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0, 61 (4):  606-606. 
    摘要 ( 103 )   PDF(3972KB) ( 8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耕地土壤速效钾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丽君, 麻万诸, 项佳敏, 王京文, 章明奎
    2020, 61 (4):  607-61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1
    摘要 ( 531 )   HTML ( 6 )   PDF(1080KB) ( 1084 )  
    从浙江省11个市82个县(市、区)的35 571个耕地土壤分析数据中筛选出35 516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处于较低水平,≤80 mg·kg-1的占比为48.17%。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并受土壤pH、地貌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类型等的影响。当pH>4.5时,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随pH的下降而下降。不同地貌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低丘>高丘,不同质地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不同土类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滨海盐土、石灰(岩)土、红壤、粗骨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建议根据各区域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钾肥分区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紫云英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季卫英, 单英杰, 汪洁
    2020, 61 (4):  612-6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2
    摘要 ( 259 )   HTML ( 3 )   PDF(1042KB) ( 948 )  
    阐述浙江省紫云英综合利用现状, 提炼紫云英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 并结合实际提出紫云英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进紫云英高效综合利用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不同施肥处理对单季稻甬优15号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孔海民, 张耿苗, 连正华, 陈一定, 陈红金
    2020, 61 (4):  615-6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3
    摘要 ( 426 )   HTML ( 9 )   PDF(1233KB) ( 1036 )  
    以单季稻甬优1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CK)、常规施肥(CG)、测土配方施肥(CT)和增施有机肥(OCT)4个处理,探讨不同施肥条件下单季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G相比,CT处理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找出土壤养分限制因素,调节氮磷钾养分施用比例,可在减少15%化肥用量的同时,提高单季稻产量8%;OCT处理以一定量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助于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农垦近3 a主栽水稻品种产量的稳定性
    张正东, 王飞, 唐小洁, 徐梦彬, 周星, 徐年龙, 王升
    2020, 61 (4):  618-6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4
    摘要 ( 279 )   HTML ( 1 )   PDF(12300KB) ( 1098 )  
    为研究江苏农垦近3 a大面积种植主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在新洋和东辛共选择20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连续3 a的品比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AMMI模型等方法对品种的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产量构成因素,新洋点盐城南片地区宜选择水稻品种有淮稻5号、华粳8号、盐粳16、南粳9108、华粳5号、苏垦118;适宜东辛点种植的稳定性好、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有华粳5号、临稻16、苏秀867、连粳7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品种内种子大小分级与种子质量的关系
    陈思晓, 贾俊娟, 傅兆麟, 李桂萍
    2020, 61 (4):  624-6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5
    摘要 ( 333 )   HTML ( 2 )   PDF(4934KB) ( 1035 )  
    将小麦品种煤生0308和烟农19的千粒重分为8个粒级,测定分析不同粒级平均千粒重的差异,并分析平均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幼苗根长、根数、根干重、苗高、苗干重及粒级平均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粒级间平均千粒重与其蛋白质含量、幼苗根长、根数、根干重、苗高、苗干重差异显著。各粒级平均千粒重差异幅度达10%以上,2个品种最小和最大粒级间分别相差达248.0%和173.0%;不同粒级间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最小与最大粒级间相差幅度分别为9.2%和13.4%;苗鲜重和干重增加幅度最大,达到5倍左右;根长次之,增加1倍左右;根条数增加幅度最小,但2个品种也分别达到35.0%和21.4%;幼苗高度、鲜重和干重差异显著,同样也是随着粒级粒重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鲜重增加幅度最大为5倍,其次为干重增加3倍,不同粒级幼苗质量的差异趋势与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相一致。不同粒级种子的根长、根数、根干重、苗高、苗干重及与粒级平均千粒重、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煤生0308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3 9、0.954 3、0.957 8和0.954 6,烟农19分别为0.993 9、0.974 1、0.928 1和0.974 4,并呈现出极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内种子间的粒重、蛋白质含量、幼苗根长、根数、根干重、苗高、苗干重存在显著差异,幼苗根长、根数、根干重、苗高、苗干重与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利用品种内大粒优质种子,能够提高幼苗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育苗基质对漂浮育秧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的影响
    纪力, 董玉兵, 钟平, 孙春梅, 庄春, 陈川, 章安康, 邵文奇
    2020, 61 (4):  630-6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6
    摘要 ( 274 )   HTML ( 0 )   PDF(1782KB) ( 854 )  
    为探索不同育秧基质对漂浮育秧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选取5种市场上常见的水稻机插秧育苗基质为研究对象,以土壤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间的秧苗素质差异。结果表明,淮安市中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诺牌水稻育苗基质培育出的秧苗和对照在各项指标上最为接近,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超高问题;淮安市农业科技实业总公司生产的淮三农牌水稻育苗基质和淮安市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柴米河牌水稻育苗基质整体表现较为优秀,适栽期较长,秧苗健壮;淮安市清浦区长农有机基质肥厂生产的长农牌水稻育苗基质和淮安市绿禾有机基质厂生产的绿禾牌水稻育苗基质也基本满足机插秧育苗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薯浙紫薯1号早收栽培扦插密度试验
