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俊愉. 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2] 方文培, 张泽荣. 中国植物志: 第52卷第2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3] 孙洪美, 马燕, 臧德奎, 等. 山东省紫薇品种的调查与分类[J]. 林业科学, 2011, 47(6): 175-180. [4] 杨彦伶, 胡兴宜, 张新叶, 等. 野生紫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 2004, 18(5): 55-57. [5] 陆秀君, 洪晓松, 刘景强, 等. 扦插基质及生根促进剂对美国红枫扦插繁殖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 30(5): 138-142. [6] 江玲, 管晓春. 植物激素与不定根的形成[J]. 生物学通报, 2000, 35(11): 17-19. [7] 贾娟, 姚延寿, 史敏华, 等. 生根剂促进槭树植物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4): 107-109. [8] 王书胜, 单文, 张乐华, 等. 基质和IBA浓度对云锦杜鹃扦插生根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5, 51(9): 165-172. [9] 王莹, 李玉娟, 李敏, 等. 不同生根剂对美国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4): 705-708. [10] 宋满坡. 不同浓度的ABT·GGR和NNA对矮化紫薇扦插生根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7): 13045-13046. [11] 李云龙, 李乃伟, 陆小清, 等. 屋久岛紫薇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1): 22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