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永江, 王立如, 房聪玲, 等. 高温干旱对梨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3(11): 33-34.
|
[2] |
王子腾, 侯炤琪, 蒋向红, 等. 高温胁迫对‘黄冠’、‘翠玉’梨耐热生理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 25(1): 43-50.
|
[3] |
杨晓平, 张靖国, 范净, 等. 湖北省主栽砂梨品种早期落叶发生原因调查及其防控对策[J]. 北方园艺, 2018(7): 31-37.
|
[4] |
蒋林珈, 钟必凤, 林杨, 等. 异常高温天气对成都平原梨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 四川农业科技, 2023(4): 43-47.
|
[5] |
陆仲平, 赵杰. “翠冠梨”物候期、花结构及果实发育特性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 2018(2): 66-67.
|
[6] |
刘建福, 蒋建国, 汤青林. 梨果日灼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预防[J]. 中国南方果树, 2002, 31(2): 51-52.
|
[7] |
王小阳, 魏树伟. 梨日灼病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J]. 果农之友, 2022(6): 51, 54.
|
[8] |
王梅英, 张红, 岳兰菊. 砀山酥梨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18): 286.
|
[9] |
师忠轩, 张贵永, 张澄宇, 等. 砀山酥梨炭疽病发生的气象因子分析与防治[J]. 中国果树, 2010(6): 43-45.
|
[10] |
岳兰菊. 安徽砀山梨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中国果树, 2011(3): 54-56.
|
[11] |
董冉, 魏树伟, 冉昆, 等. 梨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 中国果树, 2017(S1): 56-57, 59, 2.
|
[12] |
姜卫兵, 高光林, 戴美松, 等. 盐胁迫对不同砧穗组合梨幼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03, 30(6): 653-657.
|
[13] |
冀明辉, 李龙飞, 高丽娟, 等. 梨砧木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 2022, 26(1): 76-80, 97.
|
[14] |
尹新路, 代永玲. 梨树的10大特性及栽培要点[J]. 烟台果树, 2010(4): 9-10.
|
[15] |
李金凤, 霍恒志, 万春燕, 等. 不同砂梨品种根系形态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10): 33-35, 39.
|
[16] |
俞立恒. 果园生草栽培及其对园区生态环境的影响[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09.
|
[17] |
高超, 袁德义, 袁军, 等. 生草栽培对湘东丘陵砂梨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8): 1593-1595.
|
[18] |
李璇, 王秀敏. 生草栽培对上海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20(4): 27-29.
|
[19] |
卢雨萌. 长期生草对梨园土壤微生态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 烟台: 鲁东大学, 2022.
|
[20] |
李勃, 张林山, 许文平, 等. 不同根域容积对“早酥”梨营养生长与果实糖含量的影响[C]// 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 上海, 2008: 70-72.
|
[21] |
史军毕, 齐改霞. 苹果限根控冠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 落叶果树, 2010, 42(2): 46-48.
|
[22] |
王涛, 滕元文. 南方早熟梨的采后管理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2): 147-148.
|
[23] |
刘兰英, 李荣胜. 南方早熟梨栽培管理措施[J]. 现代园艺, 2016(3): 47-48.
|
[24] |
于洪新, 马保瑞, 曹永强. 秋季果园管理技术[J]. 河北果树, 2017(1):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