    刘也楠, 何贤彪, 刘伟明
    2020, 61 (4):  633-6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7
    摘要 ( 364 )   HTML ( 1 )   PDF(1028KB) ( 1148 )  
    对早收栽培甘薯浙紫薯1号进行了3.00万、3.75万、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 7个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1号于5月22日扦插,8月19日收获,生长期89 d,扦插密度以6.75万株·hm-2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糯玉米钱江糯3号高产制种技术
    赵琳, 石江, 骆乐谈
    2020, 61 (4):  635-6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8
    摘要 ( 383 )   HTML ( 57 )   PDF(1026KB) ( 1047 )  
    甜糯玉米新品种钱江糯3号是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3218为母本,70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稳产高效,适应性广等诸多优点。总结其在甘肃酒泉高产制种技术,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肥对滨海平原单季稻秀水134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杨梢娜, 范国灿, 杨飞, 杨佳恒
    2020, 61 (4):  637-6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9
    摘要 ( 252 )   HTML ( 0 )   PDF(1042KB) ( 937 )  
    以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及4种水稻缓释肥对舟山滨海平原地区单季常规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缓释肥可减少肥料施用量30%以上,产量能保持稳定,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肥运筹对机插稻临稻20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世伟, 周伟, 赵桂涛, 刘纪高, 冯尚宗
    2020, 61 (4):  640-64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0
    摘要 ( 286 )   HTML ( 3 )   PDF(1503KB) ( 1217 )  
    以水稻品种临稻20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运筹对其机械插秧条件下产量构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7 m2施氮(N)18 kg的前提下,水稻产量随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即氮肥运筹中穗肥施入比例最高的处理[基肥、分蘖肥(移栽后7 d)、穗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50%、15%、35%时]单产最高,667 m2达616.0 kg。适当提高水稻生长中后期的氮肥施用比例,能够在确保有足够有效穗数的前提下,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成穗率,延缓叶片衰老,促进中后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从而实现增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缓释肥对冬小麦扬麦20生产的影响
    胡铁军, 张怀杰, 应小军, 郑佩君, 许蓉蓉
    2020, 61 (4):  643-6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1
    摘要 ( 308 )   HTML ( 1 )   PDF(1046KB) ( 1073 )  
    选择7个市售缓释肥作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的空白处理为对照,在浙江省余姚市开展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对小麦生产中产量、营养吸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缓释肥既可以增加冬小麦的有效穗数、每穂实粒数、每穂总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增加产量,又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各缓释肥处理中,茂施麦坚强控释肥(N 26%、P2O5 15%、K2O 6%)效果最好,产量可达5 384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11.1%,净增收益1 128元·hm-2,适合在当地冬小麦种植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薯南普陀高产栽培的特征特性表现
    林亮亮, 林振梅, 俞兆师, 俞祖兴, 吴绍勇, 林秀芳
    2020, 61 (4):  645-6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2
    摘要 ( 395 )   HTML ( 3 )   PDF(1027KB) ( 939 )  
    在高产栽培的条件下,对地方主推加工型红心地瓜干甘薯品种南普陀的物候期、形态特征、生长动态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结薯较迟,前期薯块膨大慢,应适时早栽,收获期控制在130 d左右,加强栽培管理,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同时,采取品种提纯复壮,应用脱毒技术与高产高效栽培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其产量与品质,延长其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密度对晚粳稻秀水14和宁84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陈剑峰, 范东恩, 曹栋栋
    2020, 61 (4):  647-6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3
    摘要 ( 262 )   HTML ( 1 )   PDF(1023KB) ( 831 )  
    按当地插秧机行距25 cm的规格,对晚粳稻当家品种宁84和苗头品种秀水14进行25 cm×14 cm、25 cm×17 cm、25 cm×21 cm、25 cm×25 cm 4个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秀水14最适密度是25 cm×25 cm,产量为9.800 t·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下降;宁84最适密度为25 cm×21 cm,产量为10.190 t·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不同红蓝光配比LED光源对蔬菜育苗的影响
    汪颖, 杨新琴, 徐沛, 何润云, 善新民, 王玲平, 鲁忠富, 汪宝根, 吴新义, 吴晓花
    2020, 61 (4):  649-6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4
    摘要 ( 373 )   HTML ( 5 )   PDF(1899KB) ( 1090 )  
    本文以黄瓜、番茄和西兰花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红蓝光配比(R:B比)LED光源对蔬菜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以R:B比为5:1时最佳,表现为植株矮壮,最大叶长、叶宽和鲜重、干重均为最大。此外,R:B比为5:1时,黄瓜和番茄根系生长最佳,但西兰花根系以R:B比为2:1时最长,说明不同蔬菜作物根系生长可能需要不同R:B比。不同R:B比LED光源对3种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综上,适合上述3种蔬菜育苗的LED光源光谱最佳红蓝光配比为5: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炭对桃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刘涛, 应建平, 张涛, 谢乐添
    2020, 61 (4):  654-6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5
    摘要 ( 342 )   HTML ( 0 )   PDF(1813KB) ( 1023 )  
