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3, 64 (1):  0-0. 
    摘要 ( 62 )   PDF(7539KB) ( 2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县一品一策专栏
    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和管控策略研究
    贺烨宇, 杨华, 杨伟康, 肖英平, 吕文涛, 党亚丽, 吉小凤
    2023, 64 (1):  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43
    摘要 ( 187 )   HTML ( 1481 )   PDF(1335KB) ( 334 )  

    谷物及其制品在从田间生长到端上人们餐桌的整个过程中,均可能被真菌所感染,而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变长,当遇到合适的温度以及湿度条件下真菌会产生真菌毒素,并在谷物及其制品中不断累积,通过食物链富集在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对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管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综述了谷物及其制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以及大量的管控策略,为预防和消除谷物及其制品中的真菌毒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蔬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和管控策略研究
    邓涛, 杨华, 方晓斌, 肖英平, 汪雯, 吕文涛, 吴振, 吉小凤
    2023, 64 (1):  9-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47
    摘要 ( 146 )   HTML ( 5 )   PDF(1287KB) ( 302 )  

    果蔬及其制品在生长、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极易发生真菌性病害而引起腐烂或腐败,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部分真菌还会产生真菌毒素在果蔬及其制品内部不断积累,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果蔬及其制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类型、毒性作用、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同时提出了果蔬及其制品在采摘前、采摘后、生产加工过程真菌毒素污染风险管控策略,为保障果蔬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猕猴桃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比对
    刘岩, 朱加虹, 胡桂仙, 赖爱萍, 王昊, 万玉杰
    2023, 64 (1):  15-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46
    摘要 ( 171 )   HTML ( 21 )   PDF(1221KB) ( 526 )  

    农药残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问题。为全面了解国内外猕猴桃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对我国及主要国际组织和贸易国的猕猴桃中农药残留限量相关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国内外猕猴桃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规定的农药种类、限量指标数量及限量值的差异,以期为我国猕猴桃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指导我国猕猴桃生产,提高我国猕猴桃质量安全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助力乡村振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德市规模化蛋鸡养殖发展现状及挑战
    余红伟, 赵玲玲, 钟艳, 杨华, 吉小凤
    2023, 64 (1):  20-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49
    摘要 ( 165 )   HTML ( 20 )   PDF(1818KB) ( 337 )  

    建德市为浙江省第一蛋鸡养殖大市(县级),规模化蛋鸡养殖已有近40 a的发展历史。本文基于建德市规模化蛋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建德市蛋鸡养殖规模、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管控、品牌建设、数智赋能等多方面发展特征,同时揭示建德市蛋鸡规模化养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产地黄桃营养品质评价
    谢董妍, 李潇, 徐静, 钱江月, 朱作艺, 戴芬
    2023, 64 (1):  25-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44
    摘要 ( 161 )   HTML ( 8 )   PDF(1214KB) ( 359 )  

    黄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目前国内黄桃种植范围广、品种多样。为评价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黄桃营养品质,本研究以浙江嘉兴、浙江湖州、上海奉贤、山东武台、安徽砀山、湖南炎陵等地的不同品种黄桃为原料,分别从风味、香气、质地和外观4个方面进行感官评价,同时测定其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黄桃优良营养品质指标(单果重、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总多酚、总黄酮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选育优良的黄桃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及黄桃的综合品质评价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黄桃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差异较大,针对黄桃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营养品质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整体趋势基本一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桐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洁, 赵燕昊, 方卫东, 俞炜
    2023, 64 (1):  29-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52
    摘要 ( 137 )   HTML ( 119 )   PDF(1918KB) ( 522 )  

    推进桐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不仅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一项重要抓手,更是创新农产品信息化监管模式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论述桐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着重分析当前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便实现全县农产品全程信息可追溯,切实提升农业信息科技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青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雷玲, 杨帆, 褚田芬, 于国光, 郑蔚然
    2023, 64 (1):  34-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53
    摘要 ( 125 )   HTML ( 19 )   PDF(1262KB) ( 436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对青梅中农药残留的种类、最大残留限量作了规定,本文总结了目前青梅农药登记及禁限用情况,同时对新标准中涉及青梅农药残留限量的变化进行归纳,以期科学指导生产安全用药,保障青梅的食用安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婷, 万琳涛, 徐肖平, 戴芬, 方进林, 郑霖
    2023, 64 (1):  38-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54
    摘要 ( 134 )   HTML ( 3 )   PDF(1201KB) ( 383 )  

    目前市场对农产品的主要需求已从过去的 “求量” 转化为现在的 “求质”,甚至是“求精”。本文基于开化近五年来农业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实践,分析研究了品牌农业标准化发展对山区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研究提出了全方位提高基层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水平,能够稳步推进品牌建设管理、保障品牌效应,标准化建设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地方标准《蔬菜基地建设技术规范》解读
    徐明飞, 周佳燕, 孙彩霞, 胡美华
    2023, 64 (1):  41-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55
    摘要 ( 113 )   HTML ( 80 )   PDF(1223KB) ( 372 )  

    蔬菜基地建设的标准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是蔬菜生产成本控制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制定了浙江省地方标准《蔬菜基地建设技术规范》,标准对总体要求、选址布局、土地整理、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综合区域等进行了推荐性规范,以期为蔬菜基地建设程序、土地和设施规范等提供总体指导,实现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设施完善、抗灾稳产能力较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目标。本文将标准制定时的部分重要参考资料及内容进行解读,增加标准的可读性,并强调注意建设先后秩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岩区茭白营养品质分析
    赖爱萍, 何杰, 刘岩, 朱加虹, 胡桂仙
    2023, 64 (1):  46-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48
    摘要 ( 101 )   HTML ( 2 )   PDF(1330KB) ( 441 )  

