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0, 61 (1):  0-0. 
    摘要 ( 128 )   PDF(7172KB) ( 8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沼气整村集中供气技术模式简析
    聂新军, 姚光伟, 董越勇, 叶波, 金娟, 刘银秀, 徐来源, 范志斌
    2020, 61 (1):  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1
    摘要 ( 228 )   HTML ( 24 )   PDF(1119KB) ( 975 )  
    沼气整村集中供气技术是以畜禽养殖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进而为农户提供可再生能源——沼气的技术。浙江省是全国较早开展沼气整村集中供气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省份,该技术在全省的推广利用有效调整了农村用能结构,提高了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本文通过实例举证该技术模式的优点,并总结浙江省沼气整村集中供气技术模式,对该模式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及适用范围等进行介绍,同时,对该技术模式的后续推广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水肥管理对水稻甬优15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丁能飞, 应永庆, 刘琛, 郭彬, 林义成, 李华, 李凝玉, 傅庆林
    2020, 61 (1):  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2
    摘要 ( 237 )   HTML ( 2 )   PDF(1130KB) ( 854 )  
    以甬优15水稻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淹灌、干湿交替灌溉)与不同施氮量(156、195、234 kg·hm-2)对水稻叶片SPAD值、氮肥利用率、产量和土壤耕层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期与灌浆期,叶片的SPAD值随水稻施氮量提高而增加。同一施氮量不同水分管理模式的水稻叶片SPAD值差异不显著。相较于淹灌模式,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下水稻的吸氮量更多,氮肥利用率也更高,同一施氮量下氮肥利用率可提高3.2~5.7百分点。相较于淹灌模式,干湿交替灌溉模式还显著提高了土壤的Eh值与碱解氮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pH值无显著作用。干湿交替灌溉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较淹灌模式增产5.9%~6.5%。在试验条件下,干湿交替灌溉的最适施氮量为195 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秸秆生产商品有机肥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童文彬, 刘银秀, 张仲友, 宋建忠, 王卫平, 姚燕来
    2020, 61 (1):  8-1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3
    摘要 ( 279 )   HTML ( 1 )   PDF(1167KB) ( 877 )  
    通过收集地方种植大户的水稻秸秆,经粉碎后与不同比例的猪粪进行协同发酵,研究采用稻秸秆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20%稻秸秆与80%猪粪协同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满足商品有机肥有机质、总养分、重金属等含量的要求,可以进行商品有机肥生产,而40%和60%秸秆添加的堆肥产品养分含量达不到商品有机肥的质量要求。不同秸秆有机肥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化肥用作水稻种植,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水稻生长,水稻增产幅度在33.5%以上,其中40%秸秆有机肥对水稻的促生和增产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籼粳杂交稻浙优2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王林友, 王建军, 吕向朝, 祁永斌, 张礼霞, 宋建
    2020, 61 (1):  12-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4
    摘要 ( 288 )   HTML ( 4 )   PDF(1109KB) ( 944 )  
    浙优2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浙04A和浙恢F1121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偏粳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株型优良等特点,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本文介绍该组合双亲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钙磷镁钾肥对小麦扬麦20经济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胡铁军, 张怀杰, 郑佩君, 周飞, 魏杰
    2020, 61 (1):  15-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5
    摘要 ( 299 )   HTML ( 0 )   PDF(1093KB) ( 993 )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钙磷镁钾肥,可以增加植株籽粒氮磷钾素的积累量,能显著增加小麦的产量,增产效果以基施1 500 kg·hm-2时最为明显;施用该肥料,同时可提高土壤的pH和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
    楼宇涛, 陈红金, 陆若辉, 朱伟锋
    2020, 61 (1):  17-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6
    摘要 ( 1691 )   HTML ( 524287 )   PDF(1323KB) ( 976 )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化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肥减量措施并不会对水稻产量、秸秆产量和谷草比产生不利影响,且对耕地质量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其中,以减量施肥+有机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有机肥处理的化学肥料总投入较习惯施肥处理减少22.6%,但水稻产量显著增加11.8%,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显著增加19.4%,全氮含量显著增加20.7%,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19.9%,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64.9%。合理的化肥减量措施不但能减少过量化肥投入带来的危害,还能促使水稻增产,并对耕地质量起到改良作用,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播期和密度对浔油10号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陈国徽, 余自强, 曹小新, 李泽良, 曹国军, 雷凯, 王斌强, 江满霞, 高冰可
    2020, 61 (1):  20-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7
    摘要 ( 348 )   HTML ( 8192 )   PDF(1119KB) ( 1131 )  
    以优质油菜新品种浔油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浔油10号最佳播期在9月25日至10月10日,最佳密度为37.5万株·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硼肥对油菜沣油737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江明, 姜正孝, 龚俊
    2020, 61 (1):  23-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8
    摘要 ( 299 )   HTML ( 0 )   PDF(1155KB) ( 964 )  
    通过大田油菜试验,比较2种硼肥对油菜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影响。结果表明,在贺村和双塔,与硼砂相比,施用硼镁肥在油菜增产增效上更有优势,增产6.1%和7.6%,增效12.0%和25.7%。另外,由于2块试验田土壤肥力不同,施肥增产效果也相差较大,相比未施肥处理,土壤肥力低的贺村田块增产73.3%~80.9%,而土壤肥力高的双塔田块增产仅30.3%~36.4%,说明肥料管理策略对提高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效果明显。油菜生产中建议选择含有其他中微量元素的硼肥,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要考虑本地土壤肥力水平,并根据油菜品种增产潜力和需肥规律合理施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郁晓敏, 金杭霞, 袁凤杰
