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2023, Vol. 64 ›› Issue (4): 770-773.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233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2023-01-21
Online:
2023-04-11
Published:
2023-03-29
CLC Number: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www.zjnykx.cn/EN/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233
时间 | 地点 | 育种世代 | 处理 |
---|---|---|---|
2012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0 | 杂交配制组合:浙1108×嘉育938 |
2012年冬—2013年春 | 海南陵水 | F1 | 南繁加代 |
2013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2 | 集团加代,选20穗 |
2013年冬—2014年春 | 海南陵水 | F3 | 穗系加代,系统选育14穗 |
2014年秋 | 浙江杭州 | F4 | 穗系加代,系统选育13穗 |
2015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5 | 穗系加代,系统选育16穗 |
2016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6 | 穗系加代,选优良单株5株,择1个单株所在穗系进行小区收割 |
2017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7 | 小区比较试验,表现为熟期早、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成熟一致、丰产性好 |
2018年春—夏 | 浙江杭州、海宁、嵊州 | F8 | 省内多点鉴定试验,定名为浙1831 |
2019年春—夏 | 浙江省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选育团队联合品比试验点 | F9 | 参加浙江省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选育团队联合品比试验 |
2020年春—2021年夏 | 浙江省早籼稻区试点 | F10~F11 | 参加浙江省早籼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
2022年 | 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时间 | 地点 | 育种世代 | 处理 |
---|---|---|---|
2012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0 | 杂交配制组合:浙1108×嘉育938 |
2012年冬—2013年春 | 海南陵水 | F1 | 南繁加代 |
2013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2 | 集团加代,选20穗 |
2013年冬—2014年春 | 海南陵水 | F3 | 穗系加代,系统选育14穗 |
2014年秋 | 浙江杭州 | F4 | 穗系加代,系统选育13穗 |
2015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5 | 穗系加代,系统选育16穗 |
2016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6 | 穗系加代,选优良单株5株,择1个单株所在穗系进行小区收割 |
2017年春—夏 | 浙江杭州 | F7 | 小区比较试验,表现为熟期早、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成熟一致、丰产性好 |
2018年春—夏 | 浙江杭州、海宁、嵊州 | F8 | 省内多点鉴定试验,定名为浙1831 |
2019年春—夏 | 浙江省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选育团队联合品比试验点 | F9 | 参加浙江省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选育团队联合品比试验 |
2020年春—2021年夏 | 浙江省早籼稻区试点 | F10~F11 | 参加浙江省早籼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
2022年 | 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试验 年份 | 全生育期/ d | 落田苗/ (万·hm-2) | 有效穗/ (万·hm-2) | 株高/ cm | 每穗 总粒数 | 每穗 实粒数 | 结实率/ % | 千粒重/ g |
---|---|---|---|---|---|---|---|---|
2020 | 111.6 | 136.5 | 333.0 | 89.2 | 126.4 | 105.5 | 83.5 | 24.2 |
2021 | 106.1 | 123.0 | 313.5 | 93.1 | 126.5 | 113.7 | 89.9 | 25.2 |
试验 年份 | 全生育期/ d | 落田苗/ (万·hm-2) | 有效穗/ (万·hm-2) | 株高/ cm | 每穗 总粒数 | 每穗 实粒数 | 结实率/ % | 千粒重/ g |
---|---|---|---|---|---|---|---|---|
2020 | 111.6 | 136.5 | 333.0 | 89.2 | 126.4 | 105.5 | 83.5 | 24.2 |
2021 | 106.1 | 123.0 | 313.5 | 93.1 | 126.5 | 113.7 | 89.9 | 25.2 |
鉴定 年份 | 稻瘟病级别 | 白叶枯病级别 | |||||||
---|---|---|---|---|---|---|---|---|---|
平均叶瘟 | 最高叶瘟 | 穗发病率 | 穗瘟损失率 | 综合指数 | 抗性评价 | 平均 | 最高 | 抗性评价 | |
