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晓韵, 田丹青, 周媛, 朱强, 葛亚英, 潘刚敏. 光强光质对红掌组培不同阶段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7): 1358-1361. |
[2] |
朱春艳, 盛小光, 励敏, 周绍荣, 陈霞, 顾宏辉. 几种映山红杂交杜鹃茎段快繁体系的建立[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3): 562-564. |
[3] |
欧阳欢, 熊遂金, 陈健美, 钟八莲. 不同甜橙品种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10): 2000-2004. |
[4] |
王军英, 胥明. 高温季节温度调控对红掌种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361-1363. |
[5] |
洪莉, 董军, 陈令会, 王云冰. 甜樱桃砧木吉塞拉12号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881-883. |
[6] |
张益, 王琳, 郑佳铌, 王云冰, 洪莉, 董军. 南方地区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的组培快繁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884-885. |
[7] |
施建军, 张旭娟, 杨涵, 施渭尧, 柴伟国. 芦笋优系T2-32-6组培快繁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2): 2552-2554. |
[8] |
刘峰, 阮盈盈, 林立, 李文, 林乐静, 付涛. 樱花组培快繁体系建立及优化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1): 2281-2284. |
[9] |
付双彬, 池梦薇, 杨燕萍, 姚丽娟, 周庄. 外源激素对台闽苣苔叶片分化及再生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2): 2209-2212. |
[10] |
周志淑, 黄桃翠, 欧阳杰. 粳恢35成熟胚的再生体系[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8): 1349-1350. |
[11] |
朱强, 葛亚英, 潘刚敏, 潘晓韵, 田丹青. 肥料pH值和浓度对盆栽红掌生长与开花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6): 919-921. |
[12] |
王凯星, 肖金平, 闫蕊洁. 温室切花红掌高效生产关键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3): 463-465. |
[13] |
詹菁, 马广莹, 郑日华, 毛永成, 应桃园, 杨烨. 匍匐筋骨草勃艮第之光组培快繁与移栽基质筛选[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1): 2052-2053. |
[14] |
段敏1,2,谢留杰1,唐兴国2,黄善军1,潘晓飚1,2*. 水稻粳粳交后代花药培养技术的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7): 1045-. |
[15] |
李军1,李白1,高广春2,徐洪娜2,尹阿丽2. 西红花组培球茎诱导关键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2):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