    黄岩区是我国最大的设施茭白生产基地,为探求黄岩区茭白的整体品质状况,以不同品种及不同采收期的茭白为研究对象,测定粗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等23项品质指标,分析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茭白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岩茭白的整体品质较优,其中不同品种的茭白在粗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上差异不显著,在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蛋白质、水分、氨基酸总量及组分上差异显著,综合评价十月茭的品质最佳,其次为浙茭1号。不同季节采收的茭白营养品质差异显著,秋季茭白的综合品质优于春季茭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磐安茶产业现状与高质量标准化发展对策
    陈文明, 于国光, 金天寿, 陈斌, 陈桑斐
    2023, 64 (1):  52-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50
    摘要 ( 126 )   HTML ( 63 )   PDF(1230KB) ( 525 )  

    茶产业是磐安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茶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本文通过分析磐安茶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品牌定位、标准化提升、龙头企业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挖掘、品牌宣传、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磐安茶产业高质量标准化发展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山胡柚绿色生产技术
    蔡铮, 雷玲, 张志慧, 刘琳, 于国光, 郑蔚然
    2023, 64 (1):  58-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45
    摘要 ( 98 )   HTML ( 1 )   PDF(1221KB) ( 456 )  

    绿色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而对保持农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常山胡柚立地栽培、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为浙江省常山胡柚绿色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我国种子健康及其保障技术现状概述
    梅高甫, 曹栋栋, 黄玉韬, 赵体源, 陆敏, 游兆彤
    2023, 64 (1):  63-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61
    摘要 ( 512 )   HTML ( 10 )   PDF(1233KB) ( 398 )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根基,而种植业是农业的根本。作物产量与品种品质、种子质量、栽培技术以及气候土壤环境有关。在自然条件下,品种、种子质量和栽培技术对田间收成的贡献率为4∶3∶3。种子质量是保障种源安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种子才能发挥好品种的生产潜力,但同时这也是我国种业的薄弱环节。本文着重围绕种子健康方向,对其意义、概念、行业技术现状、优化性建议以及基础研究前沿进展等方面开展归纳叙述,为种传病虫害的科学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株坐果数和坐果节位对衢椒5号种子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李朝森, 张婷, 刘慧琴, 郭勤卫, 项小敏, 王雪艳, 韦静, 赵东风
    2023, 64 (1):  68-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687
    摘要 ( 122 )   HTML ( 1 )   PDF(1333KB) ( 403 )  

    以辣椒杂交种衢椒5号的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单株坐果数和坐果节位对辣椒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果节位第3、4、5节,单株坐果数15~20个时,坐果率、种子数及发芽势等综合性状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晚粳稻品种类型间穗发芽比较与影响因素分析
    宋建, 张薇, 范宏环, 崔永涛, 王建军
    2023, 64 (1):  71-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664
    摘要 ( 131 )   HTML ( 355 )   PDF(1220KB) ( 409 )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穗发芽的表现特点,本文在温室中采用喷雾控温措施,诱发灌浆乳熟期的水稻穗发芽,结果表明,23个粳型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穗发芽情况在品种(系)间有明显的差异,大部分品种(系)的穗发芽率较低,但也存在穗发芽率较高的品种(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系)的平均穗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迟熟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穗发芽率最低,平均值为0.171%,早熟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穗发芽率最高,平均值为19.408%。对同一类型不同穗位的穗发芽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品种(系)上部穗位的穗发芽率大于中部穗位,中部穗位大于下部穗位;迟熟籼粳杂交稻穗发芽率与常规晚粳稻和粳粳交杂交稻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说明穗发芽与籼粳成分和穗型大小无关。研究结果可为抗穗发芽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兰花浙青80的高效制种与纯度鉴定技术
    王建升, 沈钰森, 虞慧芳, 盛小光, 赵辉, 黄志勇, 马存发, 武婷, 顾宏辉
    2023, 64 (1):  75-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380
    摘要 ( 170 )   HTML ( 11 )   PDF(1682KB) ( 449 )  

    浙青80是西兰花F1代杂交种,于201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委员会认定。研究了播种时间、父母本比例、疏球方式等因素对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发现了播种时间和疏球整枝方式对枝条数和角果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结出杭州地区适宜浙青80大棚制种条件为:播种期8月25日,保留主球2个小花球;发现父母本比例为2∶3时每667 m2产量达33.35 kg,父母本比例为1∶4时产量每667 m2为31.02 kg。另外,通过对大量种质资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筛选,开发了基于3个SNP的9条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引物用于浙青80纯度鉴定,实现了对浙青80杂交种高通量、低成本的快速检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酶介导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荧光核酸扩增检测体系的建立
    陈吴健, 张巧琦, 魏晓洁, 朱青青, 郭利川, 应清界, 梅高甫, 曹栋栋
    2023, 64 (1):  79-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853
    摘要 ( 100 )   HTML ( 15 )   PDF(1375KB) ( 503 )  

    本文通过重组酶介导的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方法。根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特异基因LMR1-D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分析建立的RAA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该方法在39 ℃下,反应时间段(<20 min),检测下限可达10拷贝·mL-1,与油菜黑胫病菌等近似种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RAA方法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快速检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术种子发芽关键技术及其根腐病模型的构建
    胡重九, 程丽敏, 沈志浩, 朱波
    2023, 64 (1):  83-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764
    摘要 ( 97 )   HTML ( 0 )   PDF(1214KB) ( 328 )  

    为明确白术种子发芽关键技术并构建白术根腐病模型。本研究采用纱布、泥土、营养土和滤纸4种基质对白术种子进行发芽试验,考察种子发芽率与发芽速率;以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半裸镰刀菌(Fusarium incaruatum)为白术根腐病病原菌,考察不同创伤方式(划伤、刺伤)、菌种类型(单一菌种、混合菌种)、接种方式(灌根、浸根)等对白术根腐病发病情况的影响,考察其发病时间与发病速率。结果发现,白术种子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纱布>营养土>滤纸>泥土,纱布培育白术种子10 d发芽率可达96.3%;灌根与浸根处理的白术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浸根处理比灌根处理白术发病慢;腐皮镰刀菌孢子液侵染白术发病最快,致死率高,其浸根组10 d就全部死亡。本文发现采用纱布培育白术种子,并采用腐皮镰刀菌孢子侵染液,用划伤浸根的方法,可较快获得白术根腐病模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豆种子组织培养的几种灭菌方法
    胡亚群, 周琰琰, 薛冬, 韦雅雯, 闫强, 袁星星, 陈新
    2023, 64 (1):  87-9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350
    摘要 ( 136 )   HTML ( 5 )   PDF(3749KB) ( 278 )  

