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德峰, 陈惠哲. 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 中国稻米, 2009, 15(6): 4-7. [2] 张洪程, 龚金龙.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7): 1273-1289. [3] 凌启鸿, 张洪程, 丁艳锋.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4] 孙春梅, 张山泉, 钟平, 等. 直播稻与机插秧优缺点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4): 213. [5] 朱德峰, 程式华, 张玉屏, 等. 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3): 474-479. [6] 王科林. 论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难点及解决方法[J]. 贵州农机化, 2009(6): 17. [7] 于林惠, 丁艳锋, 薛艳凤, 等. 水稻机插秧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3): 73-78. [8] 庄春, 陈川, 孙春梅, 等. 机插秧专用拌种剂: 秧病灵使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 2009(3): 48-49. [9] 邵文奇, 纪力, 钟平, 等. 水稻机插秧育苗草木灰基质的特性及应用效果[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3): 117-118. [10] 姜继萍, 杨京平, 杨正超, 等.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叶片及相邻叶位SPAD值变化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38(2): 166-174. [11] 杨惠杰, 房贤涛, 谢祖钦, 等.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4): 333-337. [12] 周青, 陈新红, 丁静, 等.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 25(1): 76-79. [13] 瞿廷广, 许鸿鸽, 沈志坚. 水稻盘育带土小苗机插秧田播种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1(1): 93-94. [14] 沈建辉, 邵文娟, 张祖建, 等. 水稻机插中苗双膜育秧落谷密度对苗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4, 30(9): 906-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