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0, 61 (7):  1265-1272. 
    摘要 ( 107 )   PDF(4448KB) ( 8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松阳县晓英家庭农场乡愁产业融合发展的实例分析
    李晓英, 黄河啸, 张明生
    2020, 61 (7):  1273-12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1
    摘要 ( 280 )   HTML ( 339 )   PDF(1115KB) ( 1019 )  
    一道传统的客家美食油豆腐, 几乎失传的乡村特色产业, 被“豆腐西施”活态传承。通过全产业链模式, 从一产筛选优质大豆品种开始, 采用传统祖传制作工艺, 注册“水墨石仓”系列品牌, 领取“水墨石仓豆腐坊”生产营业执照, 再在松阳县城开设现场体验门店, 淘宝引流, 微信下单, 城市招代理商, 全国送达。此运作模式深度诠释了油豆腐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色列基布兹: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极致演绎
    王太文
    2020, 61 (7):  1276-12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2
    摘要 ( 368 )   HTML ( 3 )   PDF(1532KB) ( 1039 )  
    在乡村治理领域, 合作组织模式具有减少交易成本, 抵御外界风险的优势, 是解决小农面对大市场的有效途径。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在世界农业组织领域中独树一帜, 作为将集体主义合作模式发展到极致的一种乡村组织, 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组织模式本身。本文引介基布兹模式的发展历程、治理理念、教育传统、村庄养老、合作运营的特色经验, 并提出致力于中国乡村振兴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南瓜制种单株留瓜个数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丁兰, 许小江, 刘静, 牛骧, 黄伟忠
    2020, 61 (7):  1279-12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3
    摘要 ( 330 )   HTML ( 38 )   PDF(1130KB) ( 1212 )  
    研究翠栗6号南瓜单株留瓜个数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株留2个种瓜时, 2个瓜的种子数量和千粒重都有所下降, 但单株种子产量增加, 增幅37.8%, 与单株留1个单瓜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发芽率达99.0%, 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幼苗株高、茎粗和植株鲜重质量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 幼苗壮苗指数较对照增加1.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反光膜对大棚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董灵江, 吴韶辉, 赖齐贤, 王会福, 毛力宾, 徐建国, 牟炳忠
    2020, 61 (7):  1282-12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4
    摘要 ( 1287 )   HTML ( 1 )   PDF(1556KB) ( 1236 )  
    本文以大棚栽培的巨峰葡萄为试材, 研究银黑双面膜、特卫强膜和黑白双面膜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综合比较3种材料对巨峰葡萄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杜邦特卫强反光膜效果最佳;成熟期, 与CK相比, 地面覆盖特卫强反光膜的巨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等分别比CK提高16.0%、34.4%、11.5%和10.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磷钾用量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信林, 郭媛, 邱化蛟, 邱财生, 龙松华, 王玉富
    2020, 61 (7):  1286-12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5
    摘要 ( 266 )   HTML ( 1 )   PDF(1189KB) ( 865 )  
    于湖南省沅江市在木薯上开展“3414”肥效试验, 研究氮磷钾用量对木薯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磷、钾肥施用量均会对木薯株高、块根直径、块根长度产生显著影响, 且钾肥用量对木薯产量的影响大于氮、磷肥用量。在试验设定条件下, 当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分别为90、90、165 kg·hm-2时, 木薯块根鲜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 分别为20.4和5.53 t·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磷钾配施对越心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肖芳, 苗立祥, 张豫超, 蒋桂华
    2020, 61 (7):  1290-12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6
    摘要 ( 364 )   HTML ( 536870912 )   PDF(1137KB) ( 1328 )  
    试验研究了2种不同氮、磷、钾比例的肥料配施对越心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每667 m2含有氮19.0 kg、磷10.7 kg和钾5.5 kg的情况下, 在草莓果实膨大后开始施肥能显著提高草莓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总糖及可滴定酸含量, 但对小区产量、总果数、每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果重及果实硬度等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不施肥, 氮、磷、钾15∶5∶30处理能提高蔗糖19.67%、葡萄糖14.04%、果糖16.48%、总糖16.42%及可滴定酸16.67%, 氮、磷、钾0∶5∶48处理能提高蔗糖17.21%、葡萄糖16.37%、果糖15.38%、总糖16.21%及可滴定酸25.93%。除了稀释1 000倍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250倍外, 肥料的稀释倍数对小区产量、可溶性糖等其他测定指标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安越冬大棚茄子品种比较试验
    胡允祝, 王海燕, 陈丽茜
    2020, 61 (7):  1293-12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7
    摘要 ( 422 )   HTML ( 3 )   PDF(1100KB) ( 1098 )  
    在瑞安引进杭茄2010、杭茄2012、杭茄2016等3个茄子品种进行越冬大棚栽培试验, 比较其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和商品性、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等。结果表明, 杭茄2010在植物学性状、商品性状、产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 生长势较强, 株高约80 cm, 开展度70 cm左右;抗性强, 较抗灰霉病;持续采收期长达5个多月, 产量达55.972 t·hm-2, 比对照引茄1号增产10.9%, 适合瑞安地区栽培, 可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物炭配比对小青菜生长及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郭帅, 杨梢娜, 黄芳晨, 贺敏, 吴志荣, 徐秋芳
    2020, 61 (7):  1295-12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8
    摘要 ( 1862 )   HTML ( 396 )   PDF(1130KB) ( 977 )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 以青菜为试验材料, 研究2种生物炭不同施用率(0.5%和1.0%)下与45%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各15%)混施后, 对青菜植株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以及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 生物炭配施能提高青菜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 且自制生物炭优于商业竹炭。在青菜增产上以自制生物炭0.5%施用率为最佳, 青菜鲜重增产38.1%。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而言, 自制生物炭1.0%施用率最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积累, 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的增幅分别为9.6%、15.5%、77.9%和27.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地和设施栽培黄瓜产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张思蓓