    组织培养的关键是对外植体灭菌,目前效果最佳的灭菌剂氯化汞属于剧毒试剂,对环境及人体均有危害。为探究更加安全有效的灭菌方式,本研究以绿豆为试验材料,以75%乙醇+30%次氯酸钠联合灭菌、4%过碳酸钠、氯气3种灭菌处理方式搭配灭菌时间共8组处理,统计其萌发及污染情况,并在7 d时统计长势相关数据。另外,每组在接种3 d时制备外植体转接至分化培养基,观察统计污染及丛生芽状况,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出最优灭菌剂及灭菌时间。结果表明,75%乙醇30 s+30%次氯酸钠30 min处理下其污染率为4%,丛生芽分化率为82%,生长速率与生长状况良好。因此,该方法最适合于绿豆组织培养的种子灭菌,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引入作物发育期的陆面模式改进研究
    邱璟怡, 郭建茂, 周文艳, 朱敬宜
    2023, 64 (1):  92-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70
    摘要 ( 75 )   HTML ( 3 )   PDF(5795KB) ( 280 )  

    为使陆面模式具有普适性,人们通常在设计时对植被进行简化,使模拟的结果可被接受,但也导致了模拟精度的明显不足。本文将陆面模式BCC_AVIM中设定的一种抽象庄稼“crop”改为小麦、玉米2种具体的作物;引入作物发育期,使作物根据积温随发育期动态生长;将原本统一的crop分配系数,依据实际观测资料改进为依据发育期阶段变化的分配系数,从而实现在研究区内对具体作物的区分模拟。结果表明,在BCC_AVIM中引入具体作物发育期并随发育期动态变化的分配系数后,在东北研究区内对叶面积指数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在华北研究区内,因受其他因素限制,叶面积指数虽仍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特点,但在春季快速生长、订正过大的南北差异、总净初级生产力及根、茎、叶的生物量模拟结果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改进效果,且对温度变化产生了符合实际的反馈。未来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分析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模拟陆面模式BCC_AVIM中的作物生长过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肥对稻麦轮作养分吸收、周年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胡铁军, 张怀杰
    2023, 64 (1):  99-1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47
    摘要 ( 132 )   HTML ( 13 )   PDF(1380KB) ( 469 )  

    为实现化肥减量、保障作物产量,开展稻麦轮作肥效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肥对稻麦氮磷钾元素吸收量、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2个减少化肥处理,分别为减肥10%和减肥20%;3个微生物肥添加量处理,微生物肥添加量分别为1 200、1 500、1 800 kg·hm-2,以及空白处理和常规施肥对照,共计8个处理。结果表明,化肥减量10%同时配施微生物肥1 500 kg·hm-2可以显著提高稻麦氮磷钾的吸收量,显著增加稻麦的周年产量。此外,按此模式施用,还可以提高稻麦收获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因此,按该施肥模式施用对稻麦轮作体系中耕地地力保育和产量提升,减少化肥污染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南稻麦轮作区晚播小麦的群体特征及产量表现
    尹志刚, 石守设, 朱保磊, 周国勤, 陈宏, 陈真真, 申冠宇, 张波
    2023, 64 (1):  104-1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07
    摘要 ( 124 )   HTML ( 463 )   PDF(1184KB) ( 465 )  

    为研究晚播对小麦的生育动态及产量表现的影响,为后续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豫信11和豫麦18为材料,考察晚播对小麦个体发育特性、干物质积累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迟主要是通过影响小麦个体发育进程,进而影响群体质量。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小麦个体发育较适期播种延迟,越冬前麦苗叶龄、分蘖和次生根减少,成熟期总叶片数减少,全生育期缩短,生物产量降低,产量减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氮量对直播稻绿旱粳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 陈龙, 王士梅, 杨安中, 方吴云, 龚存力, 宗易
    2023, 64 (1):  107-1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242
    摘要 ( 106 )   HTML ( 4 )   PDF(1975KB) ( 391 )  

    本文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直播稻新品种绿旱粳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绿旱粳1号株高、分蘖动态、叶绿素含量、抗倒伏能力、根冠比、产量因素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折合纯氮约260 kg·hm-2尿素的用量范围内,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该用量,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氮肥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在安徽凤阳及沿淮地区绿旱粳1号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应控制在260 kg·hm-2以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关键技术及养殖成本、效益分析
    沈亚强, 厉宝仙, 王保君, 张红梅, 徐卫国, 武承锋, 程旺大
    2023, 64 (1):  111-1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51
    摘要 ( 219 )   HTML ( 101 )   PDF(1724KB) ( 357 )  

    近年来,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创新高。小龙虾的养殖主要以稻田养殖为主,典型模式就是稻虾共作。但传统的稻虾共作模式普遍需要开挖一定面积的环沟,减少了部分水稻种植面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改进了一种无需开沟的新型稻虾轮作模式,上半年利用冬闲稻田养殖一季小龙虾,小龙虾养殖结束后下半年正常种植一季晚稻。本文主要结合这几年的生产经验,对该模式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并分析了该模式的成本投入、养殖效益情况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浙江省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面喷施富硒水溶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含硒量的影响
    朱春弟, 朱泯亦, 沈兴连, 朱会庭, 沈建忠, 莫红华, 熊义勤
    2023, 64 (1):  115-1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33
    摘要 ( 192 )   HTML ( 1068 )   PDF(1493KB) ( 508 )  