    2020, 61 (1):  26-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09
    摘要 ( 324 )   HTML ( 9 )   PDF(4650KB) ( 932 )  
    2017年起浙江省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现已经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合计达3 300余份,其中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165份;全省11个市均收集到大豆种质资源,其中嘉兴和金华收集到的数量最多,分别为27和26份。大豆地方品种以黄粒为主,是食品加工的优质原料,生产的豆制品产量高、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调查发现,野生大豆资源消失迅速,多数地方品种只有零星种植,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亟须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仑区引种黄色系白化茶树试验初报
    韩震, 李新标, 姜燕华, 王冬梅, 鲁孟君
    2020, 61 (1):  29-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0
    摘要 ( 321 )   HTML ( 0 )   PDF(2011KB) ( 861 )  
    从浙江安吉、福建福安、浙江余姚、浙江新昌和浙江龙游引种6个无性系黄色系白化茶树品种(品系),进行了新梢物候期、芽叶性状、主要生化成分和适制性的初步试验。御金香、中黄3号和福建优系3个品种茶树性状优异。御金香制作的绿茶品质最佳;福建优系开采时间早,白化程度黄色表现最佳;中黄3号生长势强,产量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有机型土壤改良剂对油菜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陈芬, 余高, 谭杰斌, 侯建伟
    2020, 61 (1):  32-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1
    摘要 ( 960 )   HTML ( 0 )   PDF(1204KB) ( 895 )  
    以黄壤土为试验对象,对比不施肥处理,研究生态有机型土壤改良剂、无机肥和有机肥处理对油菜各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有机型土壤改良剂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显著提高油菜各生育期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油菜角果发育期酶活性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菜浔油10号“3414”肥料效应试验
    陈国徽, 谌湘泽, 许天福, 谢国强, 曹国军, 袁志华, 熊雄, 高冰可
    2020, 61 (1):  34-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2
    摘要 ( 290 )   HTML ( 0 )   PDF(1134KB) ( 860 )  
    为获得油菜新品种浔油10号在不同肥力水平条件下的推荐施肥量,按“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浔油10号纯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397.5、258.2和2.8 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和县茶产业提质增效路径探索
    俞慧玲, 梅海燕, 李根岳
    2020, 61 (1):  37-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3
    摘要 ( 259 )   HTML ( 1 )   PDF(1105KB) ( 1025 )  
    近年来,茶产业成为云和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之一,但由于茶企业品牌意识不强、技术人员短缺、资金投放不足等原因,导致云和茶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周边县(市、区),本文对今后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依托技术支撑等举措,以期为今后云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使之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中国药典中5种标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姜兴粲, 李冰, 王玮玮, 张继瑜
    2020, 61 (1):  40-4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4
    摘要 ( 1105 )   HTML ( 2131363308 )   PDF(1172KB) ( 2126 )  
    为测定《中国兽药典》(2015版)中5种标准菌的生长曲线,并对其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参照《微生物学实验》(第4版)中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方法,以《中国兽药典》(2015版)规定的5种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在1.5~4.5 h处于稳定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0~5.5 h处于稳定期,铜绿假单胞菌在2.0~7.0 h处于稳定期,白色念珠菌在3.0~12.0 h处于稳定期,黑曲霉菌在96.0~110.0 h处于稳定期。多种标准菌株稳定期的测定完成,对相关微生物实验的进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法鉴别王不留行和芸薹子
    李建涛, 张倩, 李允兴, 刘潆霜, 丰育功
    2020, 61 (1):  43-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5
    摘要 ( 207 )   HTML ( 0 )   PDF(1844KB) ( 954 )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析与鉴别王不留行和芸薹子的方法,采用热重-微分热重(TG-DTG)与差热分析(DTA)方法分别对王不留行和芸薹子进行分析。以α-Al2O3为参照物,N2为气氛,升温速率为10 ℃·min-1,温度范围为30~600 ℃,对王不留行和芸薹子的热分析图谱进行比较鉴别。结果表明,王不留行和芸薹子的TG-DTG和DTA图谱峰形存在较大差异。在TG谱图中,王不留行TG下降较快,而芸薹子TG下降缓慢。在DTG谱图中,王不留行显示有2个峰形,而芸薹子显示有2个大峰和2个小肩峰,且其峰的位置与王不留行完全不同。在DTA图谱中,王不留行的下降趋势明显,且在300~350 ℃有一个明显的放热峰,而芸薹子在相同的位置没有出现峰形。本试验表明,热分析法具有用量少、易操作、图谱易分析、方便快捷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快速鉴别王不留行和芸薹子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掌叶覆盆子诱导培养的抗褐化研究
    王云冰, 江景勇
    2020, 61 (1):  46-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6
    摘要 ( 248 )   HTML ( 15 )   PDF(4168KB) ( 932 )  
    以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外植体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部位、基础培养基、抗褐化剂以及不同黑暗低温处理时长对其诱导阶段抗褐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MS+6-BA 1.5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中,不同部位外植体当年生茎段褐化率低,为14.8%,长势较佳;同等激素水平下,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方为1/2MS,其褐化率为15.0%;不同抗褐化剂处理水平下,掌叶覆盆子茎段对Vc 100 mg·L-1的培养基抗褐化效果最好,出芽率92.5%;而PVP处理为1 g·L-1时,相对其他浓度抑制褐化效果较好,褐化率15%,继续增加浓度则不利生长;4 ℃低温黑暗处理的最佳时间为24 h,褐化减轻明显,褐化率为5%,出芽率达到95%,超过处理时间则对其生长势有影响。由此可知,将掌叶覆盆子当年生茎段进行4 ℃低温黑暗处理24 h,接种在1/2MS+6-BA 1.5 mg·L-1+NAA 0.2 mg·L-1+Vc 100 mg·L-1或聚乙烯吡咯烷酮1 g·L-1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抗褐化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高钾胁迫对椪柑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的影响
