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1, 62 (10):  0-0. 
    摘要 ( 446 )   PDF(16305KB) ( 5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发展铁皮石斛等食药物质产业的对策建议
    何伯伟, 杨兵勋, 王松琳, 张岑容
    2021, 62 (10):  1903-19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1
    摘要 ( 593 )   HTML ( 30 )   PDF(1150KB) ( 582 )  

    分析浙江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等食药物质产业的发展优势、食用历史、政策机遇和发展前景,针对当前浙江省食药物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把食药物质产业列入健康浙江建设的重点工作,研究制定试点生产经营的实施方案,研制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强化协同创新研究,加强宣传推广和品牌创建服务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金华模式
    胡新民, 郑俊杰, 何婕
    2021, 62 (10):  1906-19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2
    摘要 ( 535 )   HTML ( 20 )   PDF(1169KB) ( 563 )  

    金华市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破解“垃圾围城”困局,形成了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金华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稻-菜轮作下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维玲, 徐静高, 葛芙蓉, 马嘉伟, 叶正钱
    2021, 62 (10):  1910-19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3
    摘要 ( 602 )   HTML ( 17 )   PDF(1148KB) ( 590 )  

    通过9 a的耕地地力监测试验,总结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大头菜轮作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和大头菜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长期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掠夺式生产严重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施肥能有效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营养,但钾素仍缺乏;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测土配方+有机肥区水稻和大头菜产量增加最明显。因此,施肥能保障水稻和蔬菜的产量,且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舟山盐碱地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
    朱家骝, 严中琪
    2021, 62 (10):  1913-19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4
    摘要 ( 680 )   HTML ( 5 )   PDF(1148KB) ( 645 )  

    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内引进32个耐盐碱品种(系),进行水稻耐盐碱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水稻耐盐碱性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筛选出甬优12、桂晶丝苗、甬优1540、玉香油占等4个耐盐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改良剂对土壤和水稻糙米镉积累的影响
    王京文, 袁杭杰, 李丹, 杨文叶, 张奇春
    2021, 62 (10):  1916-19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5
    摘要 ( 513 )   HTML ( 5 )   PDF(1150KB) ( 578 )  

    混合改良剂(RM)由石灰、沸石、过磷酸钙和生物质炭按71:23:5:1质量比配制而成。为研究该混合改良剂的施用效果,按4个添加量水平(0、0.1%、0.2%和0.5%)在杭州市富阳区和桐庐县镉污染稻田分别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富阳和桐庐试验点产量分别增加3.0%~16.3%和2.3%~10.6%,产量增加最大为RM2(0.2%)处理;富阳和桐庐试验点各处理在水稻生长期明显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其中,在成熟期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分别降低了9.0%~30.3%和7.1%~29.4%,同时,对改良土壤pH值有一定的实效性;各混合改良剂处理水稻糙米镉含量降低至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0.2 mg·kg-1标准值以下,其中,水稻品种秀水11低吸收镉特征优于甬优5550。此混合改良剂对治理酸性稻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有明显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桐乡市水稻甬优1540肥料利用率探究
    吴勇, 朱玉祥, 吴春艳, 陈昊煊
    2021, 62 (10):  1919-19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6
    摘要 ( 613 )   HTML ( 2 )   PDF(1136KB) ( 578 )  

    为探究桐乡市配方施肥的效果,在石门湾进行水稻甬优1540配方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每667 m2产量(折干)为602.62 kg,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34%、20.39%和49.05%;配方施肥施用缓释肥,每667 m2产量(折干)为582.36 kg,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0.19%、36.91%和54.21%。水稻甬优1540配方施肥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爱思Si/TE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唐毓杰, 王晖, 刘海涛, 瞿德民
    2021, 62 (10):  1921-19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7
    摘要 ( 598 )   HTML ( 1 )   PDF(2408KB) ( 688 )  

    以畜禽养殖废弃物+油菜籽枯饼+花生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AIZ自动化-智能生物酵解技术充分腐熟后,加入复合功能微生物菌剂,加工生产爱思Si/TE(活性螯合硅/微量元素)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进行减氮10%替代施肥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爱思Si/TE复合微生物肥料225 kg·hm-2的水稻产量为7 203 kg·hm-2,较施用灭活后的爱思Si/TE复合微生物肥料225 kg·hm-2处理、常规施肥对照、空白对照分别增产5.4%、6.9%和46.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水稻上施用爱思Si/TE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节氮增产和增收效果。施用后能提供良好微生态环境,钝化固化重金属,有效降低重金属生物移动性,极大地降低了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有利提升农产品品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低累积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吸收积累特征
    黄其颖, 傅丽青, 马婧妤, 刘双日, 叶楠, 卢忠诚
    2021, 62 (10):  1925-19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8
    摘要 ( 680 )   HTML ( 6 )   PDF(1254KB) ( 731 )  