    为了研究硒肥对水稻产量和大米中硒含量的影响,我们以常规水稻品种软香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的试验,在相同的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时间、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有一定增产作用,适宜喷施时期是拔节孕穗至齐穗期,667 m2用量为200 mL(分2次喷施)效果更佳;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提高;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随之增加,而对照的硒含量则为未检测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菜籽饼肥对烤烟各器官钾吸收的影响
    彭友, 舒义鹏, 叶征宇, 徐益明, 方平, 冯彬彬, 李航
    2023, 64 (1):  119-1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432
    摘要 ( 93 )   HTML ( 1 )   PDF(1478KB) ( 382 )  

    通过研究施用不同比例菜籽饼肥对烤烟各器官钾吸收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烤烟栽培中科学合理施用菜籽饼肥提供技术依据。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用任何肥料对照(K1)、常规施肥(K2)、25%菜籽饼肥(K3)、50%菜籽饼肥(K4)4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K4处理根系钾吸收量分别比K1、K2、K3处理提高96.7%、66.9%和27.2%,差异显著;K4处理茎钾吸收量比K1提高53.0%,K4处理与K2、K3处理间差异显著;K4处理显著提高了烟叶钾吸收量,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K4处理分别比K3处理提高16.6%、18.2%和21.3%,K4处理分别比K1提高61.7%、96.0%和59.4%。综合分析认为,菜籽饼肥施用比例在50%时有利于烤烟各器官对钾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永丰县植烟土壤养分分析及丰缺评价
    曾宇
    2023, 64 (1):  123-1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55
    摘要 ( 102 )   HTML ( 1 )   PDF(1214KB) ( 468 )  

    为全面了解永丰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我们采集土壤样品并分析样品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交换性镁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永丰县植烟土壤pH均值5.80,适宜样品比例为56.41%;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30.73 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10.26%,含量普遍较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值为135.22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64.10%;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为27.79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30.77%,多数样品有效磷含量偏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为123.90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28.21%,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土壤有效硼含量均值为0.62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71.79%;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值为86.11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23.08%,交换性镁含量普遍偏低。整体来看,永丰县约1/3植烟土壤pH偏低,碱解氮、有效硼含量总体适宜,有机质、有效磷含量普遍偏高,速效钾、交换性镁含量偏低。因此,生产上应当遵循调酸、稳氮、控磷、增钾、补镁的施肥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
    李得萍, 何远秦, 许丁帆, 易元慧, 董洪雨, 刘艳军
    2023, 64 (1):  128-1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17
    摘要 ( 249 )   HTML ( 176 )   PDF(1219KB) ( 647 )  

    以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探究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法和最适的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基,进而优化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消毒方法为30%次氯酸钠消毒10 min,外植体污染率6%,死亡率0;最适诱导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MS)+2 mg·L-1细胞分裂素(BA)+0.5 mg·L-1萘乙酸(NAA),在此培养基中再生芽生长快速且健壮,诱导率为5.6;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1 NAA+1.0 mg·L-1 BA,在此培养基中丛生芽芽势健壮,生长快,增殖率为3.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1 NAA,在此培养条件下组培苗的平均根数达7.3条,平均根长5.8 cm,根系正常且生长快速。本研究优化了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体系,可为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野生无毛小白菊的插穗生根试验
    潘木勤, 赵中流, 朱旭华, 翁仙平
    2023, 64 (1):  132-1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85
    摘要 ( 88 )   HTML ( 127 )   PDF(1204KB) ( 410 )  

    以上、中、下不同部位和不同直径的野生无毛小白菊枝条为试验材料,比较插穗的生根率、最长根长和发根数量。结果表明,就不同部位枝条而言,上部枝条较中、下部枝条的生根率分别增加2.91和3.83百分点,发根数量分别增加12.13%、144.15%,最长根长分别增加24.80%、40.40%;就插穗不同直径而言,0.45 cm直径的插穗较0.30和0.15 cm直径插穗的生根率分别增加5.90和6.82百分点,发根数量分别增加30.94%、49.80%,最长根长分别增加25.85%、33.93%。由此可见,粗壮的上部枝条插穗的生根率、发根数量和最长根长均为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杨梅果实维生素C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张启, 梁森苗, 王嵘, 林瑞, 胡佳卉, 郑锡良, 戚行江, 张淑文
    2023, 64 (1):  135-1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961
    摘要 ( 133 )   HTML ( 2052 )   PDF(1255KB) ( 633 )  

    以13份杨梅种质的成熟期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维生素C(VC)等品质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了VC与游离氨基酸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杨梅果实VC形成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杨梅果实VC含量在409.5~986.7 mg·kg-1;检测出游离氨基酸16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赖氨酸占比最大,为22.48%;非必需氨基酸8种,天冬氨酸占比最大,为37.09%;呈味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总含量介于1.92~3.67 mg·mL-1,不同种质呈味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呈现不同风味。相关性分析表明,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与VC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推测杨梅果实VC与上述游离氨基酸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菜用大豆高雄9号养分平衡分析
    成美玲, 王冬群
    2023, 64 (1):  140-1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26
    摘要 ( 714 )   HTML ( 146 )   PDF(1213KB) ( 360 )  