    王登亮, 吴雪珍, 刘春荣, 郑雪良, 刘丽丽, 姜翔鹤
    2020, 61 (1):  49-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7
    摘要 ( 255 )   HTML ( 0 )   PDF(1604KB) ( 901 )  
    针对部分橘农盲目增施钾肥情况,通过浇施K2SO4模拟施用钾肥过量,研究土壤钾含量超标对果园土壤和椪柑叶片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钾胁迫处理会增加土壤的含盐量和全钾、有效钾、有效硼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同时,高钾胁迫会显著增加椪柑叶片的钾、镁和铁元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片的锰元素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淮安3个红椒品种秋延后栽培比较试验
    王玮玮, 罗德旭, 孙玉东, 赵建锋, 王林闯, 汪国莲
    2020, 61 (1):  52-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8
    摘要 ( 273 )   HTML ( 1 )   PDF(1089KB) ( 883 )  
    在淮安市清江浦区以3个红椒品种为试材,通过秋延后栽培,对其生育期、植物学性状、畸裂果、抗病性、总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创椒1号中熟,连续坐果能力强,有利于延长挂果期,其生长势、抗病性、果实指标、畸裂果率、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好,适宜在淮安清江浦区及气候相似地区进行秋延后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慈溪春季马铃薯红美等播种期试验
    张琳玲, 许林英, 冯洁琼, 孙红红, 陈江辉
    2020, 61 (1):  54-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19
    摘要 ( 294 )   HTML ( 1 )   PDF(1094KB) ( 973 )  
    在慈溪对红美、黑金刚、本地小黄心等3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早春露地6个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红美适应早春露地播种,6个播期表现都较为稳定,特别是在第二期2月9日播种产量居第一,为 31 674 kg·hm-2,可以在慈溪地区 2 月上旬地膜覆盖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德市17个草莓品种比较试验
    李龙, 叶文军, 程思明
    2020, 61 (1):  56-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0
    摘要 ( 361 )   HTML ( 9 )   PDF(1088KB) ( 928 )  
    为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草莓品种作为红颊的补充品种,丰富建德草莓品种的多样化,以红颊为对照,选择越心、越丰、红玉、宁丰、宁玉、香野、圣诞红、阿玛奥、白雪公主、京郊小白、太空2008、妙香、枥乙女、点雪、幸香、天仙醉、香蕉草莓共17个草莓品种进行日光温室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香野、圣诞红、红玉、太空2008、越心的综合表现最好,具有植株长势强、物候期早、果实品质优、抗病性较好等特点,适合在建德产区继续栽培试种,作为红颊的补充品种,白雪公主由于其果实颜色为白色,可尝试作为搭配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埋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对草莓生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叶静, 翁丽青, 邹平, 田雁榕, 林辉, 符长焕, 符建荣, 马军伟
    2020, 61 (1):  58-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1
    摘要 ( 348 )   HTML ( 0 )   PDF(1375KB) ( 1041 )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地埋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对草莓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地埋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可显著增加草莓产量和品质提升,反应堆处理的草莓产量可达36 268 kg·hm-2,比CK处理增产33.2%;可溶性总糖、VC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CK处理提高33.4%、24.6%和20.2%;反应堆处理可有效提高大棚内土壤温度、CO2通量及土壤有机质,与CK处理比,最大温差可达4.8 ℃,CO2通量是CK处理的1.8~2.6倍,土壤有机质可提高0.54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魁和荸荠种杨梅品质指标的比较
    林媚, 平新亮, 王天玉, 姚周麟, 张伟清, 冯先桔, 徐程楠
    2020, 61 (1):  62-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2
    摘要 ( 327 )   HTML ( 8 )   PDF(1125KB) ( 946 )  
    为探明台州主产区东魁杨梅和荸荠种杨梅果实品质的差异,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在流通渠道中采集样品共105份,对杨梅鲜果进行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的分析检测。整体评价结果为东魁杨梅较荸荠种杨梅品质更优,风味更浓,但东魁杨梅维生素C(VC)含量低于荸荠种杨梅。同时,杨梅各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单果重与可食率、纵横径、果形指标、TSS、固酸比、可滴定酸等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V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叶面肥对柑橘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吴文明, 黄贝, 吴韶辉, 温明霞, 黄振东, 王鹏
    2020, 61 (1):  65-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3
    摘要 ( 1496 )   HTML ( 0 )   PDF(1108KB) ( 1014 )  
    在柑橘果实膨大期施用有机叶面肥,分析其对柑橘树势,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清水的对照相比,喷施有机叶面肥能增加叶片厚度、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促进枝梢生长,增加枝梢长度、粗度和节数。在果实品质方面,喷施有机叶面肥可增加柑橘果实VC含量,提高单果重和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肥药一体化对西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古斌权, 李林章, 邢乃林, 严蕾艳, 付玉婧, 王毓洪, 黄芸萍
    2020, 61 (1):  67-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4
    摘要 ( 1034 )   HTML ( 0 )   PDF(1447KB) ( 870 )  
    通过测定西瓜枯萎病和根腐病相关药剂、水溶肥及其组合对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的抑制率,筛选出适用药剂及水溶肥,以之为基础,在田间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其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50%恶霉灵对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的综合抑制效果最好。以50%恶霉灵与水溶肥相组合的水肥药一体化处理,西瓜田间枯萎病、根腐病发病率最低,长势及果实品质均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藻酸在番茄育苗中的应用
    丁桔
    2020, 61 (1):  70-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5
    摘要 ( 287 )   HTML ( 2 )   PDF(1089KB) ( 878 )  
    以海藻酸浓度为因素,采用浸种处理和叶面喷施处理,在番茄育苗上开展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浸种处理还是叶面喷施处理都可以促进番茄生长发育,并且浸种处理和叶面喷施处理有叠加作用。综合来看,番茄作物浸种处理的适宜浓度为0.5%~1%,叶面喷施处理的适宜浓度为0.1%~0.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朱顶红促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园林应用