    以不施生物炭和微生物肥为对照,通过不施生物炭和施微生物肥(BF)、低量生物炭和不施微生物肥(BC1)、低量生物炭和施微生物肥(BC1+BF)、高量生物炭和不施微生物肥(BC2)、高量生物炭和施微生物肥(BC2+BF)等处理,测量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并结合Biolog-ECO微孔板技术,分析水蜜桃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BC1和BC2处理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无明显差异;BC1+BF处理的土壤中碱解氮明显下降,速效钾明显提高,BC2+BF处理的各参数均无明显差异。BC2+BF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SMBC)明显增多,但BC2和BC2+BF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氮(SMBN)明显降低。BC2处理的AWCD(平均颜色变化率)、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明显降低,但BC2+BF处理的这些参数无明显差异。通过PCA分析发现,BC2处理与其他处理相隔比较远,有明显的区分,但BC2+BF与BC1+BF相近。综上所述,土壤施入高量生物炭处理会抑制氮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且对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有不利影响,但施加BF有利于缓减这种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珍珠藕在嘉兴秀洲地区的引种试验初报
    倪龙凤, 陈建明
    2020, 61 (4):  660-6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6
    摘要 ( 270 )   HTML ( 0 )   PDF(1041KB) ( 859 )  
    莲藕是嘉兴市秀洲区的主要作物之一,为丰富秀洲区的莲藕品种,提升莲藕品质,实现莲藕周年化市场供应,满足居民对莲藕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引进莲藕新品种珍珠藕进行试验示范。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珍珠藕株高160 cm,7月上旬采收,全生育期100~110 d,平均每667 m2产量1 000 kg,比当地常规早熟品种漂花增产25%,平均每667 m2产值达12 000元,利润9 000元。珍珠藕抗病性较好,可作早熟品种在嘉兴地区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瓜嫁接苗断根后保存条件试验
    王林闯, 赵建锋, 罗德旭, 孙玉东
    2020, 61 (4):  662-6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7
    摘要 ( 240 )   HTML ( 0 )   PDF(1023KB) ( 854 )  
    对不同嫁接方法的西瓜嫁接苗断根后保存的环境温度、时间和湿度进行试验。结果发现,采用顶插接法进行嫁接的西瓜苗,断根后放置于可密封保湿的容器中,在4~20 ℃的环境条件下,6 d以内进行扦插均可以保持较高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州市发展鸡尾葡萄柚产业的优势与对策
    刘春荣, 王登亮, 吴雪珍, 孙建城, 程慧林, 吴群
    2020, 61 (4):  664-6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8
    摘要 ( 427 )   HTML ( 0 )   PDF(1041KB) ( 1123 )  
    衢州市是椪柑和常山胡柚主产区,近几年来在品种结构改良工作中引进种植的鸡尾葡萄柚适应低山丘陵红黄壤土壤条件,生长快、树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本文分析了衢州市发展鸡尾葡萄柚产业的基础与优势、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做大做强鸡尾葡萄柚产业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浦江县葡萄园土壤质量现状分析
    柴有忠, 张圆圆, 马军伟, 俞巧钢, 孙万春, 林辉, 王峰
    2020, 61 (4):  667-6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19
    摘要 ( 330 )   HTML ( 2 )   PDF(6460KB) ( 1116 )  
    对浙江省浦江县种植葡萄的156个行政村的350个采样点开展主要养分、土壤酸碱度、重金属含量等耕地质量指标监测,并对其养分现状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在全氮含量方面,12.9%、57.1%和22.6%的样本分属于3、4、5级;在有效磷含量方面,43.1%、20.9%、23.4%的样本分属于4、5、6级;在速效钾含量方面,29.7%、30.3%、18.9%和20.6%的样本分属于3、4、5、6级;在土壤有机质方面,45.1%和43.4%的样本分属于3、4级。有56.3%的样本土壤pH≤5.5,27.1%的样本属于5.5<pH≤6.5的酸性土壤。当土壤pH≤7.5时,随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各土壤样本的砷、汞、铅、镉、铬含量都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风险值(GB 15618—2018)以下,但是,汞和镉的含量会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建议改善葡萄园土壤的酸化问题,加强土地培肥,增施磷钾肥,并针对性防范土壤酸化下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毒害,因地制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解决地力不均问题,进而保障葡萄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季草莓成花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杨梦婷, 余红, 忻雅, 庞基良
    2020, 61 (4):  674-6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0
    摘要 ( 325 )   HTML ( 0 )   PDF(3241KB) ( 1059 )  
    初步探讨4个成花关键基因LFYSOC1、AP1和FT在一季草莓和四季草莓开花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差异,为进一步了解草莓成花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对其他农作物培育四季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以四季草莓蒙特瑞和一季草莓章姬为材料,从2019年1月15日至2019年5月30日,每隔15 d左右取样一次,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获取蒙特瑞和章姬4个成花关键基因LFYSOC1、AP1和FT相对表达量数据,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LFYSOC1、AP1和FT四个基因在一季草莓章姬和四季草莓蒙特瑞中随着时期推移表达趋势基本一致。章姬和蒙特瑞LFY基因的表达峰值先后出现于2月28日和3月15日。5月15日,蒙特瑞和章姬的SOC1基因均出现表达高峰。在整个实验时期中,蒙特瑞SOC1基因相对表达量基本都高于章姬SOC1基因。AP1基因在蒙特瑞和章姬中的表达峰值都出现在3月15日。1月15日至5月30日,章姬FT基因相对表达量始终高于蒙特瑞FaFT基因,且在3月15日,两者出现表达高峰。LFYSOC1是调控四季草莓成花转变的重要基因,在促进四季草莓成花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章姬中AP1的表达量变化幅度较大,变化波动剧烈,这可能导致了章姬只能一季成花。FT基因对四季草莓成花的作用或受到多基因多途径调控,其表达丰度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液浇灌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产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王德刚, 齐文, 王伟, 钱仲仓, 杨子峰, 陈伟强, 何贤彪
    2020, 61 (4):  679-6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1
    摘要 ( 346 )   HTML ( 1 )   PDF(1062KB) ( 1027 )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沼液浇灌量对茭白的生长、产量及安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替代化肥,能够提供茭白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浇灌沼液氮量为常规施肥处理的1.5倍时茭白产量最高;当沼液量达到3倍时,茭白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产量较低,肉茭外形偏小,商品性不佳。而当沼液量在1倍时,经济性状最佳,肉茭大小均匀,口感最好。沼液在试验最大施用量条件下,各项重金属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不会对茭白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小气候、土壤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娄艳华, 郑生宏, 吉庆勇, 何卫中