    2020, 61 (7):  1298-13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09
    摘要 ( 354 )   HTML ( 8191 )   PDF(1165KB) ( 1236 )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2004-2018年的数据, 按照省级区划的6大地理区位进行数据统计, 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对露地和设施栽培黄瓜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向及两者影响方向的区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种子费、化肥及农家肥费、排灌费以及间接费用的增加对露地和设施黄瓜栽培的产量均有正效应, 农药费用的增加对露地和设施栽培黄瓜的产量有负效应;劳动力费用、机械作业费用、农膜费用以及工具材料费用的增加对露地黄瓜和设施黄瓜的产量具有相反效应的影响。因此, 在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背景下, 要提高黄瓜产量可采取改良低产薄地、选育具有较好性状的黄瓜品种、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推动联产承包制及提高农技水平的普适性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疆苹果园间作绿肥品种筛选
    王林娜, 张朝阳, 王栋, 席琳乔
    2020, 61 (7):  1303-13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0
    摘要 ( 441 )   HTML ( 3 )   PDF(1160KB) ( 1266 )  
    为了筛选出适合南疆主干型苹果园种植的一年生高产、优质的绿肥品种, 从内地引入白芥、一年生黑麦草和毛苕子等8个品种, 对8种绿肥的产量、N、P、K、Ca、M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绿肥植物地上植株产量肥田萝卜>TG-8>芥菜SGBW>燕麦, N、P、K、Ca和Mg的活化能力肥田萝卜>TG-8>芥菜SGBW。结论肥田萝卜、TG-8和毛苕子适宜在南疆主干型苹果园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光膜对四季柚树体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宋洋, 胡丹, 陈巍, 刘冬峰, 林绍生, 郭秀珠
    2020, 61 (7):  1309-13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1
    摘要 ( 433 )   HTML ( 1090519039 )  
    为了研究不同材质的反光膜对四季柚树体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以苍南县马站镇四季柚为试验材料, 采用特卫强农用反光膜、大成极光高亮防水型反光膜、大成极光高亮反光膜3种不同材质反光膜进行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 四季柚覆膜能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 提高树体中下部光照强度, 促进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增强叶片光合特性, 提高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 有效降低其柠檬酸含量。结果表明, 参试的3种反光膜中, 特卫强反光膜的综合效果最佳, 其次为黑白膜和防水型反光膜, 有关反光膜的铺设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部分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调查
    汪玉磊, 季天委, 俞丹宏, 肖鸣
    2020, 61 (7):  1310-13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2
    摘要 ( 1278 )   HTML ( 2 )   PDF(1134KB) ( 1134 )  
    在浙江省富阳区、桐庐县、诸暨市、秀洲区选择6个主要蔬菜基地共采集30个土壤样品和30个蔬菜样品, 分别测定其砷、铅、镉、铬、铜、锌、镍、汞含量, 对照相应的国家标准, 分析土壤和蔬菜样品中的重金属超标率、检出率, 及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调查发现:4个研究区的供试土壤样品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均达到轻污染。从单个元素看, 只有部分Cd、Cu和Zn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其中Cd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在调查的蔬菜样品中, 只有青蒜和葱各1个样品可食部位的Cd含量超过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供试蔬菜样品整体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 对As的富集系数最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薄皮甜瓜吐翠1号的选育及应用
    汪家韦, 孙济川, 卯茆, 杜向阳, 李文博, 薄永明
    2020, 61 (7):  1313-13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3
    摘要 ( 283 )   HTML ( 2 )   PDF(1099KB) ( 1004 )  
    吐翠1号为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薄皮甜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果实扁圆形, 单果重0.5 kg左右, 果形指数1.09;果皮灰绿色, 果肉绿色, 果肉厚度2.2 cm左右, 质地细脆, 风味浓郁,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5%;春季全生育期约100 d, 果实发育期约34 d。长势中等, 中抗白粉病和蔓枯病;春季平均产量约32 t·hm-2。适宜在河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春季设施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嘉优中科3号作连作晚稻栽培密度试验
    毛光锋, 唐佳珣, 孔祎昕, 胡立军
    2020, 61 (7):  1315-13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4
    摘要 ( 390 )   HTML ( 23 )   PDF(1102KB) ( 1167 )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7月5日播种, 最适合行距为25 cm, 株距10~18 cm皆可, 早播早栽前提下可采用18 cm株距;如行距为30 cm, 株距10~14 cm较为合适, 考虑到生产用工成本及栽插效率, 最适株距为14 cm。行株距为25 cm×14 cm时, 最适合每丛栽插本数为6本, 其次为3、4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不同地域对浙粳99等晚粳稻品种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梁丽梅, 周炎生, 徐永健, 叶靖, 翟荣荣, 叶胜海
    2020, 61 (7):  1317-13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5
    摘要 ( 544 )   HTML ( 3 )   PDF(1111KB) ( 1191 )  
    该研究对种植在海宁杨渡基地、松阳斋坛乡大路村和松阳四都乡庄河村3个不同地区的浙粳86、浙粳96、浙粳99和浙粳100共4个常规晚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浙粳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表现更好, 因此, 浙江范围内北粳南移适宜在浙南高海拔地区种植;浙粳99在各试验点表现高产稳产, 浙粳96和浙粳100可在浙南高海拔地区作为优质稻米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稻米金丰有机肥合理配施试验
    杨丽, 程勤海, 张立民
    2020, 61 (7):  1320-13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6
    摘要 ( 516 )   HTML ( 1 )   PDF(1133KB) ( 948 )  
    为指导优质稻米品种金丰生产, 进行化肥配施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产量较高的为全化肥、农户常规有机肥和有机肥1/3处理, 667 m2产量分别为572.0、571.7和569.7 kg;垩白米率, 不施肥对照与施用有机肥的处理较低, 最低的是不施肥对照, 表明商品有机肥、农家肥相对于化肥能有效改善优质稻米的品质, 在高产的同时得到高品质的稻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张欢, 潘贤, 刘晓霞, 王先挺
    2020, 61 (7):  1323-13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7