    金晨莺, 张海珍, 沈笑, 徐冰
    2020, 61 (1):  72-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6
    摘要 ( 404 )   HTML ( 7 )   PDF(1144KB) ( 977 )  
    调整朱顶红的花期,促进其提前开花和多次开花对园林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朱顶红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与促成栽培技术进行概述,重点探讨了促使朱顶红在春节开花的调控技术,并对朱顶红在花展中应用做了探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主城区垂直绿化景观营造与优化策略
    沈姗姗, 胡汪涵, 包志毅
    2020, 61 (1):  76-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7
    摘要 ( 303 )   HTML ( 0 )   PDF(19183KB) ( 967 )  
    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该研究以国内外垂直绿化景观构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杭州主城区垂直绿化现状的实地调研为依据,将垂直绿化分为墙体绿化、屋顶绿化、花架棚架绿化、栏杆篱笆绿化、三台绿化、立交桥绿化6种形式,对其垂直绿化常见类型、常用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其景观构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发现杭州市主城区垂直绿化建设存在植物种类偏少,色调较为单一,绿化功能价值偏弱,养护管理、空间利用率有待提高等的问题,从而提出丰富植物种类进行季相搭配,增加围合的可供人们进行休憩、娱乐活动的空间,安排专人进行养护等优化策略,力图达到生态与审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基质配比对枫香生长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卢翔, 夏海涛, 刘星, 王金旺, 李效文, 陈秋夏
    2020, 61 (1):  82-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8
    摘要 ( 225 )   HTML ( 0 )   PDF(1141KB) ( 913 )  
    以泥炭土、锯木屑、珍珠岩、稻壳为原料配制成15种基质,进行枫香容器育苗及基质经济效益对比试验,分析枫香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等指标,研究15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枫香容器苗形态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基质5和4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部分基质处理;叶片数则表现为基质5、6、7、8较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组;基质3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基质2、3、6、9、15的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全磷的含量各基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外,15个不同基质配方的目标效益值显著不同,基质5的处理最高,综合其理化性质及对枫香苗生长的影响,建议其可作为枫香容器苗培育基质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胁迫对桂花生长、光合及离子分配的影响
    魏建芬, 胡绍庆, 陈徐平, 孙丽娜, 沈柏春
    2020, 61 (1):  86-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29
    摘要 ( 928 )   HTML ( 0 )   PDF(1884KB) ( 793 )  
    以杭州黄、日香桂和硬叶丹桂3个桂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光合作用、蒸腾速率及根系和叶片中Na+和K+分配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较耐盐碱的桂花品种。研究发现,随着盐胁迫的增加,3个桂花品种新梢萌发和高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根系和叶片内Na+和Na+/K+增加,而K+总体降低。经生长和生理指标综合比较发现,在低盐浓度下,可选杭州黄作为绿化苗木;在中高盐浓度下,日香桂的耐盐性强于其他两个品种,而硬叶丹桂的耐盐性最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Cl和NaHCO3混合盐胁迫对马蔺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袁泽斌, 牟昌红, 王波, 孙向丽
    2020, 61 (1):  91-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0
    摘要 ( 1533 )   HTML ( 0 )   PDF(1257KB) ( 976 )  
    采用室内基质培养法研究NaCl、NaHCO3单盐溶液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盐溶液胁迫对马蔺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叶片中SPAD值和Pro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0.30% NaHCO3和0.10% NaCl+0.20% NaHCO3处理的SPAD值在胁迫35 d大幅下降,Pro含量的最大值也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盐分组合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存在差异;SOD活性在胁迫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最大的为0.30% NaHCO3、0.10% NaCl+0.20% NaHCO3和0.30% NaCl,各处理的CAT活性在胁迫前期逐渐上升,后期不断下降,POD的活性则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升高最多的为0.30% NaHCO3、0.30% NaCl处理。综上认为,NaCl和NaHCO3两种单盐的胁迫在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较混合盐影响大且碱性盐胁迫作用强于中性盐,混合盐胁迫中NaHCO3浓度占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灰飞虱在麦田和杂草田的空间分布型比较
    劳晓梅, 项楚一, 胡琪琪, 周国鑫, 王霞
    2020, 61 (1):  96-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1
    摘要 ( 228 )   HTML ( 0 )   PDF(1142KB) ( 881 )  
    利用4个聚集度指标IKCm*/m,以及Taylor和Iwao的m*~m等2个回归分析,比较在麦田和杂草田的灰飞虱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麦田和杂草田的灰飞虱空间分布型总体上都呈聚集分布,灰飞虱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比较而言,麦田的种群密度高于杂草田,而空间分布型的聚集度以杂草田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评价
    孙梅梅, 谌江华, 柴伟纲
    2020, 61 (1):  99-1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2
    摘要 ( 1615 )   HTML ( 4097 )   PDF(1091KB) ( 937 )  
    于2018年在宁波市镇海区进行了植保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大疆MG-1p植保无人机喷洒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与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在添加了助剂怀农特15 mL·hm-2后,只需常规用药量的85%即可达到不添加助剂的防效。表明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效果与人工施药效果相当,但由于其具有省工、省时、节约劳动力、安全高效等显著优点,因此,今后必将成为“机器换人”的重要组成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智能测报的沈阳市亚洲玉米螟监测
    王忠燕, 李中珊, 董环, 程敬丽, 杜永均, 赵金浩
    2020, 61 (1):  101-1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3
    摘要 ( 247 )   HTML ( 2 )   PDF(1193KB) ( 980 )  