    本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菜用大豆高雄9号氮(N)、磷(P)、钾(K)、硼(B)、铁(Fe)、钼(Mo)等6种养分和中微量元素累积情况,确定合理肥料施用量、配比关系。结果表明,当目标产量为15 215 kg·hm-2时,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36.02、68.58、231.17 kg·hm-2。菜用大豆累积的养分N、P2O5、K2O比例关系分别为16.97、5.00、17.26,其中豆荚中比例关系分别为16.94、5.00、13.56,茎叶中比例关系分别为17.05、5.00、22.61。B、Fe、Mo中微量元素累积分别为2 009.99、63.75、1 266.69 g·hm-2,其中豆荚分别为931.84、9.58、613.37 g·hm-2,茎叶分别为1 078.16、54.17、653.31 g·hm-2。氮、磷、钾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10.23、45.56、29.09 kg·kg-1,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7.50%、21.91%、-4.55%。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的减肥增效应用研究
    罗丙芳, 金一鸣, 毛连松, 俞巧钢
    2023, 64 (1):  144-1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541
    摘要 ( 120 )   HTML ( 2204 )   PDF(1732KB) ( 512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配方肥在纯养分减施30%的条件下,草莓移栽后成活率提高17.4百分点,产量增加9.2%,果实畸形率减低4.0百分点,糖度提高0.7百分点,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及氮含量有所增加。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施用可以达到减肥增效的效果,有助于草莓产量增加和改善品质,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晓梅, 苏文英, 纪伟, 梁长东, 任立凯
    2023, 64 (1):  148-1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46
    摘要 ( 1175 )   HTML ( 134 )   PDF(2713KB) ( 443 )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测定化肥(T1)、中药渣有机肥配施化肥(T2)、复合微生物肥料配施化肥(T3)、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T4)4种施肥方式下设施番茄的产量;并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表明,T2、T3、T4处理组番茄产量均显著高于T1、CK处理组;T2处理组土壤 Chao1指数、物种数、进化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K处理组;T4处理组的物种数、进化多样性指数也显著高于CK处理组;施用不同肥料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reia)相对丰度,同时中药渣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均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基于主坐标分析(PCoA),T3、T2和CK处理组物种构成较为相似,而T4、T1处理组细菌群落构成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不仅可以提高番茄产量,还能够丰富土壤细菌多样性,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阳光玫瑰葡萄设施促早栽培小气候特征及预报模型
    方莎莎, 孟翠丽
    2023, 64 (1):  153-1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83
    摘要 ( 97 )   HTML ( 65 )   PDF(1433KB) ( 402 )  

    利用2021年2—8月在武汉市群力大队观测的阳光玫瑰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数据,分析大棚内小气候特征,并建立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小气候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棚内外气温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气温最低值均出现在5:00左右,棚内、外气温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00—13:00和15:00—16:00,气温日较差为晴天>多云>阴天,同一时刻的气温值为晴天>多云>阴天;3种天气状况下棚内相对湿度最高值均出现在5:00前后,晴天时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5:00,阴天和多云时最低值出现在12:00—13:00,相对湿度日较差为晴天>多云>阴天,同一时刻的相对湿度为阴天>多云>晴天;棚内小气候与棚外当天及前一日的诸多气象因子相关性显著,建立的棚内日均气温模型误差小于3 ℃,日均相对湿度模型误差小于5%,大部分结果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逐小时气温模型误差小于7 ℃,相对湿度模型误差小于14%,拟合结果均通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预报结果较理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粉玉草莓与淡雪和雪兔草莓光合特性的比较
    赵博, 柳爱春, 肖文斐, 余红
    2023, 64 (1):  158-1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758
    摘要 ( 205 )   HTML ( 129 )   PDF(1577KB) ( 485 )  

    以粉玉1号、粉玉2号、淡雪、雪兔4 个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 LI-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初步了解草莓新品种粉玉的光合生理特性,为提高其产量、改善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草莓新品种粉玉的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日系品种淡雪、雪兔,其中粉玉1号的暗呼吸速率在4个草莓品种中最小,粉玉2号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总叶绿素含量在4个草莓品种中最大。以期探讨粉玉系列草莓新品种的优势,对科学栽培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菜豆86-1氮磷钾铜锰铁养分平衡分析
    王冬群, 成美玲
    2023, 64 (1):  161-1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442
    摘要 ( 84 )   HTML ( 64 )   PDF(1205KB) ( 297 )  

    本试验旨在进一步优化菜豆86-1的施肥方案,通过分析菜豆对氮、磷、钾、铜、锰、铁元素的累积情况,确定合理的肥料施用量、配比关系。结果表明,菜豆累积N、P2O5、K2O比例为12.46∶5.00∶18.04。N、P2O5、K2O含量豆荚分别为63.88、28.61和84.81 kg·hm-2,茎叶分别为86.13、32.35和132.64 kg·hm-2,豆荚、茎叶吸收量比例分别为11.17∶5.00∶14.96和13.67∶5.00∶20.84。菜豆铜、锰、铁累积量平均值分别为60.69、172.18和4 670.86 g·hm-2,豆荚铜、锰、铁累积量平均值分别为19.70、33.28和458.50 g·hm-2,茎叶铜、锰、铁累积量平均值分别为40.99、138.90和4 212.36 g·hm-2。当目标产量为26 214 kg·hm-2,采用穴施法,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94.27、80.30、278.11 kg·hm-2,铜、锰、铁施用量分别为60.69、172.18和4 670.86 g·hm-2,就可基本满足菜豆86-1养分平衡。本试验中氮、磷、钾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69.05、-35.73和-18.72 kg·kg-1,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6.87%、-65.71%和-51.95%。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菌剂及其组合对连作土壤状态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刘玲, 应利平, 朱明, 张明科
    2023, 64 (1):  165-1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57
    摘要 ( 1148 )   HTML ( 519 )   PDF(1728KB) ( 408 )  

    为了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菌剂来缓解番茄连作土传病害,以番茄品种海晨7080为试材,应用亲土1号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以及它们的两两组合分别处理连作土壤,探讨其对连作番茄土壤中的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亲土1号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处理的番茄植株生长状况最好,果实产量最高,土传病害发病率也较低,其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为最高,土壤真菌数量较低,且土壤细菌数量最高,土壤细菌/真菌比值最大,对连作番茄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最佳,适宜用于缓解番茄连作土传病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对浙西地区露天越冬松花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韦静, 郭勤卫, 张婷, 刘慧琴, 李朝森, 王雪艳, 崔文浩, 赵东风, 项小敏
    2023, 64 (1):  170-1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13
    摘要 ( 109 )   HTML ( 64 )   PDF(1478KB) ( 376 )  