    摘要 ( 1280 )   HTML ( 3 )   PDF(2235KB) ( 1210 )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 研究了侧深施肥+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量下, 侧深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化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化肥浅施高11.5%和10.2%, 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缓控释肥浅施高16.1%和14.0%。同等施肥方式下, 应用80%常规用量的缓控释肥替代化肥, 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缓控释肥具有减少肥料用量的作用, 实践生产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的方式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稻甬优540机械化育插秧的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吴国利, 黄海明, 朱娟, 沈炜
    2020, 61 (7):  1326-13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8
    摘要 ( 462 )   HTML ( 1887437823 )   PDF(1100KB) ( 1213 )  
    甬优54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2018年引入嘉兴市南湖区试种, 表现根系发达、强蘖大穗、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米质优良等特点。本文从机械化稀播育插秧、早搁促根、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赣北滨湖地区粳稻不同播期生态适应性比较分析
    刘中来, 曹国军, 谢国强, 李坤, 李三元, 潘世文
    2020, 61 (7):  1328-13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19
    摘要 ( 302 )   HTML ( 1 )   PDF(1114KB) ( 1230 )  
    对8个粳稻品种在赣北滨湖地区分2个时期进行播期试验, 比较研究赣北滨湖稻区不同播期对不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播期对8个水稻品种产量均有影响, 随着播期的推迟, 8个品种水稻的实际产量增加, 并且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播期推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影响。随着播期延迟, 总粒数和实粒数增加;Q6053、Q7419、Q6156随播期的延迟, 千粒重减轻;Q71090随播期的延迟, 千粒重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筛选试验与应用
    朱家骝, 杨梢娜, 严中琪
    2020, 61 (7):  1331-13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0
    摘要 ( 433 )   HTML ( 6 )   PDF(1098KB) ( 1005 )  
    施用6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对3个水稻品种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在盐碱地土壤pH、全氮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5项指标上, 各土壤改良剂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在水溶性含盐量上, 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降盐效果明显;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对水稻增产效果较好, 对水稻甬优1540、宁88、桂晶丝苗品种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分别增产8.7%、11.6%和11.1%, 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分别增产12.4%、14.5%和16.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移栽密度对苎麻中苎1号次年产量的影响
    安霞, 金关荣, 骆霞虹, 李文略, 陈常理, 朱关林
    2020, 61 (7):  1333-133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1
    摘要 ( 307 )   HTML ( 2 )   PDF(1135KB) ( 984 )  
    对纤维用苎麻品种中苎1号实生苗进行3.75万、7.5万、15万、45万、75万、120万株·hm-2 6个移栽密度试验, 以了解不同移栽密度对苎麻次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鲜重最高, 头麻和三麻都是移栽密度为45万·hm-2处理;干皮重最高, 头麻移栽密度为15万·hm-2处理, 二麻移栽密度为7.5万·hm-2处理, 三麻移栽密度为3.75万或120万·hm-2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光互补”下影响油用牡丹产量的因素分析
    张加强, 周江华, 谭晨, 刘慧春, 朱开元
    2020, 61 (7):  1336-13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2
    摘要 ( 285 )   HTML ( 3 )   PDF(1118KB) ( 971 )  
    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 13个因素中单株种子数变异系数最大(13.01%), 种子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小(2.42%)。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为85.91%, 其中第1主成分为“粒重因子”, 第2主成分为“单株产量因子”, 第3主成分为“生长量因子”。通过研究确定了“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 为油用牡丹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楝素生物叶面肥对春茶白叶1号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涂娟, 谢枫, 董方, 李小飞, 吴月坤, 金玲莉
    2020, 61 (7):  1338-13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3
    摘要 ( 306 )   HTML ( 0 )   PDF(1102KB) ( 1041 )  
    以白叶1号茶树为试验材料, 研究楝素生物叶面肥对春茶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喷施清水相比, 春茶萌芽前喷施叶面肥能明显提早萌芽, 其中叶面喷施700倍液对茶树产量因子促进作用显著, 3个取样时期萌芽密度(一芽一叶)分别较对照增加2.6、1.29和0.54倍, 春茶新梢(一芽一叶)百芽重增加14.5%;喷施1 000倍叶面肥最有利于春茶品质的提高, 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较对照分别提高12.8%和52.8%, 茶多酚和酚氨比较对照分别降低14.4%和24.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作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余佳斌, 祖庆学, 李文渊, 饶陈, 赵雍平, 杨国文, 蔡武, 黄宁, 任春燕, 李余江, 程传策
    2020, 61 (7):  1340-13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4
    摘要 ( 312 )   HTML ( 0 )   PDF(6705KB) ( 1138 )  
    通过研究连作调理剂对贵阳植烟土壤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探明基于连作调理剂的贵阳植烟土壤保育技术措施。结果表明, 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3号(每667 m2施1 kg)和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4号(每667 m2施5 kg)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提升;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3号(每667 m2施1 kg)对烟草植株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可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香榧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何祯, 王宗星, 张骏, 俞伟钢, 朱瑞岚, 沈爱华
    2020, 61 (7):  1345-13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5
    摘要 ( 447 )   HTML ( 12 )   PDF(1126KB) ( 1165 )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品种, 是浙江省特色珍稀干果, 是重要的木本油料, 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浙江省香榧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对香榧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赤霉素对浙产华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