    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其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是防治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田间试验,利用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在2017年和2018年对沈阳市的玉米螟成虫进行了监测,旨在探明沈阳市玉米螟成虫发生高峰期。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和2018年,玉米螟成虫各有3个发生高峰期。其中,第1个和第2个发生高峰期两年相同,分别为6月中旬和8月上旬;第3个玉米螟发生高峰期2017年和2018年虽略有不同(分别为8月下旬和9月中旬),但总体符合玉米螟发生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性信息素技术的智能测报系统能较好地反映害虫发生时间规律。可根据监测所得玉米螟发生高峰期,结合各地区实际温度和玉米螟发育所需有效积温,预测出下代玉米螟发生高峰期,为下代玉米螟防治措施、防治时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酮磺草胺等4种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的效果
    周明, 陈芳芳, 袁婷婷, 李银银, 邓艳
    2020, 61 (1):  104-1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4
    摘要 ( 1243 )   HTML ( 10 )   PDF(1091KB) ( 1079 )  
    进行灭草松、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氟酮磺草胺等4种除草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对稻田稗草、扁秆藨草均有较好的防效,灭草松对扁秆藨草具有很好的防效,氟酮磺草胺对稗草、扁秆藨草的防效均较差;这4种药剂施用后,对水稻株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影响水稻的拔节、抽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橘园农药混配与单剂防效的比较
    宋荣荣, 周童, 旷德姣, 韩亮, 肖伟
    2020, 61 (1):  106-1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5
    摘要 ( 434 )   HTML ( 8 )   PDF(1297KB) ( 1129 )  
    选用阿维菌素、螺螨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代森锰锌、戊唑醇共6种杀螨剂、杀虫剂、杀菌剂的推荐剂量进行混配,以农药单剂为对照,对混配剂的物理表征参数以及对橘蚜、桃蛀螟幼虫、柑橘黑点病、柑橘全爪螨的室内防效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阿维菌素悬浮剂+螺螨酯悬浮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同时可以兼治螨害;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可防治鳞翅目害虫时兼治病害;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可预防病害兼治疗病害,拓宽使用期。阿维菌素悬浮剂和螺螨酯悬浮剂+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桔全爪螨兼治橘蚜和粉虱等刺吸式害虫;阿维菌素悬浮剂和螺螨酯悬浮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兼治病害和螨害;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鳞翅目害虫时也可预防病害;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兼治刺吸式害虫和病害。结果显示,鼓励混配组合共3组:阿维菌素悬浮剂+螺螨酯悬浮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可混用组合共5组:阿维菌素悬浮剂和螺螨酯悬浮剂+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维菌素悬浮剂和螺螨酯悬浮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戊唑醇可湿性粉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戊唑醇可湿性粉剂。避免混用的组合共2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常见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
    姚晓明, 颜贞龙, 李建忠, 曹婷婷, 石春华, 吕仲贤, 徐红星
    2020, 61 (1):  113-1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6
    摘要 ( 1250 )   HTML ( 10 )   PDF(1107KB) ( 1092 )  
    研究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4%氯虫·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和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等化学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其中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1 000倍+5%虱螨脲乳油1 500无论是杀虫效果还是保苗效果均最好,可在大发生时推荐用于保苗;而5%虱螨脲乳油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期较短,在田间使用时需要加以注意。另外,生物农药30亿PIB·mL-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分散油悬浮剂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效果,可作为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的推荐药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市售营养面条抗氧化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汤晓, 严纯纯, 陶琴娟, 赵丽萍, 罗诚
    2020, 61 (1):  115-1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7
    摘要 ( 263 )   HTML ( 1 )   PDF(2075KB) ( 1032 )  
    分析比较不同种类市售营养面条的抗氧化功能差异及其对普通小麦面条抗氧化功能的改善效果。分别利用福林-酚法、pH示差法、AlCl3法测定面条中的总酚、总花青素和总黄酮等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面条的·OH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以及总抗氧化性。结果显示:玉米面、胡萝卜面、香菇面、绿豆面、菠菜面等营养面条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普通小麦面条;多酚类物质含量随营养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多。20%中裕玉米面、4%谷妈咪胡萝卜面、1.5%味美思香菇面有效地提高了面条的总酚、总花青素、总黄酮含量。市售营养面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普通小麦面条的抗氧化功能,尤其是·OH清除能力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0%中裕玉米面、4%谷妈咪胡萝卜面的抗氧化功能改善效果高于其他市售营养面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果蔬生鲜杀菌保鲜研究进展
    徐文慧, 周锦云, 蔡静, 张俊
    2020, 61 (1):  121-1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8
    摘要 ( 1589 )   HTML ( 13 )   PDF(1157KB) ( 942 )  
    杀菌保鲜是果蔬生鲜保持品质、维持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杀菌保鲜方法存在耗费多、效率低、杀菌不彻底等缺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高效产生杀死或失活微生物的自由基和活性成分,弥补了其他方法的缺陷,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杀菌技术。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杀菌保鲜的机理,对比常用果蔬生鲜保鲜技术的优缺点,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果蔬生鲜杀菌保鲜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果蔬生鲜杀菌保鲜上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洞头海域大型海藻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陈星星, 黄振华, 周朝生, 吴越, 陆荣茂, 张鹏
    2020, 61 (1):  125-1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39