    2020, 61 (4):  682-6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2
    摘要 ( 418 )   HTML ( 1 )   PDF(1200KB) ( 1020 )  
    研究了茶-桂花(T1)、茶-罗汉松(T2)、茶-红豆杉(T3)、茶-猕猴桃(T4)和茶-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5)5种套种模式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酶活性、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茶园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观测日期,茶园温度总体表现为T5>T4>T3>T1>T2,茶园空气湿度均表现为T2>T1>T3>T4>T5,T2的叶片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均最高,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较好的温湿度调控性;5种茶园套种模式下茶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及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T2>T1>T3>T4>T5,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喷施叶面肥对春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邹振浩, 沈晨, 李鑫, 张丽平, 张兰, 颜鹏, 韩文炎
    2020, 61 (4):  686-6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3
    摘要 ( 371 )   HTML ( 8 )   PDF(1057KB) ( 964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比较喷施2种叶面肥对春茶期间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叶面肥1和2均可促进春茶早发,提高春茶产量,尤其是前期春茶产量;同时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不大,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因此,叶面肥1和2可提高春茶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王建华, 马军伟, 俞巧钢, 虞轶俊, 孙万春, 林辉, 王峰, 吕建飞
    2020, 61 (4):  689-69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4
    摘要 ( 1205 )   HTML ( 2 )   PDF(1922KB) ( 988 )  
    采用大区试验,选以牛粪或猪粪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为对象,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茶园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牛粪有机肥或猪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使茶叶鲜叶的产量分别增加4.1%~12.6%和44.0%~62.1%、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9%~7.0%和8.4%~10.7%,茶多酚含量分别增加6.8%~8.3%和3.0%~6.1%。牛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无明显影响,而猪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使茶叶水浸出物增加0.5%~4.5%、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5.8%~35.0%。相较于牛粪有机肥,本试验条件下,猪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更能提高茶叶中水浸出物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酚氨比,提升茶叶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基有机肥对烟草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范稚莲, 石圣杰, 周文亮, 赖洪敏, 莫良玉, 刘洋, 黄俣铭, 廖丽婷
    2020, 61 (4):  692-6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5
    摘要 ( 315 )   HTML ( 1 )   PDF(1101KB) ( 1053 )  
    为探究不同碳基有机肥(碳基肥料、羊粪农家肥、高碳基土壤修复肥、蚕沙有机肥)对烟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开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碳基有机肥可以增加烟草株高茎围、叶面积和生物量,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及调整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至适合烟草生长的范围,并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各供试碳基有机肥中,以碳基肥料的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多角度探寻提高浙贝母产量的有效途径
    徐昕耘, 俞春娜, 展晓日, 王慧中
    2020, 61 (4):  695-6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6
    摘要 ( 469 )   HTML ( 1 )   PDF(1047KB) ( 1115 )  
    浙贝母作为浙产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浙贝母市场行情的波动,浙贝母的种植效益波动较大。本文从施肥、大棚栽培、种植密度、轮套种、病害防治和繁殖方式等角度探究提高浙贝母产量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浙贝母生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及初加工试验
    姜武, 王声淼, 叶传盛, 梅建伟, 吴志刚, 陶正明
    2020, 61 (4):  697-70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7
    摘要 ( 444 )   HTML ( 67 )   PDF(2642KB) ( 1148 )  
    为确定浙产多花黄精的最佳采收期和初加工方法,采集浙江11个多花黄精分布区的种源,测定其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采收月份的折干率、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及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及不同采收时间均显著影响多花黄精的品质。浙产多花黄精多糖质量分数为7.48%~12.85%,浸出物质量分数为42.74%~70.87%,且以丽水庆元种源品质最优。二年生和三年生龄节折干率及醇溶性浸出物显著高于其他年份龄节,且以3年生龄节多糖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78%和66.4%。不同月份浙产多花黄精的折干率及多糖含量差异较大,以9月收获茎节多糖含量最高,达8.20%,总糖含量以11月茎节最高,折干率以11—1月茎节最高。经九蒸九晒后,多花黄精总糖含量由56.8%降至37.2%,多糖含量由7.93%降至4.82%。因此,浙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在9月至翌年1月,根茎繁殖最佳采收年限以3年生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追肥配施对皇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周婧, 姚宏, 吴华芬
    2020, 61 (4):  702-7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8
    摘要 ( 268 )   HTML ( 0 )   PDF(1337KB) ( 929 )  
    为筛选出皇菊种植高产、高效的最佳追肥技术,研究了不同追肥配施对皇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影响皇菊各级花朵的数量与鲜重。增施钾肥可增加特级花朵数和重量,配施微量元素硼、锌,也可增加特级花朵数和重量。根据市场的需求目标产品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选择对应施肥方式,可实现皇菊定向的栽培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加工方式对铁皮石斛品质的影响
    缪晓丹, 徐丽红, 宋仙水, 宋敏全, 吕捷
    2020, 61 (4):  704-7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29