    姜武, 詹建勇, 商建宏, 童健全, 吴志刚, 陶正明
    2020, 61 (7):  1348-13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6
    摘要 ( 289 )   HTML ( 0 )   PDF(2082KB) ( 1217 )  
    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华重楼种子萌发影响的试验, 并检测最佳外源赤霉素处理华重楼种子的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 在120 d范围内, 赤霉素对华重楼种子的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 且5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处理在第120 d萌发率达85.7%;外源赤霉素处理种子的内源赤霉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含量于90 d达到480.38 ng·g-1;赤霉素处理后90 d的内源脱落酸含量相比较0 d下降6.58 ng·g-1。 500 mg·L-1赤霉素可有效促进华重楼种子萌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贮藏方式对四大药材品质的影响
    肖淑贤, 方玉强, 李飞鹤, 侯沁文, 雷振宏, 王玉龙, 王旭峰
    2020, 61 (7):  1351-13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7
    摘要 ( 245 )   HTML ( 1 )   PDF(1498KB) ( 869 )  
    通过自然存放、常规密封及气调密封3种方式分别贮藏6、12、18个月后, 测定党参、黄芪、地黄、款冬花4种药材的性状、含水量和主要成分含量, 探究不同贮藏方式下药材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在贮藏方式和时间交互作用下, 党参、地黄、款冬花的水分含量差异显著, 黄芪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3种贮藏方式的浸出物含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而气调仓储降低最少。相关性表明, 党参的浸出物与苍术内酯Ⅲ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 苍术内酯Ⅲ和浸出物含量有所下降, 所以贮藏时间至少为18个月。黄芪在自然存放和常规密封状态下, 12个月的毛蕊异黄酮葡萄显著高于18个月, 气调贮藏方式的毛蕊异黄酮葡萄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且含量降低最少;黄芪宜采用气调密封贮藏, 贮藏时间至少为18个月。地黄在3种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交互作用下, 梓醇差异均不显著, 毛蕊花糖苷差异显著;随着时间增加, 毛蕊花糖苷不断降低, 气调贮藏和常规密封显著高于自然存放, 自然存放最多存放18个月。贮藏6个月时, 3种贮藏方式的款冬酮低于药典标准, 所以款冬花冬季采收后的自然存放和气调贮藏均不宜超过6个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基质和年份栽培对金线莲药用成分的影响
    应震, 杨燕萍, 周庄, 付双彬, 徐婉, 姚丽娟, 曾爱平, 黄绍涌
    2020, 61 (7):  1356-13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8
    摘要 ( 334 )   HTML ( 0 )   PDF(1168KB) ( 902 )  
    研究金线莲野外在椰壳、原土、木屑、珍珠岩、泥炭土和水草基质中种植后对药用成分的影响和3年中的变化。结果表明, 金线莲在原土中生长更有利于多糖的积累, 在椰壳中生长的金线莲更容易积累氨基酸;6种生长基质都有利于黄酮的积累;多糖、氨基酸、黄酮3种药用成分均在第一年积累量最高。因此最佳种植条件应为原土和椰壳, 第一年采收可获得药用品质最佳的金线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杨树桑黄的ITS特异性标记及生物学特性
    陆娜, 宋吉玲, 袁卫东
    2020, 61 (7):  1358-13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29
    摘要 ( 266 )   HTML ( 3 )   PDF(2166KB) ( 960 )  
    利用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ITS特异性引物对16株供试菌株进行分子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0个菌株为杨黄, 5个菌株为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1株为非纯培养物。其次, 对10个杨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 发现S太菌株和S14号菌株菌丝长势好, 速度快, 产量佳, 其中S太菌株单包平均产量达14.2 g,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高温季节温度调控对红掌种苗生长的影响
    王军英, 胥明
    2020, 61 (7):  1361-13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0
    摘要 ( 278 )   HTML ( 0 )   PDF(1234KB) ( 992 )  
    探讨不同温度处理对红掌生长的影响, 为该植物越夏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ALABAMA 9 cm盆栽苗为试验材料, 在3种温室条件下设置3个水平。测定其株高、冠幅和叶片数的指标, 连续8周观察产生的生长变化。结果选择处理3的控制方法有利于红掌ALABAMA的生长, 并能对抑制徒长和倒苗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 株高生长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 增长幅度和速度表现一致, 在长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次生长高峰, 持续2周, 随后长势放缓, 并且不同温度处理时, 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 处理1、处理3会早于处理2出现。生长冠幅表现为随温度升高处理2和处理3均呈现出一定的放缓, 但处理1却稳步的增大。在夏季高温季节改良温室设施设备, 尽量降低最高温度, 对促进红掌ALABAMA株高生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南地区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处理实践
    樊瑞兰, 王刚
    2020, 61 (7):  1364-13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1
    摘要 ( 242 )   HTML ( 0 )   PDF(2096KB) ( 840 )  
    以广州市开创大道景观为例,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下, 利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人工湖等生态化措施, 通过植物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缓解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量。同时实现城市道路绿地雨水渗透、雨水收纳、雨水回用的城市水循环管理系统, 增强城市应对雨洪问题的弹性。通过城市道路生态化处理实践, 以期为华南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湖边苔藓适应性环境
    陈瑛, 丁水龙, 蒋涛, 周诗吟
    2020, 61 (7):  1367-13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2
    摘要 ( 338 )   HTML ( 2 )   PDF(1120KB) ( 1158 )  
    为寻求适应苔藓生长的生境条件, 对西湖边原生苔藓(尖叶匍灯藓、细叶小羽藓)的生境数据进行记录, 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其适宜的生境范围值。结果表明, 细叶小羽藓对光照的普适性大于尖叶匍灯藓。研究为尖叶匍灯藓和细叶小羽藓的生境选择提供了依据, 也为西湖边利用苔藓建立景观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剂对底泥固化土pH值调节和园林植物生长的效果浅析
    洪春来, 贾勤伟, 王卫平, 姚燕来, 朱凤香, 朱为静
    2020, 61 (7):  1370-13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3
    摘要 ( 301 )   HTML ( 1 )   PDF(1199KB) ( 849 )  
    针对底泥固化土碱性强、理化性能差的缺陷,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腰果壳、草炭、硫酸亚铁、硫磺粉等材料添加后对底泥固化土pH值和绿化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腰果壳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底泥固化土的pH值, 由强碱性降为弱碱性, 但长期来看, 添加硫磺粉可促使底泥固化土的pH值下降至中性甚至弱酸性。与底泥固化土直接种植绿化苗木相比, 添加腰果壳、草炭、硫酸亚铁和硫磺粉对绿宝、龟背竹、竹柏等苗木的株高、冠幅和茎粗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茉莉轻基质网袋容器栽培技术
    鞠晓雪, 迟秀丽, 赵欢欢, 刘可可, 徐萌, 张翠萍
