(10): 55-57. [9] 黎永年. 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3):11. [10] 赵玉山. 玉米生产中后期管理技术[J].科学种养,2015(7):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