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9): 1899-1902.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955

• 畜牧兽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研究初探

刘长娥a, 周胜b,c, 程彬彬a,*, 原源a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a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 201403;b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 201403;c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415
  • 收稿日期:2020-07-18 出版日期:2020-09-11
  • 通讯作者: 程彬彬,女,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信息分析加工和学科分析研究工作,E-mail:chengbinbin@saas.sh.cn。
  • 作者简介:刘长娥(1967—),女,江苏铜山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与生态修复以及相关的信息分析研究工作,E-mail:le566@163.com。
  • 基金资助: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专项(农科支撑2020〔0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计划(农科创2017﹝B-09﹞)

  • Received:2020-07-18 Online:2020-09-11

摘要: 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灾区,人工湿地是一种技术成熟的自然生态污水处理工艺,为加快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文章通过对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初步研究,筛选污染去除效能较高的湿地类型与植物。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去除效能较高,芦苇具有较强的持续生长能力。同时探析了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健康发展方向。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人工湿地, 去除效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