    2020, 61 (7):  1372-13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4
    摘要 ( 389 )   HTML ( 0 )   PDF(3249KB) ( 872 )  
    以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二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 采用2种容器与5种不同轻基质搭配的方法, 研究轻基质网袋容器对野茉莉育苗的成活率、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轻基质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纤维网袋容器比塑料软盆容器栽培的野茉莉苗木的成活率高、长势好, 菇渣和花生壳基质栽培的苗木与泥炭栽培的苗木的生长状况差异不明显;移栽一个月后苗的形态指标差异不显著;纤维网袋容器栽培的苗木的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力高于塑料软盆容器栽培的苗木, 花生壳和菇渣基质栽培的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力和SOD活力显著高于泥炭栽培的苗木。综上可知, 纤维网袋是野茉莉容器苗的理想栽培容器, 菇渣和花生壳可代替泥炭进行野茉莉容器苗的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不同石蒜属植物种球扦插繁殖技术
    黄丽娟
    2020, 61 (7):  1377-13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5
    摘要 ( 419 )   HTML ( 0 )   PDF(1135KB) ( 928 )  
    对石蒜、忽地笑和长筒石蒜3种石蒜属植物鳞茎进行切割扦插繁殖, 结果表明:不同石蒜属植物茎盘沟切(十字形)的分球数无明显差异;相较于自然分球, 人工切割能显著提高石蒜小球分球数, 四分法平均分球数最多, 为4.6, 十字形平均分球数为4.3, 而双鳞片法分球数仅略高于自然分球, 为2.0;不同基质的石蒜种球分球数差异显著, 泥炭的平均分球数最多, 为7.3, 珍珠岩的平均分球数最少, 为3.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城区道路绿化带土壤多环芳烃来源识别与解析
    陈平
    2020, 61 (7):  1380-13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6
    摘要 ( 272 )   HTML ( 0 )   PDF(1511KB) ( 948 )  
    针对上海市城区42个道路绿化带土壤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 选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模型法(PMF)分析PAHs的来源组成。特征比值法结果表明, 绿化带土壤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热解源。通过PMF进一步分析, 得到PAHs的5个主要来源组成及其相应的贡献率, 分别为煤燃烧源16.5%、车辆排放源31.4%、石油源12.1%、生物质燃烧源24.5%、商业杂酚油源15.5%。说明上海市城区绿化带土壤中PAHs最主要的来源是车辆尾气排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临海市不同栽培制度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为害
    陈红, 卢依灵, 许剑锋, 王清清
    2020, 61 (7):  1384-13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7
    摘要 ( 299 )   HTML ( 0 )   PDF(2152KB) ( 1089 )  
    临海市有3种水稻栽培制度, 分别为沿海稻区的稻菜轮作制度、中部平原稻区的单双季混栽制度、丘陵稻区的单季稻主栽制度, 针对这3种水稻栽培制度, 分别设立病虫监测区, 开展二化螟发生为害规律研究, 分析螟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结果表明, 水稻不同栽培制度的二化螟为害发生程度为单双季混栽制度>稻菜轮作制度>单季稻为主栽制度, 造成二化螟发生为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种群自身和栽培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无人机和助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初探
    吕进, 邢晓鸣, 孟华兵, 蔡根林, 王仪春, 潘欣葆, 唐启义, 祝增荣
    2020, 61 (7):  1387-13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8
    摘要 ( 298 )   HTML ( 3 )   PDF(1132KB) ( 993 )  
    为验证植保无人机和助剂是否可提高农药对赤霉病防控效果, 以及为大田防控小麦赤霉病筛选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助剂可显著提高各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作用;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效果优于担架式喷雾器和人工喷雾等传统方式;农药添加助剂并使用无人机喷药组合下, 小麦赤霉病发病最低。因此, 利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是可行的, 这为大面积推广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试验支撑。小麦扬花初期防治1次, 在黄熟期前的调查结果表明, 供试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 仅防治1次的效果差异不大, 需增加防治次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种除草剂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陈荣俊, 张杰
    2020, 61 (7):  1390-139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39
    摘要 ( 315 )   HTML ( 1 )   PDF(1101KB) ( 1051 )  
    用5种除草剂在宁波地区进行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试验, 结果表明, 5%唑啉·炔草酯乳油药后25 d,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97.8%, 小麦产量6.582 t·hm-2, 增产28.5%;除草剂处理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有效穗数的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甬优1540机插田插-喷同步封草试验
    史骏, 谌江华, 汪峰, 林乐志, 陈宏宇, 张琳玲, 柴伟纲
    2020, 61 (7):  1392-13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0
    摘要 ( 319 )   HTML ( 2 )   PDF(1119KB) ( 1050 )  
    本研究通过在单季稻插秧的同时喷施除草剂, 探索除草剂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减量的可能性。试验于2019年5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祥宇农场内开展,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为插秧的同时喷施30%苄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次, 处理2和3在处理1的基础上, 于插秧后15 d分别喷施1次17%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和人工捡除杂草, 处理4为当地常规, 处理5为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 处理2和3具有较好的防效, 插秧后15、30和45 d的防效均达到90.0%以上。而处理1、4的防效从插秧后的95.6%、94.3%分别降至插秧后的74.4%和86.8%。虽然处理3具有与处理2相同水平的防效, 但处理2每667 m2的实际产量为707.0 kg, 高出处理4当地常规11.8%, 而处理3低于处理4当地常规2.4%。虽然处理1于插秧后45 d的防效较低, 但其每667 m2产量为618.2 kg, 仅低于处理4当地常规2.2%。空白对照的每667 m2产量为594.9 kg, 仅低于处理4当地常规5.9%。本试验表明, 采用插秧的同时喷施1次30%苄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并与插秧后15 d加施1次17%五氟·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 可最大化的防治甬优1540机插田的杂草并获得较高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噻呋酰胺对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的防治效果
    蒋莹, 赵婷婷, 谢吉先, 常蕾, 丁彬, 冯梦诗
    2020, 61 (7):  1394-13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1
    摘要 ( 863 )   HTML ( 1547698177 )   PDF(1135KB) ( 1371 )  