    摘要 ( 1630 )   HTML ( 3 )   PDF(1079KB) ( 1024 )  
    铁皮石斛鲜样经传统铁皮枫斗加工法(T1)、鲜条烘烤-揉搓-切片鼓风烘干(T2)、鲜条切段热风干燥(T3)、鲜条微波后热风干燥(T4)、鲜条直接热风干燥(T5)等方法分别在60℃、70℃、80℃、90℃、100℃下干燥,以及鲜条切片真空冷冻干燥(T6)、鲜条微波干燥(T7)2个处理,研究加工方式及干燥温度对铁皮石斛理化品质(多糖、浸出物)和烘干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品质综合排前3名的加工方式分别为T6(多糖39.44%,浸出物20.43%)、T7(多糖39.68%,浸出物19.98%)和T3(90℃)(多糖39.63%,浸出物18.38%)。但T6加工成本较高,能耗较大,综合考虑认为,当人工紧张或鲜品滞销时,首先推荐鲜条切段90℃热风干燥法代替传统加工法,该方法所得的产品品质较好,烘干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其次推荐微波干燥法,该方法所得产品的加权评价和烘干成本均优于鲜条切段90℃热风干燥法,但操作较复杂;最后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选择鲜条切片真空冷冻干燥,该方法所得产品品质最佳,但操作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松类锯齿烷型三萜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杨舜伊, 袁纯红, 蒋金和, 陈业高
    2020, 61 (4):  708-7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0
    摘要 ( 214 )   HTML ( 1 )   PDF(1565KB) ( 902 )  
    石松类植物含有的特征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和锯齿烷型三萜。目前,从石松类植物中共分离得到的113个锯齿烷型三萜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在抗癌活性、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抑制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方面显示较好的活性。从石松类植物中锯齿烷型三萜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基于微生物固态发酵的菊花叶资源化利用
    竺利红, 张潮, 尹小良, 施跃峰, 李孝辉
    2020, 61 (4):  715-7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1
    摘要 ( 251 )   HTML ( 2 )   PDF(1524KB) ( 1016 )  
    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发酵菊花叶,测定发酵物的活菌数、pH值、滴定酸度、抑菌活性和贮藏时间。结果表明,菊花叶经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发酵48 h后,汁液pH值为3.8,总酸度39.55°T,活菌数分别为16亿·mL-1和2.4亿·mL-1。发酵物与原始菊花叶相比,抑菌活性显著提高,通过破坏病菌细胞壁膜,致使胞内物质外泄,从而引起病菌死亡。发酵物28 ℃保存30 d后无异味,抑菌活性不变。可以利用该技术制备菊花叶饲料添加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BA与2,4-D配比对防城金花茶愈伤组织增殖与多酚含量的影响
    钟春水
    2020, 61 (4):  717-7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2
    摘要 ( 274 )   HTML ( 1 )   PDF(2117KB) ( 971 )  
    以防城金花茶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6-BA与2,4-D配比对其增殖与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对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影响;6-BA、2,4-D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多酚含量有极显著影响;6-BA、6-BA与2,4-D的交互作用均对增殖系数与多酚含量的乘积有极显著影响;增殖系数与多酚含量相关性不显著。7.50 mg·L-1 6-BA+0.15 mg·L-1 2,4-D培养基最适合离体生产防城金花茶多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沂市桂花品种园林应用价值综合评价
    王玲玲, 张仪东, 王杰
    2020, 61 (4):  720-7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3
    摘要 ( 293 )   HTML ( 0 )   PDF(1058KB) ( 908 )  
    通过14个指标创建桂花园林应用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临沂市18个桂花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桂和丹桂品种得分较高,在园林应用方面有较高价值;四季桂和银桂的品种得分相对较低;蒙山金桂、红双喜、赤金、朱砂桂、状元红得分较高,可在临沂园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临安钱王陵公园植物群落的美学效益
    王颖, 蔡建国, 张哲琪, 刘艳伟, 王安
    2020, 61 (4):  723-7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4
    摘要 ( 263 )   HTML ( 2 )   PDF(1155KB) ( 944 )  
    以杭州临安钱王陵纪念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法选取32个样地,对样地内群落树种组成、胸径等级及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调查,运用i-Tree模型对所调查植物群落美学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群落植物种类共计113种,分属于63科98属;群落类型以针-阔混交型为主,群落总体结构层次丰富。所调查群落年美学效益价值为241 521.28元,单株树木平均美学效益为149.74元,其中香樟+枫香群落美学效益价值最高,为21 683.20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群落在美学效益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枫香、三角槭、水杉、黄山栾树、雪松、朴树、马尾松、栓皮栎、山樱花、榔榆等针叶树及阔叶树种单株平均美学效益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防草地布对芦笋田杂草的抑草效果
    陶勤, 章金明, 陈永全, 刘敏, 吕要斌
    2020, 61 (4):  728-7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5
    摘要 ( 287 )   HTML ( 1 )   PDF(1048KB) ( 961 )  
    以芦笋田杂草为对象,进行防草地布覆盖抑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防草地布覆盖对芦笋田杂草具有良好抑制效果,可明显减少田间杂草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平均防效95.2%。覆盖防草地布不影响新笋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蜂花粉细菌分离及其致病菌耐药性研究
    唐标, 代正云, 陈怡飞, 夏效东, 杨华
    2020, 61 (4):  730-7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6
    摘要 ( 212 )   HTML ( 0 )   PDF(2820KB) ( 949 )  
    蜂花既是蜂粮,同时也被人们当保健品食用。为了解蜂花粉产品中可能污染的细菌及其耐药情况,在浙江部分地区采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蜂花粉107份,对其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细菌分离参考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鉴定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结果显示,在107份蜂花粉样品中共分离出38株细菌,分属于10个属20个种,包括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埃希菌属(Escherich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勒克氏菌属(Leclercia)、泛菌属(Pantoe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中包括多株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致病菌。对分离到的克雷伯氏菌进行30种药物敏感性检测,其中6株对氨苄西林具有耐药性,另有1株对头孢唑林具有耐药性,1株对头孢西丁具有耐药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菌的毒力测定