    摘要 ( 261 )   HTML ( 0 )   PDF(1874KB) ( 882 )  
    利用ICP-MS对温州市洞头岛海域11种常见大型海藻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Al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考查洞头岛海域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藻体内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种藻类中各重金属含量也不相同。所测海藻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依次为Al>Fe>As>Mn>Zn>Cu>Cr>Ni>Cd>Pb,其中,Al、Fe、Mn、As、Cr、Ni和Pb在褐藻门中含量最高,Zn、Cu在红藻门中含量最高,Cd在绿藻门中含量最高。Al、Fe、Mn、As、Cr、Ni和Pb均在鼠尾藻的富集系数最高,Zn在蜈蚣藻中的富集系数最高,Cu在日本角叉藻中的富集系数最高,Cd在刚毛藻中的富集系数最高,石莼对Cd的富集系数最小。11种海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综合排序表现为鼠尾藻>日本角叉藻>石莼>羽藻>蜈蚣藻>铁钉菜>刚毛藻>中间硬毛藻>刺松藻>舌状蜈蚣藻>铜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姜叶柯对面包酵母发酵活力的影响
    赵湘蓉, 方伟
    2020, 61 (1):  129-1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0
    摘要 ( 206 )   HTML ( 2 )   PDF(1615KB) ( 852 )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木姜叶柯浸提液对面包酵母发酵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木姜叶柯浸提液添加量1%,发酵温度35 ℃,酵母添加量1.4%,白砂糖添加量16%,经验证试验得出在此条件下制成的面包呈浅绿色,色泽均匀,口感细腻,松软,包心有弹性,具有木姜叶柯独特的清香,符合产品应有的形态,加入的木姜叶柯让其拥有低热量和保健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贮藏温度对冷鲜鸡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刘雅丽, 宋美娥, 刘莉君, 李国勤, 刘均, 卢立志
    2020, 61 (1):  132-1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1
    摘要 ( 257 )   HTML ( 1 )   PDF(5847KB) ( 970 )  
    旨在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冷鲜鸡货架期微生物变化的影响。将75只预冷后的同批次黄羽肉鸡胴体随机分成3组,分别置于-2、0、2 ℃冰柜中贮存,在第1、3、5、7、9天采样,分析冷鲜鸡的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粪嗜冷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弯曲假单胞菌、盐晶嗜冷杆菌、奥斯陆莫拉菌、乌尔新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一株鼠鼻罗氏菌、幽门螺杆菌、棉子糖乳球菌等是引起冷鲜鸡腐败的主要优势菌。粪嗜冷杆菌、盐晶嗜冷杆菌和栖海沙嗜冷杆菌的数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温度越低对其增殖抑制作用越强。-2 ℃条件下储存最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进而延长冷鲜鸡的货架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硝酸盐替代物对肉糜制品质构的影响
    杨慧娟, 何悦珊, 彭毅, 陈黎洪, 朱国军, WU Tao, 肖朝耿, 卢文静, 谭芦兰, 唐宏刚, 余小领
    2020, 61 (1):  137-1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2
    摘要 ( 210 )   HTML ( 1 )   PDF(1244KB) ( 970 )  
    猪肉糜中分别添加100 mg·kg-1亚硝酸钠(Ⅰ组CK),0.5%甜菜粉+50 mg·kg-1亚硝酸盐(Ⅱ组)、0.1%甜菜粉+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Ⅲ组)等2组不同亚硝酸盐替代物,测定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凝胶性及保水性等指标,以探究亚硝酸盐替代物对肉糜制品质构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亚硝酸盐替代物后,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表现为Ⅰ>Ⅲ>Ⅱ;乳化活性表现为Ⅰ>Ⅲ>Ⅱ,但Ⅰ、Ⅲ组间差异不显著;乳化稳定性表现为Ⅲ>Ⅱ>Ⅰ;肉糜保水性表现为Ⅲ>Ⅰ>Ⅱ;肉糜凝胶性表现为Ⅱ>Ⅰ>Ⅲ。综合可知,Ⅲ组即添加0.1%甜菜粉+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的肉糜制品质构品质最好。可见甜菜粉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可以替代部分亚硝酸钠添加于肉糜制品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微型生物养护剂制备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孙承文, 赖迎迢, 巩华, 刘春花, 曹少卫, 梁慧丽, 陶家发
    2020, 61 (1):  142-1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3
    摘要 ( 223 )   HTML ( 1 )   PDF(1093KB) ( 879 )  
    通过富集优良池塘水体中的芽孢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菌液(菌液浓度大于1×109 CFU·mL-1)混合池塘泥水,按照料水比1:(0.6~1)加入到固体培养料中,发酵培养2~3 d,培植芽孢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等土著菌群,制成池塘微型生物养护剂。在模拟养殖水体中,添加微型生物养护剂和富集培养菌液,4 d可有效降低氨氮水平。在海南文昌、广东中山、河南洛阳、江苏盐城等地池塘使用微型生物养护剂,可优化养殖池塘的微型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体氨氮指标,维持池塘养殖水体稳定,减少病害发生,降低水产品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磁珠富集法开发的15个三角鲂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特性分析
    刘凯, 谢楠, 冯晓宇, 马恒甲
    2020, 61 (1):  144-1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4
    摘要 ( 244 )   HTML ( 2 )   PDF(1129KB) ( 971 )  
    利用磁珠富集法分离微卫星序列,以开发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微卫星分子标记。将三角鲂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RsaⅠ酶切、回收后构建三角鲂基因组PCR文库。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CA)10与PCR文库杂交,通过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将洗脱所得片段进行PCR扩增、克隆及筛选后,共获得15对有效引物。利用获得的15对引物对36尾三角鲂进行多态性分析,15个微卫星标记的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000 0~0.818 2,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081 8~0.922 6,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078 9~0.899 9。其中,6个微卫星标记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本研究制备的15对微卫星标记可用于评估三角鲂种群的遗传参数,为三角鲂种质资源的开发、保护提供有用的遗传标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杭州市郊旱地耕作土壤养分评价
    袁杭杰, 杨文叶, 李丹, 王京文
    2020, 61 (1):  147-1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5
    摘要 ( 338 )   HTML ( 1 )   PDF(1134KB) ( 1027 )  
    2016年对杭州市郊主要区块旱地土壤养分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酸碱度呈中性,适合作物生长;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偏高,且三者的分布不均匀,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施肥管理;阳离子交换量、可溶性盐总量、土壤容重等均处于合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象条件对丽水农业生产的影响
