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月华. 偏远山区中小家庭农场新经营方式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659-1661. |
[2] |
李晓英, 黄河啸, 张明生. 松阳县晓英家庭农场乡愁产业融合发展的实例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273-1275. |
[3] |
俞慧玲, 梅海燕, 李根岳. 云和县茶产业提质增效路径探索[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 37-39. |
[4] |
刘鑫, 董继刚. 家庭农场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691-1694. |
[5] |
邹运梅, 何清泉. 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的实证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2): 310-313. |
[6] |
叶玲燕. 施肥水平对水稻甬优12号养分吸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4): 564-565. |
[7] |
俞慧玲, 梅海燕, 李根岳, 杨智勇, 程泽敏. 云和雪梨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2): 2253-2255. |
[8] |
王红梅, 肖静, 李丽霞, 韩霞. 东营市家庭农场发展原则和对策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 126-129. |
[9] |
叶玲燕, 陈和义. 云和县化肥配施对水稻中浙优8号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11): 1891-1893. |
[10] |
杨良山1,印文彪2. 小微主体发展创意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4): 461-. |
[11] |
叶柳祥,蓝月相,毛金华,练美林,吴春红,蓝李真. 云和县“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与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6): 940-. |
[12] |
毛进祥1,章金明2,贝亚维2. 云和县2013年单季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3): 319-. |
[13] |
徐仙娥1,朱奇彪2*. 云和县构建“三位一体帮培式”的新型职业
农民培育模式[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12): 2081-. |
[14] |
黄克飞1,2,郭红东1*. 嘉兴市秀洲区家庭农场发展调查[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8): 1302-. |
[15] |
蓝月相,董益坤,俞慧玲. 山区梯田生物多样性种养配套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7): 1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