2020 | 3.3 | 4 | 5 | 3 | 3.8 | 中抗 | 6.4 | 7 | 感 |
2021 | 2.6 | 3 | 5 | 3 | 3.5 | 中抗 | 8.5 | 9 | 高感 |
鉴定 年份 | 稻瘟病级别 | 白叶枯病级别 | |||||||
---|---|---|---|---|---|---|---|---|---|
平均叶瘟 | 最高叶瘟 | 穗发病率 | 穗瘟损失率 | 综合指数 | 抗性评价 | 平均 | 最高 | 抗性评价 | |
2020 | 3.3 | 4 | 5 | 3 | 3.8 | 中抗 | 6.4 | 7 | 感 |
2021 | 2.6 | 3 | 5 | 3 | 3.5 | 中抗 | 8.5 | 9 | 高感 |
试验 年份 | 糙米率/ % | 精米率/ % | 整精米率/ % | 粒长/ mm | 长宽比 | 垩白粒率/ % | 垩白度/ % | 透明度 | 碱消值 | 胶稠度/ mm | 直链淀粉 含量/% | 等级 (部颁) |
---|---|---|---|---|---|---|---|---|---|---|---|---|
2020 | 79.6 | 68.4 | 30.4 | 5.4 | 2.1 | 18.0 | 1.7 | 4.0 | 3.2 | 82.0 | 11.2 | 普通 |
2021 | 78.8 | 68.8 | 40.2 | 5.8 | 2.2 | 49.0 | 5.8 | 2.0 | 4.1 | 92.0 | 14.0 | 普通 |
试验 年份 | 糙米率/ % | 精米率/ % | 整精米率/ % | 粒长/ mm | 长宽比 | 垩白粒率/ % | 垩白度/ % | 透明度 | 碱消值 | 胶稠度/ mm | 直链淀粉 含量/% | 等级 (部颁) |
---|---|---|---|---|---|---|---|---|---|---|---|---|
2020 | 79.6 | 68.4 | 30.4 | 5.4 | 2.1 | 18.0 | 1.7 | 4.0 | 3.2 | 82.0 | 11.2 | 普通 |
2021 | 78.8 | 68.8 | 40.2 | 5.8 | 2.2 | 49.0 | 5.8 | 2.0 | 4.1 | 92.0 | 14.0 | 普通 |
地点 | 面积/hm2 | 栽培方式 | 测产方式 | 产量/(t·hm-2) |
---|---|---|---|---|
诸暨市枫桥镇 | 8.0 | 机插 | 随机抽取代表田块现场实割实测 | 10.571 |
嵊州市崇仁镇 | 6.7 | 机插 | 随机抽取代表田块现场实割实测 | 9.855 |
余姚市马渚镇 | 4.0 | 机插 | 随机抽取代表田块现场实割实测 | 9.966 |
龙游县塔石镇 | 7.2 | 直播 | 整个示范方割后烘干测产 | 8.709 |
南浔区双林镇 | 8.0 | 直播 | 整个示范方割后烘干测产 | 8.873 |
地点 | 面积/hm2 | 栽培方式 | 测产方式 | 产量/(t·hm-2) |
---|---|---|---|---|
诸暨市枫桥镇 | 8.0 | 机插 | 随机抽取代表田块现场实割实测 | 10.571 |
嵊州市崇仁镇 | 6.7 | 机插 | 随机抽取代表田块现场实割实测 | 9.855 |
余姚市马渚镇 | 4.0 | 机插 | 随机抽取代表田块现场实割实测 | 9.966 |
龙游县塔石镇 | 7.2 | 直播 | 整个示范方割后烘干测产 | 8.709 |
南浔区双林镇 | 8.0 | 直播 | 整个示范方割后烘干测产 | 8.873 |
[1] | 唐仁健. 深入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为种业振兴创造良好环境[N]. 农民日报, 2021-07-31(1). |
[2] | 杨尧城, 吴伟, 蔡金洋, 等. 浙江省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现状与思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5): 620-624. |
[3] | 俞法明, 葛常青, 朱国富, 等. 早籼稻浙161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4): 656-658. |
[4] | 徐伟东, 蔡金洋, 杨尧城. 高产中熟早籼常规稻嘉育938的选育和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10): 205-207. |
[5] | 梁燕, 季芝娟, 曾宇翔, 等. 超级早稻中早39稻瘟病抗性的系谱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31(4): 441-446. |
[6] | 翟荣荣, 叶胜海, 朱国富, 等. 浙江省12个常规晚粳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18(11): 3626-3633. |
[7] | HAYASHI K, YASUDA N, FUJITA Y,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blast resistance gene Pit in rice cultivars using functional markers[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0, 121(7): 1357-1367. |
[8] | 宗凯, 盛旋, 吕侠影, 等. 26份水稻材料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病抗性基因检测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49(1): 88-91. |
[9] | 刘喜, 刘庆波, 王树林, 等. 浅谈一次水浸增氧恒温式催芽技术[J]. 现代化农业, 2013(2): 62. |
[10] | 朱德峰, 王岳钧, 陈惠哲, 等. 水稻机插叠盘出苗育供秧模式[J]. 中国稻米, 2018, 24(3): 7-9. |
[11] | 沈颖, 王华弟, 叶建人, 等.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与防治技术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4): 600-603.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