    杜丹超, 蒲占湑, 鹿连明, 胡秀荣, 黄振东
    2020, 61 (4):  735-7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7
    摘要 ( 382 )   HTML ( 36 )   PDF(1049KB) ( 1104 )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啶胺、咪鲜胺和代森锰锌对柑橘黑点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种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26,0.054和18.15 μg·mL-1,杀菌剂对黑点病菌的室内毒力表现为氟啶胺>咪鲜胺>代森锰锌,可见氟啶胺在柑橘黑点病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分析及减量对策探讨
    陈红金, 刘晓霞, 虞轶俊
    2020, 61 (4):  737-7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8
    摘要 ( 475 )   HTML ( 10 )   PDF(1059KB) ( 990 )  
    合理施肥事关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科学分析化肥施用现状、梳理难点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浙江省化肥施用情况进行纵向时间梳理和横向空间比较,剖析近10年浙江省化肥用量变化趋势,论证继续推进化肥减量的可行性,总结当前化肥施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推进浙江化肥定额制、加快技术集成、调整施肥方式和施肥结构、创新服务模式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炭添加对养分的富集和留存效应
    刘兴, 王学敏, 郝丽英, 关松, 解宏图, 张玉兰
    2020, 61 (4):  740-7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39
    摘要 ( 285 )   HTML ( 1 )   PDF(1690KB) ( 1024 )  
    在吉林黑土区和辽宁棕壤区设置常规施肥(CK)和肥料减量20%配施生物炭(BC)2种处理,在BC处理的15 cm和30 cm深度土层埋放生物炭(稻壳炭)炭袋。埋放炭袋30、60、180 d后分析炭袋下土壤样品的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CK显著增高;黑土区和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生物炭对速效氮和速效磷均具备截获作用。黑土区土壤速效氮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硝态氮占速效氮的比值降低,而棕壤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其占速效氮的比例持续到玉米种植90 d时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棕壤上应用生物炭留存速效氮的持效期可达90 d。添加生物炭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可持续180 d,说明生物炭对速效磷的存留效应长达半年。BC处理15 cm和30 cm深度土壤的速效钾含量高于CK,说明生物炭对速效钾有较好的截获和存留作用,效用可达180 d。结果表明,生物炭输入土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并可长期稳定持续性保留养分,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肥料和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探讨
    季天委
    2020, 61 (4):  746-7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0
    摘要 ( 276 )   HTML ( 4 )   PDF(1049KB) ( 1001 )  
    酸碱度是肥料产品中要求的技术指标,现有标准采用pH计法测定。为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对其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现制现用电阻率18.2 MΩ·cm超纯水代替去CO2超纯水测定肥料产品或土壤样品的酸碱度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既节约能量,又简化操作。有机肥料浸提待测液充分搅拌约1 min即可满足肥料酸碱度测定的要求。当进行土壤样品酸碱度测定时,在搅拌充分混匀的前提下,4 000 r·min-1离心3 min,测定澄清液pH值结果与静置30 min后测定上清液pH值的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能缩短电极平衡所用的读取时间,提高测定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沉降作为沼液浓缩膜前预处理的效果初探
    杜静, 张聪, 奚永兰, 孔祥平, 张应鹏, 王莉, 叶小梅
    2020, 61 (4):  749-7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1
    摘要 ( 292 )   HTML ( 0 )   PDF(1132KB) ( 869 )  
    膜浓缩技术可实现沼液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沼液高悬浮物的特性易导致膜污染,缩短膜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因此,膜前预处理技术是实现沼液膜浓缩技术应用的关键。以自然沉降作为沼液膜前预处理方式,设置自然沉淀3 h、9 h、12 h、1 d、3 d和5 d等处理,探究不同沉降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和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并在选定的最佳自然沉降条件下,考查沼液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沉降的最佳时间为1 d,此时沼液中悬浮物的粒径主要集中在10~30 μm,对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3%、40.0%、36.5%,但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较低,仅分别为8.7%和20.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阿迪拉·艾海提, 黄祖辉, 毛小报, 傅琳琳
    2020, 61 (4):  752-7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2
    摘要 ( 356 )   HTML ( 1 )   PDF(1092KB) ( 979 )  
    自然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新疆气候干旱而少雨,土地辽阔但耕地少,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匀,这些问题限制了新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主题,构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自治区15个地区2016年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新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主要作物的化肥施用现状与减施潜力估算
    陆若辉, 虞轶俊, 吴春燕, 陈红金
    2020, 61 (4):  757-7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3
    摘要 ( 285 )   HTML ( 3 )   PDF(1490KB) ( 962 )  
    利用《浙江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等数据,对浙江省主要作物的化肥利用现状和减施潜力进行分析与估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浙江省化肥总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89.72万t下降至84.48万t。蔬菜是浙江农作物化肥使用总量的主要贡献。2004—2016年,浙江省水稻化肥总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单位面积投入量呈上升趋势。浙江省水稻、蔬菜等主要作物上,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存在,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化肥减施潜力:早稻可减施9.7%,晚稻可减施6.2%,单季稻可减施6.9%,蔬菜可减施1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高分一号时序数据和动态时间弯曲算法的平原区水田信息提取