    松花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为摸索浙西地区露天越冬松花菜品种的最佳播期,于2021—2022年开展了露天越冬松花菜品种的不同播期试验,设置了6个播种期:9月1日(T1)、9月11日(T2)、9月21日(T3)、10月1日(T4)、10月11日(T5)、10月21日(T6)。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松花菜折合667 m2产量T1>T2>T4>T3>T5>T6,折合667 m2纯收入T4>T3>T2>T1>T5>T6,T2、T3和T4播期的花球商品性较高。综合不同播期松花菜产量、品质和收益等表现,推荐浙西地区露天越冬松花菜品种的最佳播期为9月11日—10月1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杨梅种质叶片特性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张启, 王嵘, 梁森苗, 林瑞, 胡佳卉, 郑锡良, 张淑文, 戚行江
    2023, 64 (1):  174-1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849
    摘要 ( 136 )   HTML ( 255 )   PDF(1235KB) ( 603 )  

    测定了浙江兰溪市12个不同杨梅种质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份杨梅种质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筛选出优质杨梅。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叶片特性存在差异,Y3杨梅叶片形态小,热耗散能力强,受到环境胁迫程度相对低,生长状态最为健康;Y11杨梅叶片生长形态最大;荸荠种(Y12)叶绿素含量相对指数和花青素含量相对指数最高。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提取到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80%。以每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占总特征值的比重作为权重,构建主成分综合模型,综合得分排名前3的杨梅品种分别为Y7、Y10、Y6。综合叶片与果实品质数据,Y7具有叶片形态大、果实品质优良的特性,可作为育种新材料进行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温州书院园林发展脉络与营造特色
    林恩义, 施政浩, 王月瑶, 陈波
    2023, 64 (1):  179-1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13
    摘要 ( 97 )   HTML ( 127 )   PDF(2540KB) ( 329 )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其书院园林自北宋始建,注重建筑与山水的关系、园林与文化的结合,继承了浙江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基于温州书院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书院园林的巧借自然、高雅脱俗,布局灵活、礼乐相成,人文构景、意境深邃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书院园林是清闲旷远造园的典范,加强温州书院园林的保护,对丰富温州园林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州地区114个绣球品种的观赏性评价
    苗艳华, 许芳颖, 祝燕, 李吉春, 谈建中
    2023, 64 (1):  184-1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24
    摘要 ( 119 )   HTML ( 524 )   PDF(1237KB) ( 558 )  

    为了构建绣球种质资源观赏性的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绣球品种,以大花绣球、圆锥绣球和乔木绣球3种类型的114个绣球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茎叶及花部形态特性的基础上,分别筛选了17、13和12个与观赏性状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了适用于3种不同类型绣球品种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并对每个品种的观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及评价值等级排序。根据综合评价值判定结果,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被评为Ⅰ级的有7个品种,Ⅱ级有49个品种,Ⅲ级有48个品种,Ⅳ级有10个品种。据此认为,在苏州地区的实际园林应用中,选用本评价体系中等级为Ⅰ级和Ⅱ级的绣球品种可望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个紫薇品种园林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叶康, 秦俊, 胡永红, 刘建中, 王一椒
    2023, 64 (1):  190-1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88
    摘要 ( 122 )   HTML ( 271 )   PDF(1427KB) ( 493 )  

    以21个紫薇品种3年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株型、叶色、新枝颜色、花色、花序大小、花期、树皮形态、抗病虫害能力、耐水湿能力、生长势、再生能力、成花能力12个与园林应用价值相关的指标,采用拟定的5分制评分标准,对每个紫薇品种的12个性状分别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对引种紫薇的园林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21个紫薇品种的园林应用价值分为3个等级,Ⅰ级园林应用价值高,综合得分值在3.5分以上,包含薄荷蕾丝、丹红紫叶、红叶、火红紫叶、红火箭、阿波罗和红火球7个品种;Ⅱ级为应用价值一般的品种,综合得分值在3.0~3.5分,筛选出红罗马大帝、猩红、赤红紫叶、飞雪紫叶、樱桃摩卡、紫精灵和银辉紫叶7个品种;Ⅲ级应用价值低,综合得分值在3.0分以下,不适合园林应用,筛选出姬、川红、金晃、王、暗香梅子、百丽和拿铁咖啡7个品种。综合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结果前5个主成分株型、叶色、新枝颜色、花色、花序大小的方差贡献率达82.2%;其中,第一主成分株型的方差贡献率为26.6%,第二主成分叶色的方差贡献率为18.9%,第三主成分新枝颜色的方差贡献率为14.6%,第四主成分花色的方差贡献率为13.4%,第五主成分花序的方差贡献率为8.7%。这5个主成分包含了品种性状的绝大多数信息,可作为评价和筛选品种的主要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季修剪对木槿粉雪纺生长的影响
    高燕, 张春英
    2023, 64 (1):  196-1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255
    摘要 ( 81 )   HTML ( 127 )   PDF(2235KB) ( 281 )  

    以木槿粉雪纺为材料,研究不同修剪强度对木槿生长的影响。通过比较轻剪、重剪和对照(CK)3种修剪强度下木槿粉雪纺枝条生长情况和开花情况,发现适当的修剪可以改善枝条比例,旺花枝和壮花枝比例明显增加,对应的花量也明显增加。在重修剪强度下,木槿粉雪纺的旺花枝和壮花枝分别为整株枝量的40.5%和22.0%,在轻修剪强度下分别为33.5%和20.1%,对应CK的旺花枝和壮花枝分别为17.7%和11.7%。而开花极少的营养枝比例在修剪后急剧减少,CK、轻剪和重剪条件下营养枝的比例占比分别为13.2%、9.5%和3.0%。开花量比较结果表明,重剪强度下开花量为CK的2.39倍,轻剪强度下开花量为CK的1.67倍。以上结果表明,适度修剪对协调木槿粉雪纺树型、均衡树体生长、促进开花具有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36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肖明纲
    2023, 64 (1):  199-2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73
    摘要 ( 127 )   HTML ( 64 )   PDF(1256KB) ( 351 )  