    相同种植条件下,不同品种水稻对重金属吸收和转运存在差异,产量也会有所不同。选择浙江省主推的5个水稻品种为受试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稻米对Cd元素累积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1540和浙两优274品种稻米中Cd含量显著低于其余3个品种,均小于重金属国家标准限量值,达到农作物安全利用标准,甬优1540和浙两优274品种产量分别达到10 331和10 464 kg·hm-2,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综合分析后筛选出甬优1540和浙两优274对重金属Cd的积累性最低,推荐这2个水稻品种为适应于浙江省的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7—2017年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的肥力变化
    孙进, 周祥, 陈爱晶, 徐汉亿
    2021, 62 (10):  1928-19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09
    摘要 ( 502 )   HTML ( 1 )   PDF(1581KB) ( 627 )  

    分析2007—2017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肥力状况,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盐城市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稳中有升,微量元素丰缺各异,pH略有下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不同施肥模式的效果比较
    汪东东, 王中秋, 赵人杰, 李路菲, 王涛, 潘建清
    2021, 62 (10):  1932-19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0
    摘要 ( 691 )   HTML ( 1 )   PDF(1152KB) ( 617 )  

    在籼型杂交水稻上应用3种施肥模式进行效果试验,比较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在水稻上氮肥减量增效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个施肥模式处理当季氮肥利用效率为42.5%~47.6%,667 m2产量均在600 kg以上,较无氮模式增产11.0%~13.8%,具有明显的减肥增效效果。3个施肥模式间产量差异不大,有机缓释肥+流体缓释氮液模式,减肥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有机缓释肥侧深施肥模式没有表现出相对有机缓释肥模式的增产增收优势,但其明显提高了水稻磷钾肥利用率,与有机缓释肥模式和有机缓释肥+流体缓释氮液模式相比,磷肥利用率上分别提高9.0和5.0百分点,钾肥利用率上分别提高1.5和5.9百分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与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奕浪, 范道付, 吴应齐, 何勇清, 吴俊, 姚理武, 余久华, 陈吴伟
    2021, 62 (10):  1935-19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1
    摘要 ( 426 )   HTML ( 0 )   PDF(1212KB) ( 542 )  

    进行不同播期和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影响的试验,在土壤肥力等级分别为大田(P1)和油茶林下(P2)分别布设7月3日至8月5日(D1~D4)4个播期。结果表明:1)4个播期的红藜皆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83~118 d,总体上,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延长;随着地力等级下降,生育期缩短7~20 d。2)随着播期的推迟,倒伏率下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减少,第1有效分枝部位上移,株高、茎粗、主穗粗、主穗长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地力等级间的倒伏率差别不明显,但P1的株高、茎粗、第1有效分枝部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显著大于P2。3)随播期推迟,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D2播期产量最高,D1播期次之,D3、D4最低;相同播期P1、P2产量间存在一定差异,以D1播期差别最大,D2播期次之,D3、D4播期产量相差不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稻浙优21在福建省引种的适应性表现
    练进旺
    2021, 62 (10):  1938-19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2
    摘要 ( 556 )   HTML ( 2 )   PDF(1150KB) ( 579 )  

    2020年福建省引进籼粳亚种杂交稻浙优21作为中稻在全省进行多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浙优21平均产量10 774 kg·hm-2,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15.82%,产量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全生育期154.8 d,比对照迟14.3 d;具有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大穗密穗,后期转色佳等特性;田间稻瘟病抗性表现为抗稻瘟病;综合性状优于对照。栽培上应注意稻曲病的防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亲和粳稻宁84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
    黄宣, 叶朝辉, 金林灿, 陈国, 施贤波
    2021, 62 (10):  1941-19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3
    摘要 ( 434 )   HTML ( 2 )   PDF(1202KB) ( 540 )  

    宁84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单/双季兼用型常规晚粳稻品种,分别于2015年、2021年通过浙江省单季、双季晚粳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双季晚稻栽培。宁84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灌浆速度快,青秆黄熟。带有Pi2/piztPitaPibPi54/PishpikmS5-nGW5等 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和2个功能基因,宁84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中抗条纹叶枯病、感褐飞虱。含有广亲和基因S5-n,具有对籼稻亲和性。耐穗发芽,米质各项指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质部颁二等标准。介绍栽培技术要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3个油菜品种晚直播试验初报
    蒋琪, 陈少杰, 张建民, 吴龙根
    2021, 62 (10):  1945-19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4
    摘要 ( 372 )   HTML ( 7 )   PDF(1179KB) ( 525 )  