    通过不同用量的播前条施及苗期根际撒施方式, 研究4%噻呋酰胺颗粒剂对花生茎腐病及白绢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 用量7.5~30 kg·hm-2时, 对茎腐病防效为33.3%~70.8%, 对白绢病防效为25.9%~60.3%, 对成熟期死苗防效为23.8%~57.1%;随着用量的增加, 防效呈增高趋势, 但就经济用药而言, 建议用量15 kg·hm-2为宜。对茎腐病而言, 基施效果好于追施;对白绢病而言, 追施效果好于基施。因此, 建议施用4%噻呋酰胺颗粒剂15 kg·hm-2, 采取基施和苗前期追施的方式分别用于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防治示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球孢白僵菌对入侵性害虫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
    余峰, 唐娅媛, 张莉丽, 张娟, 李明江
    2020, 61 (7):  1397-13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2
    摘要 ( 414 )   HTML ( 1 )   PDF(1152KB) ( 1229 )  
    为解决入侵性害虫扶桑绵粉蚧化学抗药性问题, 拓宽其生物防治资源, 本文测定了球孢白僵菌对扶桑绵粉蚧各龄期若虫及其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发现, 球孢白僵菌对扶桑绵粉蚧1龄及2龄若虫的致病性最强, 其次是3龄若虫, 对雌成虫的繁殖力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球孢白僵菌对扶桑绵粉蚧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不建议单独使用, 应与其他杀虫机理互补的生物源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搭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马豆疮痂病调查研究初报
    羌烨
    2020, 61 (7):  1399-140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3
    摘要 ( 323 )   HTML ( 0 )   PDF(9235KB) ( 950 )  
    对南通利马豆上发生的一种病害进行观察, 描述该病害的发生危害概况及症状特征, 运用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结果该病害为由痂圆孢(Sphaceloma sp.)引起的疮痂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夏宏义, 吴伟, 曾祥国, 柯艳, 杨静
    2020, 61 (7):  1402-14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4
    摘要 ( 436 )   HTML ( 5 )   PDF(1119KB) ( 1197 )  
    对6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表明,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25%乙嘧酚、40%醚菌脂·乙嘧酚、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等5种药剂对草莓叶片和果实的白粉病的防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且安全性好, 70%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其中, 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40%醚菌脂·乙嘧酚和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等3种药剂防效较好, 可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25%乙嘧酚、25%吡唑醚菌酯等2种药剂可作为补充药剂, 在生产中交替轮换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虫腈微胶囊缓释杀蟑剂的制备工艺
    卢金凤
    2020, 61 (7):  1404-14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5
    摘要 ( 225 )   HTML ( 0 )   PDF(1174KB) ( 851 )  
    利用脲醛树脂与氟虫腈制成微胶囊缓释杀蟑剂, 筛选出最优工艺为脲醛树脂预聚物的用量为14 mL, 调酸时间为90 min, 固化温度为60 ℃, 固化时间为75 min, 包合率高达95%以上。该杀蟑剂相比普通杀蟑剂表现为药效延长, 毒性降低, 且主要是具有缓释效果, 蟑螂食入后死亡时间延后, 可达到食用饵剂的蟑螂在返回巢穴后才死亡, 造成连锁杀蟑和根治蟑群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无人机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应用实践
    施悦谋
    2020, 61 (7):  1407-14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6
    摘要 ( 1297 )   HTML ( 0 )   PDF(6893KB) ( 1207 )  
    综合利用无人机巡航、遥感影像学和地理信息系统, 可加强松材线虫病的定期疫情监测与分析, 建立较完备的松材线虫病灾害监测预警模式。本文旨在介绍相关无人机航拍和室内数据处理方法, 从而实现松材线虫病致死木的快速定位, 指导林间除治工作, 为松材线虫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大米中10种真菌毒素和杀鼠剂的检测方法
    赵健, 吕燕, 许秀琴, 吴银良
    2020, 61 (7):  1410-14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7
    摘要 ( 291 )   HTML ( 8191 )   PDF(1152KB) ( 1301 )  
    建立一套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米样品中氯灭鼠、安妥、大隆、杀鼠灵、杀鼠醚、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玉米赤霉烯酮等10种杀鼠剂和真菌毒素的方法。大米样品使用乙腈-水-甲酸(体积比80∶19∶1)作为提取溶液, 加入适量N-丙基乙二胺去除提取溶液中共提杂质, 净化溶液经浓缩、复溶和高速离心后, 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 使用电喷雾离子源, 多反应监测采集数据, 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 10种药物的线性范围为2~100 μg·L-1, 线性关系良好(R2>0.99), 各药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5.2%~110.0%, 相对标准偏差在1.4%~10.7%, 方法定量限在0.5~2.5 μg·kg-1, 适用于大米中10种杀鼠剂和真菌毒素残留的同时快速定性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菜干低盐腌制过程中品质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
    任爱清, 徐生可, 周亚君, 李伟荣, 杨选
    2020, 61 (7):  1414-14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8
    摘要 ( 335 )   HTML ( 0 )   PDF(1198KB) ( 814 )  
    为了解决缙云菜干低盐腌制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发酸变质问题, 本文对不同的食盐添加量和不同的季节的菜干腌制过程亚硝酸盐、酸度、氨基酸含量和感官品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芥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逐渐降低最后稳定或略有升高, 总酸逐渐升高, 一般应选择3%食盐添加量, 冬季低温环境腌制不超过12 d, 春季气温较高时腌制时间不超过8 d。为了验证冬季腌制最佳时间, 分析了冬季腌制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变化规律, 发现在腌制过程中总氨基酸含量和感官评分逐渐升高, 12 d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宿迁地区常见草莓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韩浩章, 张丽华, 王芳, 张颖, 李素华, 王晓立, 田福发
    2020, 61 (7):  1418-14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49
    摘要 ( 406 )   HTML ( 4096 )   PDF(1115KB) ( 1188 )  
    以宿迁地区常见草莓品种为材料, 检测其半红期果实品质指标, 比较宿迁地区常见草莓品种果实品质。结果表明, 不同草莓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其中, 久香草莓的果实长度最大, 红颜的最小;妙香7号的果径、单果鲜重最大, 章姬的果径、单果鲜重最小;红颜的果实干物质含量及糖度、糖酸比和硬度最大, 妙香7号的最小。同种草莓在不同栽培地的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其中, 新庄镇草莓的果长、果径、单果鲜重、干物质含量和硬度最大, 南蔡镇的果长、果径、单果鲜重最小, 宿豫区的干物质含量最小, 耿车镇的硬度最小;耿车镇的果实糖度、糖酸比最大, 新庄镇的果实糖度、糖酸比最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多菌灵残留
    张玉换, 胡静, 赵月钧
    2020, 61 (7):  1421-14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0