    我们从2018—2020年连续3 a对36份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了瘤黑粉病菌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高抗玉米瘤黑粉病材料11份,占鉴定总材料的比例为30.6%;中抗材料2份,占鉴定材料的5.6%;抗病材料6份,占鉴定材料的16.7%;感病材料17份,占鉴定材料的47.2%。利用F2群体对11份高抗材料进行瘤黑粉病抗性遗传分析,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自交系Z16HEB-325、Z16HEB-333、Z16HEB-339、Z16HEB-347和Z16HEB-352对玉蜀黍黑粉菌的抗性可能受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我国玉米瘤黑粉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羊肚菌白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苏文英, 刘晓梅, 纪伟, 梁长东, 赵书光, 任立凯
    2023, 64 (1):  204-2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89
    摘要 ( 176 )   HTML ( 66 )   PDF(2719KB) ( 398 )  

    本研究从羊肚菌白霉病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采用ITS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羊肚菌染病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öspora longispora基本一致,ITS序列与长孢卵单隔孢霉相似度为99.44%,经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可能为长孢卵单隔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MYG培养基,25 ℃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对pH适应范围较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乳糖及酵母浸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田间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生物制剂对青贮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
    李金龙, 郭海霞, 申雪梅, 王吕, 姜华, 单贵莲, 段新慧
    2023, 64 (1):  209-2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95
    摘要 ( 1067 )   HTML ( 255 )   PDF(1240KB) ( 399 )  

    为有效防治青贮玉米小斑病,筛选适合有机生产的新型生物制剂,于2020年在云南昆明开展田间试验。选用丁子·香芹酚、真菌360、黄芩颗粒(细菌稳拿)、哈茨木霉菌共4种生物制剂,对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4种生物制剂处理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防效有差异,且药前病情指数高于对照时喷施生物制剂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产量效果来看,4种生物制剂处理后青贮玉米的产量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黄芩颗粒处理的增产效果最稳定。本研究结果可为绿色有机种植青贮玉米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地区非洲菊菌核病的病原鉴定及品种抗性鉴定
    方丽, 叶琪明, 郭方其, 谢昀烨, 吴超, 武军, 王汉荣
    2023, 64 (1):  214-2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081
    摘要 ( 97 )   HTML ( 65 )   PDF(2620KB) ( 301 )  

    菌核病是非洲菊生产中发生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本研究鉴定了浙江非洲菊生产中菌核病菌的优势菌株,并对常规种植和新引进的21个非洲菊品种进行菌核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21个非洲菊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和抗菌核病的品种为14个,占66.7%,中抗和感病品种为7个,占33.3%。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色芋艿病毒病检测及组培体系优化研究
    马燕欣, 郎淑平, 袁晔, 陈婕
    2023, 64 (1):  217-2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65
    摘要 ( 91 )   HTML ( 66 )   PDF(2686KB) ( 364 )  

    本文以嘉兴地方特色红芽多子芋W1红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对58份样品的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 DsMV)发生情况进行了检测,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灭菌效率、抑菌剂种类和使用浓度对芋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激素对芋茎尖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W1红叶脉间褪绿、皱缩症状叶片的DsMV带毒率为100%,叶脉间发黄症状叶片的DsMV带毒率仅为8.51%;有效氯含量为5%的次氯酸钠对芋外植体消毒25 min污染率较低,接种茎尖转绿率最高;芋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苯甲酸钠或菌杀光能够降低污染率,但是会抑制茎尖生长;芋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组培苗侧芽萌发系数有影响,与浓度为0.01 mg·L-1 TDZ相比,浓度为2.0 mg·L-1 6-BA更适合在芋组培过程中使用。本文研究以期为嘉兴地区芋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农杂种冰草试验田除草剂试验初报
    张小青, 张雅荣, 张文彪, 李晓婷, 索明春, 王振宇, 武晓文, 陈玉凤
    2023, 64 (1):  221-2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99
    摘要 ( 96 )   HTML ( 127 )   PDF(1213KB) ( 349 )  

    近年来,化学除草剂因其除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适用于蒙农杂种冰草田的除草剂尚无报道。因此,本试验探究了二甲戊灵、氟乐灵和赤地3种除草剂在不同浓度和施用时期下对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蒙农杂种冰草田内的杂草防除效果以及施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喷施33%二甲戊灵乳油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田间杂草,最佳使用浓度为3.00 L·hm-2,兑水750 L喷施,此浓度下株防效为72.78%,除草效果优良,且对蒙农杂种冰草无药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不同施肥处理下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特点与综合评价
    贺国强, 黄宗伟, 张立锟, 赵磊, 杨富文, 黄丹, 敖红
    2023, 64 (1):  225-2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05
    摘要 ( 118 )   HTML ( 265 )   PDF(1246KB) ( 605 )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肥料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龙江烟区主栽品种LJ911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Y1)、三段式施肥(Y2)、常规施肥+叶面肥(Y3)、控释钾肥(Y4)、不施肥(Y5)5个处理组,研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钾离子含量与钾氯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离子、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糖与还原糖、糖碱比、两糖差呈极显著正相关。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指标经因子分析后提取出3个公因子,分别为燃烧性因子、碳因子、氮因子,根据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发现,不同部位烟叶中,下部叶烤后烟叶整体得分较高,且Y2施肥处理最优;综合考虑整株烟叶的得分情况,Y1、Y2和Y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三者都明显优于Y4和Y5施肥处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个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比较分析
    蒋芯, 颜丽菊
    2023, 64 (1):  230-2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47
    摘要 ( 239 )   HTML ( 1106 )   PDF(1226KB) ( 446 )  

