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Vol. 62 ›› Issue (3): 567-569.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335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桃园橘小实蝇不同防治方法效果评价

汪末根1(), 古咸彬2, 刘灵敏1, 江雪芳1, 张慧琴2,*()   

  1. 1.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淳安 3117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 收稿日期:2020-10-27 出版日期:2021-03-11 发布日期:2021-03-08
  • 通讯作者: 张慧琴
  • 作者简介:张慧琴(1975—),女,浙江兰溪人,研究员,博士,从事果树栽培与技术推广工作,E-mail: zhqzaas@163.com
    汪末根(1967—),男,浙江淳安人,高级农艺师,学士,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E-mail: qdhwmg@tom.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0-Z-06)

  • Received:2020-10-27 Online:2021-03-11 Published:2021-03-08

摘要:

橘小实蝇寄主范围极广,卵和幼虫生活并蛀食于果内,严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且防治难度大。为加强桃园橘小实蝇的防控,降低虫害对果实的危害,降低农药残留,本研究在千岛湖镇青溪村长岭自然村山地桃园开展了橘小实蝇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桃果实膨大之后园地橘小实蝇发生情况明显加重,果实采收完成发生情况逐渐减弱。同时果实成熟程度越高,橘小实蝇发生情况愈加严重。聪绿橘小实蝇膏状饵剂和3F实蝇饵剂袋等生物防治方法与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等化学农药对橘小实蝇防效相当,均超过80%。生物防治更加安全环保,省工省力,有益于桃园橘小实蝇防控。

关键词: 桃, 橘小实蝇, 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