    摘要 ( 282 )   HTML ( 0 )   PDF(1178KB) ( 1010 )  
    本文建立了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并吡唑类杀菌剂多菌灵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本方法采用二氯甲烷超声提取, 固相萃取氨基柱净化, 氮吹后定容,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多菌灵。结果表明, 添加浓度为0.01~0.05 mg·kg-1, 多菌灵在食用植物油中添加回收率为81.8%~93.5%, 相对标准偏差RSD值是4.6%~8.9%, 本方法检测多菌灵灵敏度高, 方法检出限为0.30 μg·kg-1, 定量限为1.00 μg·k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梨汁发酵中的应用
    潘勇, 李建宋, 李静, 廖祥儒, 郝之奎
    2020, 61 (7):  1424-14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1
    摘要 ( 338 )   HTML ( 1 )   PDF(3099KB) ( 1075 )  
    本研究从梨树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产酸菌株, 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一株欺诈明串珠菌, 命名为Leuconostoc fallax SYBC psL4;以砀山砂梨为原料, 用Leuconostoc fallax SYBC psL4发酵梨汁,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 确定了梨汁的最佳工艺条件:接种量5%, 发酵时间25 h, 蔗糖添加量为6%时, 发酵梨汁的感官评分达92分, 发酵梨汁中乳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 VC含量仍保持在83.8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地面粉与商品面粉配比对温州素面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志勇, 陈怡超, 陶开战, 肖欢喜, 陈国仁, 刘永安
    2020, 61 (7):  1429-14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2
    摘要 ( 285 )   HTML ( 0 )   PDF(1159KB) ( 994 )  
    为提升温州素面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本研究以3种不同的面粉为材料, 采用统一方法制作成温州素面, 对其色泽、麦香味和口感进行评价, 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用100%温州本地面粉制作的素面麦香味浓、口感爽滑, 最为正宗, 而且经济效益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HACCP的黄皮基地产销过程质量安全管控
    刘顺字, 廖远东, 郭淑贞, 林双娣, 陆俊辉, 赖秀桃, 余其峰
    2020, 61 (7):  1432-143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3
    摘要 ( 295 )   HTML ( 2 )   PDF(1152KB) ( 1009 )  
    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与方法, 对黄皮基地产销环节中主要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对全过程关键控制点进行探索, 新建立黄皮质量安全管控体系, 并对该管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省不同种类茶叶重金属含量调查及其污染评价
    张楠, 杨兆光, 李海普, 张兆雪
    2020, 61 (7):  1436-14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4
    摘要 ( 1237 )   HTML ( 2 )   PDF(1160KB) ( 1050 )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湖南省主要茶叶产区的绿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和茉莉花茶中铜(Cu)、锌(Zn)、硒(Se)、钒(V)、铬(Cr)、钴(Co)、镍(Ni)、砷(As)、镉(Cd)、铅(Pb)的含量进行测定, 对照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和NY/T 288-2018《绿色食品 茶叶》, 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茶叶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所测茶叶样品中Cu、Cr、As、Cd和Pb含量均在国标限量范围内, 1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为Zn(39.15 mg·kg-1)>Cu(17.75 mg·kg-1)>Ni(7.77 mg·kg-1)>Pb(0.62 mg·kg-1)>Co(0.56 mg·kg-1)>Cr(0.36 mg·kg-1)>V(0.21 mg·kg-1)>As(0.08 mg·kg-1)>Se(0.07 mg·kg-1)>Cd(0.059 mg·kg-1)。茶叶中Cu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 为0.592。所采茶叶样本中, 红茶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0.648), 小于0.7, 整体来看, 所有茶叶样本均属于安全等级, 处于清洁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硒叶面肥安全性评估方法建立
    耿敬章, 陈俊杰, 杨萌, 孟莉, 贺博, 唐德剑, 杨水云
    2020, 61 (7):  1440-14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5
    摘要 ( 268 )   HTML ( 1 )   PDF(1118KB) ( 1069 )  
    无机硒具有毒性, 直接用作叶面肥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为了甄别和评估市面硒肥中的无机硒占比, 建立一套适用于硒肥中无机硒含量占比的检测方法, 对肥料安全性进行评估。首先, 在测定总硒含量的基础上, 对硒肥进行超高速离心去除纳米硒, 计算纳米硒含量;然后, 采用三氯乙酸沉淀离心上清液中的蛋白, 用环己烷萃取除去有机硒, 测定水相硒含量(即无机硒含量), 利用差减法计算硒肥中的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 所建立方法对无机硒含量检测的加样回收率为98.83%, 相对标准误为1.47%, 说明利用此方法可准确测定硒肥中不同形态硒的含量。利用该方法测得某市售硒肥中总硒浓度为(6 004.08±21.78)mg·L-1, 纳米硒占比65.67%, 无机硒占比34.31%, 有机硒未检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 回收率和重复性可满足检测要求, 适用于硒肥中不同形态硒含量的测定, 是评价硒肥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丽水山区渔业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
    夏佳佳, 原居林
    2020, 61 (7):  1442-14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6
    摘要 ( 333 )   HTML ( 4 )   PDF(1392KB) ( 1008 )  
    近年来, 浙江省山区渔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渔业逐步成为许多地方的关键产业。浙江山区渔业长期以来受水面资源量小、养殖方式传统化、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不利因素的制约, 渔业发展一直处于小规模低速的增长状态。本文以丽水山区渔业为例, 对渔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适合山区渔业发展的对策, 以期指导浙江西南山区渔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非鱼适宜养殖的密度
    戴杨鑫, 冯晓宇, 戴瑜来, 黄辉
    2020, 61 (7):  1446-14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7
    摘要 ( 433 )   HTML ( 3 )   PDF(1306KB) ( 980 )  
    罗非鱼是世界最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我国是世界最大罗非鱼养殖和出口国。针对罗非鱼在各养殖模式中的适宜放养密度国内外很多学者做出了相关研究, 成果报道于国内外各类水产养殖专业杂志。为了解目前罗非鱼养殖中的适宜养殖密度, 本文作者查阅了国内外罗非鱼的适宜养殖密度相关研究报道, 并对其成果进行综述, 以便日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及合理指导养殖生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PMEL-17基因在三穗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祝永才, 杨胜林, 谭斌, 周璇, 杨世皓, 罗林丽
    2020, 61 (7):  1450-14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8
    摘要 ( 255 )   HTML ( 2 )   PDF(1414KB) ( 866 )  