    周峰, 廖钰冰
    2020, 61 (4):  761-7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4
    摘要 ( 203 )   HTML ( 2 )   PDF(4343KB) ( 912 )  
    基于多时相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以江苏里下河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区域,在地物光谱特征和植被物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平原区水田遥感信息模式研究。在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的基础上,构建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利用时序NDVI最大值将研究区划分为植被和非植被2种类型,结合农作物物候特征,利用时序NDVI曲线的双峰特征,进一步将农作物与林草地等其他植被类型区分开,最后利用动态时序弯曲(DTW)逐像元计算像元的水田光谱相似性距离,从而实现水稻与其他农作物的分离。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平原河网区水田与水体、林草地等地物的混分问题,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均在0.84以上。空间分析结果合理地反映了区域地物类型以水田为主,且空间上以中部地带集中分布并呈向东减少的趋势特征,证明了该方法在平原区水田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肥料中有机质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王紫怡, 孙瑜婷, 钟孙倩, 金献忠
    2020, 61 (4):  765-7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5
    摘要 ( 374 )   HTML ( 4 )   PDF(1041KB) ( 1116 )  
    按照NY 525—2012测定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时,发现分析条件对测定结果影响显著。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认为:样品制备应采取手动研磨法;前处理加浓硫酸的过程中应充分摇动三角瓶,使浓硫酸与重铬酸钾溶液充分混合;加热氧化有机质的过程中,应适时摇动三角瓶,使反应更加充分;建议换成油浴锅加热,以利于有机碳充分氧化;测定样品游离水时,以从烘箱内条件达到标准要求的温度开始计时为宜。采用能力验证样品和质控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操作条件更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UPLC-MS/MS测定猪肉中4种氟喹诺酮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虞冰, 刘莉, 马婧妤, 吾建祥, 杨德毅, 刁银军
    2020, 61 (4):  767-7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6
    摘要 ( 280 )   HTML ( 1 )   PDF(1859KB) ( 1245 )  
    研究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金华两头乌猪肉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分析影响UPLC-MS/MS测定金华两头乌猪肉中4种氟喹诺酮残留量测定影响结果的因素。不确定的来源主要为2类,合计10个方面。量化各因素的相对不确定度后,计算金华两头乌猪肉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残留量的合成不确定度并计算其扩展不确定度。当金华两头乌猪肉中氧氟沙星的含量为15.20 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450 μg·kg-1(k=2);当诺氟沙星的含量为19.32 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291 μg·kg-1(k=2);当培氟沙星的含量为9.34 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829 μg·kg-1(k=2);当依诺沙星的含量为16.34 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275 μg·kg-1(k=2)。研究发现,导致金华两头乌猪肉中氟喹诺酮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由标准曲线拟合和添加回收引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粪沼渣制备生物炭的磷形态转化分析
    燕燕, 李勤锋, 徐苏云, 左刘泉
    2020, 61 (4):  772-7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7
    摘要 ( 323 )   HTML ( 5 )   PDF(1368KB) ( 1057 )  
    以猪粪厌氧发酵沼渣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并比较其理化性质的差异。热解获得的生物炭pH在8.50~9.99,均偏碱性。生物炭富含磷元素,且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14.41~24.20 m2·g-1),可用于制备炭基缓释肥。采用分级提取方法探究猪粪沼渣制备生物炭过程中磷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热解制备生物炭过程中总磷含量在生物炭中富集,从初始物料中的12.14 mg·g-1提升至16.35~18.86 mg·g-1。猪粪沼渣和生物炭中的总磷均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80%),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不稳定形态的非磷灰石无机磷逐渐向更为稳定的磷灰石无机磷转化。综合考虑生物炭施用到土壤中磷的有效性,炭化温度宜控制在5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紫苑环肽对氧化胁迫下酿酒酵母细胞的保护作用
    朱作艺, 张玉, 王君虹, 李雪, 王伟
    2020, 61 (4):  776-7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8
    摘要 ( 209 )   HTML ( 0 )   PDF(1539KB) ( 808 )  
    采用酿酒酵母细胞探索紫苑环肽(astin A和astin B)对氧化损伤条件下酵母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内ROS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的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astin A和astin B均能显著提高受氧化损伤的酿酒酵母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因此, astin A和astin B对氧化损伤的酿酒酵母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壳和糙米中4种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杨德毅, 刘莉, 马婧妤, 吾建祥, 郎小艺
    2020, 61 (4):  779-7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49
    摘要 ( 290 )   HTML ( 0 )   PDF(1027KB) ( 879 )  
    测定分析稻谷中稻壳和糙米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稻壳和糙米中4种重金属含量比率差异较大,表现为Cr>Ni>Cu>Cd,但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中,Cr、Ni、Cu在稻壳中含量一般高于糙米,Cd在稻壳中含量一般低于糙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遵义引种的栝楼籽游离氨基酸含量
    梁光平, 杨俊, 陈荣华, 刘亮, 丁丽娜, 万路平, 陈东林
    2020, 61 (4):  781-7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0
    摘要 ( 293 )   HTML ( 1 )   PDF(1043KB) ( 1135 )  
    为进一步评价贵州遵义引种栽培栝楼籽的质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引种地与原产地栝楼籽中的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外标一点法计算它们的含量。结果表明,引种栝楼籽13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略高于原产地栝楼籽,丙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的含量低于原产地栝楼籽。引种地与原产地栝楼籽16种游离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基本一致,表明源于浙江绍兴的越蒌2号栝楼籽在贵州遵义地区进行引种栽培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基于CC3200单片机的无线鱼塘水质pH检测系统
