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7): 1450-1452.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8

• 畜牧兽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PMEL-17基因在三穗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祝永才, 杨胜林*, 谭斌, 周璇, 杨世皓, 罗林丽   

  1. 贵州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 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 收稿日期:2020-05-12 出版日期:2020-07-11
  • 通讯作者: 杨胜林, E-mail: 278427219@qq.com。
  • 作者简介:祝永才(1992-), 男, 贵州兴义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E-mail: 278427219@qq.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566); 贵州省科技厅成果应用与产业化计划(黔科合成果〔2017〕4110, 黔科合成果〔2017〕4301);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NY〔2015〕3006-2, 黔科合支撑〔2017〕2539); 贵州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56)

  • Received:2020-05-12 Online:2020-07-1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PMEL-17基因在啄羽和正常行为三穗鸭不同组织内的表达。采用有啄羽行为和无啄羽行为的三穗鸭为研究材料, 采集心、肝、脾、肺、肾、肠、脑、胸、腿、眼、肌胃和腺胃等12个组织, 提取RNA,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MEL-17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MEL-17基因在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 其中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心脏次之, 肌胃最低。除脑、心、胸外, 啄羽组三穗鸭其他组织中PMEL-17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啄羽组脑组织中PMEL-17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脑组织(P<0.01)。研究结果表明, PMEL-17基因可能与家禽啄羽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三穗鸭, 啄羽行为, PMEL-17基因, 组织表达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