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1): 92-98.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70

• 粮食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引入作物发育期的陆面模式改进研究

邱璟怡1(), 郭建茂1,*(), 周文艳2, 朱敬宜3   

  1.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无锡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
    2.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100081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应用气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 收稿日期:2022-07-13 出版日期:2023-01-11 发布日期:2023-01-11
  • 通讯作者: 郭建茂
  • 作者简介:郭建茂(1968—),男,山西太谷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气象和农业遥感,E-mail:001878@nuist.edu.cn
    邱璟怡(1997—),女,江苏苏州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气象和农业气象研究工作,E-mail:510435065@qq.com
  • 基金资助: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113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304);高分辨率全球陆面过程模式的多尺度应用示范

  • Received:2022-07-13 Online:2023-01-11 Published:2023-01-11

摘要:

为使陆面模式具有普适性,人们通常在设计时对植被进行简化,使模拟的结果可被接受,但也导致了模拟精度的明显不足。本文将陆面模式BCC_AVIM中设定的一种抽象庄稼“crop”改为小麦、玉米2种具体的作物;引入作物发育期,使作物根据积温随发育期动态生长;将原本统一的crop分配系数,依据实际观测资料改进为依据发育期阶段变化的分配系数,从而实现在研究区内对具体作物的区分模拟。结果表明,在BCC_AVIM中引入具体作物发育期并随发育期动态变化的分配系数后,在东北研究区内对叶面积指数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在华北研究区内,因受其他因素限制,叶面积指数虽仍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特点,但在春季快速生长、订正过大的南北差异、总净初级生产力及根、茎、叶的生物量模拟结果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改进效果,且对温度变化产生了符合实际的反馈。未来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分析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模拟陆面模式BCC_AVIM中的作物生长过程。

关键词: BCC_AVIM, 发育期, 作物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