    以蓝莓品种奥尼尔、久比利、比洛克西、密斯蒂、莱克西为试材,调查比较了2018和2019年2年5个蓝莓品种的果实大小、色泽指标、糖酸含量以及贮藏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蓝莓品种成熟期、果实大小、可滴定酸含量、贮藏性等存在一定差异;5个蓝莓品种中奥尼尔成熟期最早,莱格西成熟期最晚,2019年整体成熟期比2018年略晚;久比利和比洛克西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而奥尼尔和密斯蒂的果实固酸比较高;久比利和比洛克西的果实常温保鲜贮藏性较好,莱格西低温冷藏贮藏性较好,而奥尼尔较不耐长时间贮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覆盆子鞣花酸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钭凌娟, 王琤帅, 陈有来, 吴梅, 李根有, 傅杨群
    2023, 64 (1):  234-2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40
    摘要 ( 171 )   HTML ( 131 )   PDF(1205KB) ( 407 )  

    比较不同种源覆盆子以及不同施肥方案、不同遮阴程度、不同成熟阶段、不同炮制方法等对覆盆子鞣花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西部13个种源覆盆子鞣花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缙云双溪口乡松树岗村的1个种源(JY-04)鞣花酸含量最高,与其他种源达到极显著差异;施肥处理的覆盆子鞣花酸含量总体比不施肥的高,但无显著差异;遮阴处理对覆盆子鞣花酸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随着覆盆子果实成熟度的提高,鞣花酸含量逐渐下降,转白与转橙覆盆子之间鞣花酸含量差异显著,与软熟阶段鞣花酸含量差异极显著;炮制方法对覆盆子鞣花酸含量影响较大,蒸青再烘干的覆盆子鞣花酸含量较大幅度超过《中国药典》标准。由此表明,烘干回潮发酵再烘干的炮制方法为本试验中效果最明显的提高覆盆子鞣花酸的方法,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黑羽番鸭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熊小兰, 李珂珂, 曾涛, 武洪志, 卢永胜, 杨鹏强, 顾天天, 于阿男, 张萌慧, 李海英, 卢立志
    2023, 64 (1):  237-2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87
    摘要 ( 1383 )   HTML ( 71 )   PDF(1317KB) ( 370 )  

    为探究黑羽番鸭生长发育规律,采用非线性曲线模型Logistic、Gompertz拟合0~16周龄的健康黑羽番鸭个体120只(公母各半),计算R2值以及分析比较观测值、预测值。结果显示,0~4周黑羽番鸭公鸭体重大于母鸭,但差异不明显;4周龄后,公鸭体重明显大于母鸭。2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黑羽番鸭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7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对黑羽番鸭的体重数据拟合效果最佳,公、母鸭拟合度分别为0.999、0.998,拐点周龄分别为6.4周、5.1周。黑羽番鸭体重实际观测值与Gompertz模型拟合估计值最为接近。黑羽番鸭的生长曲线呈近“S”形,符合家禽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Gompertz模型适合对黑羽番鸭体重数据的预测。本研究为黑羽番鸭科学饲养以及上市日龄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扬州市邗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时空演变
    杨晓东, 毛伟, 孙萍, 高辉, 胡涛, 刘燕
    2023, 64 (1):  241-2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406
    摘要 ( 127 )   HTML ( 303 )   PDF(1237KB) ( 326 )  

    本文利用了ArcGIS10.1等分析软件对第二次土壤普查样品(527个)与2019年采集的792个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35 a邗江区土壤有机质时空演变,结果表明,邗江区2019年土壤有机质均值为28.60 g·kg-1,比1984年增加了32.89%;2019年邗江区土壤有机质主要以Ⅱ(<40~30 g·kg-1)级和Ⅲ(<30~20 g·kg-1)级地为主,占比为89.52%,1984年邗江区土壤有机质主要以Ⅲ级地和Ⅳ(<20~10 g·kg-1)级地为主,占比为84.09%。35 a邗江区土壤有机质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35 a邗江区成土母质的有机质含量也表现为增加的趋势。35 a邗江区土壤有机质增加与化肥投入量和秸秆的还田量存在相关趋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应用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戴浩, 魏君英, 郭宣峰
    2023, 64 (1):  245-2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10
    摘要 ( 1166 )   HTML ( 2055 )   PDF(1268KB) ( 378 )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国家性战略推广技术,数字农业作为目前新兴农业发展方式,两者结合应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安全农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发现,当前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应用中存在农业数字化基础薄弱、大数据等关键技术落后、区块链技术+数字农业人才缺乏、区块链技术难关、数字农业应用领域需拓宽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大力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以及拓宽应用场景等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农业新业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青年农创客网络直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
    陆家欢, 陈韵如, 王佳桐
    2023, 64 (1):  249-2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391
    摘要 ( 138 )   HTML ( 64 )   PDF(1302KB) ( 398 )  

    农创客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如何在当前国内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运用网络直播来打开农产品和服务的销路意义非凡。本研究基于统一理论模型,以浙江省青年农创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的方式,探讨其使用网络直播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他们使用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可知绩效期望、用户期望、社群环境和便利条件4个因素通过影响使用意向从而影响青年农创客的网络直播使用行为,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消费内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措施和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永嘉县枫林镇省级森林城镇建设探析
    张旭乐, 叶胜忠, 郑坚, 马晓华, 胡青荻, 钱仁卷, 林琳, 滕伟忠
    2023, 64 (1):  258-2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56
    摘要 ( 93 )   HTML ( 131 )   PDF(1223KB) ( 281 )  

    通过对永嘉县枫林镇森林城镇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与评价,按照浙江省“省级森林城镇”建设标准,结合枫林镇森林城镇建设实际,科学规划枫林镇域范围内的生态绿地,形成“一心、二廊、三脉、多绿基”的点、线、面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通过实施建成区与建设区的屏障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和生态文化等建设工程,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镇森林生态体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
    康妍
    2023, 64 (1):  261-2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43
    摘要 ( 186 )   HTML ( 519 )   PDF(1218KB) ( 520 )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影响到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本文在论述新时代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生态以及数字治理4个方面,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运用优劣解距离法对2016—2020年湖南省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