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嵬. “化肥消费大国”敲响污染警钟[J]. 环境经济, 2005(6): 28-29. [2] 杨林章, 冯彦房, 施卫明, 等.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 96-101. [3] 郑良永, 杜丽清. 我国农业化肥污染及环境保护对策[J]. 中国热带农业, 2013(2): 76-78. [4] 石嫣, 程存旺, 朱艺, 等. 中国农业源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 兼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2): 27-37. [5] 潘丹. 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2): 24-31. [6] 杨家曼, 张士云. 判断我国主要化肥污染区及其对策建议[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 65-68. [7] 王伟光, 刘举科, 孙伟平, 等. 生态城市绿皮书: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8] 河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河南统计年鉴:2013 总第30期[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9] 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汇编(2012版)[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10] 刘钦普. 河南省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时空特征分析[J]. 生态经济, 2014, 30(10): 175-178. [11] 冯颖, 姚顺波, 郭亚军. 基于面板数据的有效灌溉对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12, 34(9): 1734-1740. [12] 杨贵羽, 王浩. 渭河流域粮食生产与灌溉农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J]. 中国水利, 2015(5): 56-59. [13] 林源, 马骥. 农户粮食生产中化肥施用的经济水平测算: 以华北平原小麦种植户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13(1): 25-31. [14] 鲍先琬. 化肥、环境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 统计与决策, 2007(1): 73-74. [15] 于焕娣. 生物有机肥的特点与合理施用[J]. 河北农业, 2018(3): 39-41. [16] 麻坤, 刁钢. 化肥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贡献率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4): 1113-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