    本研究旨在探讨PMEL-17基因在啄羽和正常行为三穗鸭不同组织内的表达。采用有啄羽行为和无啄羽行为的三穗鸭为研究材料, 采集心、肝、脾、肺、肾、肠、脑、胸、腿、眼、肌胃和腺胃等12个组织, 提取RNA,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MEL-17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MEL-17基因在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 其中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心脏次之, 肌胃最低。除脑、心、胸外, 啄羽组三穗鸭其他组织中PMEL-17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啄羽组脑组织中PMEL-17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脑组织(P<0.01)。研究结果表明, PMEL-17基因可能与家禽啄羽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江山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践与经验
    李飞, 郑根深
    2020, 61 (7):  1453-14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59
    摘要 ( 302 )   HTML ( 3 )   PDF(1100KB) ( 875 )  
    江山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重点推广了秸秆还田、秸秆-养殖场治污、油菜秸秆-湖羊、秸秆-生物质燃料、秸秆-原料化利用五大模式, 推进物质循环, 实现变废为宝, 初步形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态化利用新格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平台构建
    陆林峰, 管孝锋, 黄海龙, 朱伊平
    2020, 61 (7):  1455-14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0
    摘要 ( 346 )   HTML ( 2 )   PDF(1183KB) ( 1248 )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让农业农村经济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本文从3个出发点分析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软件开发部分介绍物联网智能云平台系统, 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建设部分构思了基于农业物联网的示范点整体建设, 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推广部分讨论如何推进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之间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郭峰, 徐薇, 余志平, 张海龙
    2020, 61 (7):  1458-14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1
    摘要 ( 309 )   HTML ( 2 )   PDF(1903KB) ( 901 )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 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时期特有的现象, 但普遍存在现代化水平不高, 产业链不完善, 产业发展后力不足, 后续开发乏力等问题。如何使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形成良性机制, 达到“以园养园”可持续发展状态, 值得探索与思考。本文以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 提出了发展理念、组织架构、顶层设计、内在机制、内生动力等几方面建议, 以期为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也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以试验基地为依托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探索
    王启现
    2020, 61 (7):  1462-14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2
    摘要 ( 224 )   HTML ( 2 )   PDF(1112KB) ( 796 )  
    科研试验基地具有转化科技成果的天然优势。利用基地的设施条件、人员队伍和依托单位的力量, 开展中试熟化、科普展示、集成示范、科技培训、咨询服务等成果转化工作, 既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从大院大所走向生产并推动产业发展, 也可提升基地实力和影响力,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野外条件营造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基于绿肥种植的耕地地力培育模式探讨
    季卫英, 单英杰
    2020, 61 (7):  1465-14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3
    摘要 ( 363 )   HTML ( 3 )   PDF(1118KB) ( 1234 )  
    从促进耕地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培肥景观化建设和酸化土壤矫治4个方面论述绿肥作物在耕地地力培育中的作用, 提炼绿肥种植在浙江耕地地力培育上的典型模式, 探讨基于绿肥种植的耕地地力培育模式, 以期为推进浙江耕地地力培育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力治水背景下温瑞塘河主河道水质调查
    胡如意, 梅鹤, 商栩, 王振峰, 黄宏, 廖忠鹭
    2020, 61 (7):  1468-14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4
    摘要 ( 540 )   HTML ( 14 )   PDF(2315KB) ( 1290 )  
    平原河网地区水污染治理难度比较大, 如何巩固治水成果也是一个难题。在温瑞塘河主河道设置6个水质监测点, 于2018年对主要水质项目pH值、高锰酸盐指数(KMnO4)、氨氮(NH3-N)、总磷(TP)和溶解氧(DO)进行逐月监测。结果表明, 研究河段TP、KMnO4、NH3-N和DO的年均值分别为0.16、1.50、2.45、5.32 mg·L-1, 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分别符合Ⅲ类、Ⅲ类、Ⅱ类和Ⅲ类水质要求。该河段已从整体上消除了劣Ⅴ类水体, 目前的主要污染物是NH3-N。该河道水质的空间变异性和季节变异性均不显著。防止水质反弹将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针对平原河网水质的水污染防治, 提出坚持连片治理、坚持水陆共治、注重生态恢复、完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文山州富宁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李怡彬
    2020, 61 (7):  1472-14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5
    摘要 ( 310 )   HTML ( 0 )   PDF(2865KB) ( 835 )  
    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确权实例, 分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三维移动扫描测绘等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并按精度控制要求进行精度符合性测试, 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 在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卫星影像图进行土地确权时, 精度控制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但在地形复杂的区域误差较大, 需逐一进行实地测绘修正。新测绘技术的应用, 可大幅提高测绘精度和工作效率, 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污染物浓度的气象条件
    董群, 肖王星, 俞科爱, 张晶晶
    2020, 61 (7):  1475-14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6
    摘要 ( 239 )   HTML ( 2 )   PDF(39345KB) ( 875 )  
    利用2015-2018年气象和环境数据, 分析影响北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空气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研究发现, 北仑区PM2.5、NO2、SO2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环境状况日益改善, 且污染物浓度具有较明显时间特征。气温、风速的日变化趋势与SO2的日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与NO2和PM2.5相反;相对湿度与NO2和PM2.5比较一致、与SO2相反。根据大气环境承载力, 需要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 提高作物生长质量, 保证农业经济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