    杨爱琴, 李敏, 宋奇, 刘安奇, 李姝, 沈芃芃
    2020, 61 (1):  150-1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6
    摘要 ( 272 )   HTML ( 2 )   PDF(1257KB) ( 830 )  
    利用2018年丽水各县(市、区)逐日气温、降水、日照等观测资料,与常年(1981—2010年)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天气过程分析气象条件对丽水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相对有利,但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起伏较大,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春季天气较复杂多变,异常天气多发;夏季气温持续偏高,且高温日数偏多,6月降水集中期不典型,7月分散性对流天气多发,8月上中旬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干旱突显;秋季气温偏高,以9月中旬最为明显,降水持续偏多,以11月最为明显,11月中旬前后出现较明显的多雨寡照天气,均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粉碎发酵一体化设备应用及发酵物还田效果初探
    陈慧明, 吴开良, 王京奇, 王楚栋, 于颖, 金钟
    2020, 61 (1):  154-1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7
    摘要 ( 310 )   HTML ( 0 )   PDF(1160KB) ( 1203 )  
    应用ZJASN17-001型秸秆粉碎发酵一体化设备可直接粉碎农作物秸秆、果树枝条、新鲜瓜藤菜叶等,粉碎后物料为小于6 mm的粒状或粉状。添加发酵辅助剂,可使葡萄秸秆在设备发酵罐内15 d基本腐熟,有机碳降至400 g·kg-1左右,种子发芽指数可达80%。发酵物代替商品有机肥应用在水稻上可降低施肥成本,实现秸秆就地肥料化利用,施用后的水稻产量与应用商品有机肥的无显著差异,但可节本增效700元·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六维改良法探讨
    付力成, 庄定云, 郭志强, 白劲松, 王人民
    2020, 61 (1):  157-1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8
    摘要 ( 1025 )   HTML ( 1 )   PDF(6179KB) ( 868 )  
    中国有大面积盐碱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改良与利用已经成为确保耕地“红线”不被突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综合分析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案例,提出了盐碱地治理与利用的六维改良法。六维改良法实现了盐碱地垦造、改良与种植的一体化。此外,还对未来盐碱地改良措施的优化提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婺源县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评价及其改进对策
    黄宏胜, 邵新霞, 钟海燕
    2020, 61 (1):  162-1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9
    摘要 ( 277 )   HTML ( 1 )   PDF(1472KB) ( 995 )  
    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探讨基于县域单元的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定量评价方法。首先,分析研究区“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耕地占补平衡的数量、质量、地形坡度、地类、耕作便利程度等5个方面构建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耕地占补地类、质量、坡度、耕作便利程度、不同地块的粮食产能等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并利用人均耕地面积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婺源县“十二五”期间虽然实现了耕地占补的数量平衡,但呈现出不可持续的趋势,据此提出拓宽耕地占补平衡途径、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等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有机物料对新垦低丘红壤酸度的动态影响
    姜铭北, 吕晓菡, 章明奎
    2020, 61 (1):  166-1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0
    摘要 ( 243 )   HTML ( 0 )   PDF(1220KB) ( 1057 )  
    摘 要:为了解有机物料施用对新垦低丘红壤酸度的影响,选择水稻秸秆、鸡粪、菜籽饼、紫云英、沼渣和生物质炭等6种常用的有机物料,统一添加量为25 g·kg-1,分别在湿润与淹水2种水分条件下(分别模拟旱地与水田2种利用方式),动态观察有机物料施用对土壤pH、NH4+-N、NO3--N和交换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对新垦红壤酸度的影响不同。根据湿润培养条件下土壤pH、NH4+-N、NO3--N等的变化特征,可分为3类:(1)生物质炭,对酸化土壤具有明显和持续的降酸效果,培养过程中土壤NH4+-N、NO3--N的含量变化较缓;(2)鸡粪、菜籽饼、紫云英、沼渣,施用初期因有机氮分解产生NH4+-N引起土壤pH的明显上升,后期因NH4+-N向NO3--N转化释放氢离子导致土壤明显复酸;(3)水稻秸秆,施用初期因有机氮分解产生NH4+-N促进土壤明显降酸,但后期复酸现象不明显。整体来看,淹水培养条件下有机物料的降酸效果大于湿润培养条件。施用有机物料可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增强土壤对酸的缓冲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在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应用
    周飞, 韩红煊, 陈余平, 胡铁军, 郑佩君, 许熔熔
    2020, 61 (1):  170-1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1
    摘要 ( 1651 )   HTML ( 24 )   PDF(1124KB) ( 1020 )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余姚市标准农田地力提升项目区的耕地进行地力评价。随机选取27块耕地的11个评价指标,对各评价指标先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1~3主成分代表了评价指标82.1%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划分耕地地力等级,分析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流动分析仪测定酸性土壤有效磷
    李朝英, 郑路
    2020, 61 (1):  173-1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2
    摘要 ( 294 )   HTML ( 1 )   PDF(1388KB) ( 831 )  
    从钼酸铵溶液中硫酸的体积分数,以及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就流动分析仪测定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钼酸铵中的硫酸体积分数为2.15%时,流动分析仪法的检测结果准确稳定,加标回收率在95.6%~97.8%,多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在1.57%~7.07%,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较高,重复性好,与钼锑抗比色法所测结果一致,相关性良好,可用于批量酸性土壤有效磷的快速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3月4日罕见强对流天气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季丹丹, 钱卓蕾, 包君俏, 周弘媛
    2020, 61 (1):  176-1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3
    摘要 ( 235 )   HTML ( 5 )   PDF(9299KB) ( 806 )  
    利用浙江省自动站资料、NCEP1°×1°的逐6 h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8年3月4日的一次典型飑线过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此次飑线引起的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易引发飑线的天气形势为大风。研究结果可为中短期强天气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为减少突发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的损失提供气象预警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安文浩, 许育新, 沈阿林