    焦雄科, 刘霞霞, 刘美琪, 王文情, 张水英
    2020, 61 (4):  783-7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1
    摘要 ( 344 )   HTML ( 3 )   PDF(1759KB) ( 1003 )  
    设计一套无线鱼塘水质pH检测系统。使用CC3200单片机作为核心主控板,由传感器模块检测鱼塘水质环境的pH,经过AD采样和数据转换之后得到pH值,通过WiFi模块传输到手机,并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显示。系统可对异常的pH进行预警。该系统具有极低的功耗,且自带WiFi模块,系统整体的续航能力、传输效率和准确度都较以往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齿围沙蚕pH耐受性试验
    葛迪, 曲畅, 陈克卫
    2020, 61 (4):  786-7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2
    摘要 ( 321 )   HTML ( 0 )   PDF(1036KB) ( 848 )  
    在静水密封条件下,采用急性试验法研究双齿围沙蚕在不同pH水环境中存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沙蚕具有较广的pH耐受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贮藏温度对泥蚶存活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李敏, 许凯伦, 吴越, 周朝生, 陆荣茂, 胡园
    2020, 61 (4):  788-7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3
    摘要 ( 223 )   HTML ( 1 )   PDF(1267KB) ( 835 )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泥蚶的存活率、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糖原和粗脂肪)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0±1)℃无水保活期泥蚶营养损失和生化特性变化较缓慢,泥蚶保持良好的鲜活状态。不同贮藏温度下,泥蚶的水分均有所增加,粗蛋白、糖原含量整体有所降低,与(0±1)℃变化情况不同,其他贮藏温度下粗脂肪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变化幅度大于(0±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浙江省县域建设用地坡谱形态特征及空间格局
    吴亚玲, 袁丽
    2020, 61 (4):  791-7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4
    摘要 ( 247 )   HTML ( 3 )   PDF(5248KB) ( 893 )  
    测度建设用地上山是城市化进程研究的重要问题,分析建设用地坡谱形态特征及空间格局,对探讨城市扩张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90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SRTM-DEM数据和Landsat 8 OLI数据,结合相关坡谱形态描述参数,分析了县域建设用地坡谱形态特征及空间格局,同时比较了各参数在测度建设用地上山程度方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参数所反映的建设用地坡谱空间格局大体相近,建设用地上山程度相对最轻的县域主要分布于浙北平原环杭州湾一带,相对最重的县域集中分布于浙南山地区域,轻度和中度上山县域则在过渡区域交错分布。从兼容性和稳定性角度来看,坡谱信息熵比其他5个参数更适用于测度建设用地上山现象。研究认为,建设用地坡谱在测度建设用地上山、指导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公平感对农民工感情承诺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
    曹婧
    2020, 61 (4):  797-7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5
    摘要 ( 249 )   HTML ( 0 )   PDF(1052KB) ( 888 )  
    本文基于南京、无锡和苏州3市的412位农民工的调研数据,分析组织公平感如何影响农民工对所在企业的感情承诺。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对农民工的感情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农民工的组织公平感与感情承诺之间起中介作用。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组织公平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支持感和感情承诺的促进效应更大。根据研究结论,对企业的农民工用工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的支持
    张玲萍, 肖胜, 葛冰
    2020, 61 (4):  800-80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6
    摘要 ( 332 )   HTML ( 2 )   PDF(1026KB) ( 1139 )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支持乏力等问题,其成因有农民工金融知识缺乏、抵质押物缺少、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未充分发挥等,建议通过开展培训、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供给侧改革、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扎实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路径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的金融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本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
    刘佳玲, 刘龙青, 张国庆
    2020, 61 (4):  802-8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7
    摘要 ( 269 )   HTML ( 0 )   PDF(1132KB) ( 864 )  
    基于浙江省11个地区385名农民创业者的调查,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网络对农民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分为效率性、动力性和交易性3种类型,将农民创业绩效分为生存绩效、成长绩效与声誉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效率性人力资本对3类农民创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动力性人力资本对农民创业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交易性人力资本只对农民创业者成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在人力资本与农民创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HP滤波法的大佛龙井价格指数波动解析
    游易庭
    2020, 61 (4):  809-81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58
    摘要 ( 225 )   HTML ( 0 )   PDF(1791KB) ( 859 )  
    使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研究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大佛龙井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2009—2019年,大佛龙井价格指数整体呈缓慢增长态势;趋势分量增速减缓,前60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为后60个月的3.5倍;周期分量波幅缩小,前6周期为强幅型,第7和第8周期为中幅型。研究结果表明,大佛龙井的市场前景良好,建议通过引进现代化生产模式、改良品种、提升品牌价值、健全产业链和营销旅游业等措施,稳定大佛龙井的产量和市场价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台绿3号耐寒青花菜新品种
    2020, 61 (4):  812-812. 
    摘要 ( 133 )   HTML ( 2 )   PDF(992KB) ( 8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