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1): 166-169.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0

• 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有机物料对新垦低丘红壤酸度的动态影响

姜铭北1, 吕晓菡2, 章明奎3,*   

  1. 1.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植保土肥站,浙江 淳安 311700;
    2.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3.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 收稿日期:2019-11-13 出版日期:2020-01-11
  • 通讯作者: 章明奎(1964—),男,浙江绍兴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壤资源调查与分类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mkzhang@zju.edu.cn。
  • 作者简介:姜铭北(1972—),男,浙江淳安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与肥料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jmb5858@sina.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2035)

  • Received:2019-11-13 Online:2020-01-11

摘要: 摘 要:为了解有机物料施用对新垦低丘红壤酸度的影响,选择水稻秸秆、鸡粪、菜籽饼、紫云英、沼渣和生物质炭等6种常用的有机物料,统一添加量为25 g·kg-1,分别在湿润与淹水2种水分条件下(分别模拟旱地与水田2种利用方式),动态观察有机物料施用对土壤pH、NH4+-N、NO3--N和交换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对新垦红壤酸度的影响不同。根据湿润培养条件下土壤pH、NH4+-N、NO3--N等的变化特征,可分为3类:(1)生物质炭,对酸化土壤具有明显和持续的降酸效果,培养过程中土壤NH4+-N、NO3--N的含量变化较缓;(2)鸡粪、菜籽饼、紫云英、沼渣,施用初期因有机氮分解产生NH4+-N引起土壤pH的明显上升,后期因NH4+-N向NO3--N转化释放氢离子导致土壤明显复酸;(3)水稻秸秆,施用初期因有机氮分解产生NH4+-N促进土壤明显降酸,但后期复酸现象不明显。整体来看,淹水培养条件下有机物料的降酸效果大于湿润培养条件。施用有机物料可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增强土壤对酸的缓冲作用。

关键词: 有机物料, 降酸, 氮素形态转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