    2020, 61 (1):  179-1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4
    摘要 ( 229 )   HTML ( 0 )   PDF(1710KB) ( 856 )  
    选择超滤/反渗透双膜法集成膜设备,针对印染废水厌氧/好氧工艺的二沉池出水,进行了膜工艺参数优化和污染物去除研究。结果表明,装置处理量为4.6 m3·d-1,对电导率的平均去除率为99.0%,对色度的平均去除率为97.2%,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96.5%,对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为98.8%,对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去除率为90.3%,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42.6%,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7.5%,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65.0%,平均脱盐率为99.0%,总运行成本为4.3元·m-3,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的限量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IS的龙游县土壤pH值时空演变
    朱真令
    2020, 61 (1):  183-1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5
    摘要 ( 369 )   HTML ( 5 )   PDF(6390KB) ( 1037 )  
    基于浙江省2018年开展的“711”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程,利用ArcGIS 10.5软件对龙游县的土壤pH分布进行分析,并与1984年和2009年的土壤pH状况进行对比,探讨其时空演变。结果显示:龙游县土壤以酸性为主,酸性和弱酸性土壤样品合计占比近90%。与1984年和2009年的土壤pH状况相比,2018年龙游县的土壤表现出进一步酸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资源化技术
    赵依恒, 张宇心, 许晶晶, 卢珏, 方常仙, 李轶莹, 王祎, 和苗苗
    2020, 61 (1):  186-1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6
    摘要 ( 263 )   HTML ( 1 )   PDF(1347KB) ( 946 )  
    探究堆肥垃圾处理站的好氧垃圾堆肥工艺流程,检测堆肥产品的pH值、含水率、C/N和种子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经一次和二次发酵后,堆肥垃圾处理站堆肥产品的pH为8.06,含水率为32%,C/N为15:1,种子发芽率高达117.9%。根据以上生化指标可得,杭州桐庐县农村生活垃圾经好氧堆肥资源化处理后,堆肥产品呈弱碱性,可较好地达到腐熟标准,肥力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髓源抑制性细胞在苯并芘诱导的肺慢性炎症至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刘婉玉, 宁春红, 高基民
    2020, 61 (1):  190-1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7
    摘要 ( 217 )   HTML ( 0 )   PDF(12998KB) ( 789 )  
    构建苯并芘诱导小鼠肺慢性炎症至肺癌模型,选取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2组,经右侧胸壁穿刺肺内注射,对照组给予50 μL玉米油,处理组给予50 μL苯并芘-玉米油溶液(苯并芘浓度为20 mg·mL-1),每周处理1次,共4次,分别在处理后30、90、180 d处死小鼠,采取小鼠肺、脾脏组织检测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结果表明,处理组小鼠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晚期出现肺癌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小鼠肺组织中MDSCs表达标志蛋白Gr-1表达量升高,且肺和脾脏中的MDSCs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多。结合临床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相比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MDSCs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MDSCs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苯并芘诱导小鼠肺慢性炎症至肺癌模型,探究了MDSCs在该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作用,有助于临床上针对MDSCs及其相关促炎因子为靶点,通过改善肺慢性炎症组织内免疫抑制微环境,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且为临床采用其拮抗剂对肺慢性炎症的治疗和肺癌的预防提供了适宜的动物模型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饮用微生态制剂对雏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益生菌的影响
    张雷, 王欢欢, 葛莹, 章学东
    2020, 61 (1):  196-1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8
    摘要 ( 283 )   HTML ( 0 )   PDF(1129KB) ( 1038 )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雏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益生菌的影响。选用1日龄雏鸡140羽,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聚果糖组、复合益生菌+低聚果糖组、复合益生菌组),每组35羽,每只鸡为1个重复,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低聚果糖组和复合益生菌组鸡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低聚果糖组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十二指肠双歧杆菌数量和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十二指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饮水给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雏鸡的平均体重,显著增加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并促进十二指肠和盲肠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州市织里镇农业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刘雷, 黄瑞, 赖齐贤
    2020, 61 (1):  199-2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59
    摘要 ( 332 )   HTML ( 5 )   PDF(6053KB) ( 1003 )  
    根据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原则,通过分析湖州市织里镇当地特有的资源如溇港圩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童装产业等,规划出“一核·三环·四板块”的空间布局,从而打造湖州乡村振兴示范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银杏园智能灌溉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李杜, 林萍, 陈永明
    2020, 61 (1):  203-2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60
    摘要 ( 228 )   HTML ( 3 )   PDF(1353KB) ( 842 )  
    以叶用银杏园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灌溉机器人:以三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中心,以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手段,以内部存储编程来控制灌溉机器人,实现作物灌溉控制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籼型三系杂交稻中浙优H7和中浙优华湘占
    2020, 61 (1):  206-206. 
    摘要 ( 157 )   HTML ( 2 )   PDF(1053KB)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