    选用浙油50、浙油51和越优1401 3个品种在宁波市鄞州区进行油菜晚直播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品种越优1401苗期抗寒性好,春发能力强,生育期短,迟播情况下产量稳定,可以作为晚直播油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浙江省粟展示品种比较
    石益挺, 王苏杭, 俞懿洪
    2021, 62 (10):  1947-19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5
    摘要 ( 333 )   HTML ( 4 )   PDF(1148KB) ( 509 )  

    根据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的统一安排,进行了冀谷42等11个谷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谷42、19HQ12、冀创谷3号、浙粟4号和建德黄粟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在面上加强示范推广。本试验谷子的产量水平很低,难以满足作为稳粮“生力军”的要求,需在确定品种的基础上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高产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榧僵果调查与解剖学观察
    王哲, 吴诗涵, 索金伟, 吴家胜
    2021, 62 (10):  1950-19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6
    摘要 ( 280 )   HTML ( 1 )   PDF(7337KB) ( 525 )  

    对香榧僵果发生情况进行研究表明,僵果主要发生在授粉受精后的幼果发育初期,种实膨大期僵果内部萎蔫,组织降解。对香榧僵果发生的位置进行调查发现,位于枝条下端的对果容易发生双僵果,上端的对果主要发生单个僵果,朝南方向僵果率最低,树体下方僵果率较上方低,总体位置效应不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浙贝母产业现状及思考
    阮洪生, 王翰华, 马舒伟, 崔明超, 程斌
    2021, 62 (10):  1953-19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7
    摘要 ( 473 )   HTML ( 24 )   PDF(1165KB) ( 621 )  

    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对浙贝母的主产地、种植条件、栽培品种、种植方式、田间管理、采收与加工进行归纳与总结,针对浙贝母规模化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当地政府出台相关补助政策以引导产业发展,保障适宜种植区域种植浙贝母,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质量追溯体系;提升浙贝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程度;重视浙贝母种质资源安全;推进浙贝母药用部位及非药用部位的研发力度;注重精深加工,延长浙贝母产业链,助力浙贝母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助农增收奔小康。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鲜食枣浙鲜枣1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何丁生, 求盈盈, 何祯, 郑锡良, 戚行江, 任海英
    2021, 62 (10):  1956-19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8
    摘要 ( 354 )   HTML ( 4 )   PDF(1850KB) ( 504 )  

    浙鲜枣1号是从义乌大枣果园发现的优株中选育出的鲜食枣新品种。树姿半开张,树形乱头形,树势中等。叶片卵圆形、平展,叶尖尖凹,叶色深绿、光亮,叶基偏斜形,叶缘钝齿,花和萼片乳黄色。果实扁倒卵圆形,果肩凸,果顶凹,完熟果色红,果面粗糙,果皮薄,果点小,果点密度中等,梗洼深度和广度均中等,外观好。在浙江地区果实脆熟期为9月5日左右,单果重13.3 g,果实可食率97.0%,总糖含量10.93%,可滴定酸含量4.4 g·kg-1,VC含量2 688.1 mg·kg-1。该品种果肉白色,质地酥脆,肉质细,汁液多,风味甜,有蜂蜜味,品质优良,适宜浙江省及类似气候地区栽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个甜樱桃品种在舟山的引种试验
    王呈阳, 任如红, 严中琪, 姚金晓, 吴国泉
    2021, 62 (10):  1960-19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19
    摘要 ( 368 )   HTML ( 1 )   PDF(1151KB) ( 562 )  

    在舟山市樱桃引种试验园进行5个甜樱桃品种引种试验,比较分析在避雨设施栽培下各甜樱桃品种的物候期、产量以及单果重、果实纵横径、果柄长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性状指标,以期选出适合舟山避雨设施栽培的甜樱桃优良品种。结果表明,甜樱桃朝阳、04-8、长丰等3个品种表现较好,可适当进行推广种植,尤其04-8可在“五一”节假日期间成熟上市,可带动樱桃采摘游。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境对歪头菜和鸭儿芹光合生理的影响
    王盼, 王孝源, 周钰鸿, 潘德月, 陈子林, 康华靖
    2021, 62 (10):  1962-19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0
    摘要 ( 278 )   HTML ( 0 )   PDF(1405KB) ( 513 )  

    为指导歪头菜和鸭儿芹推广应用时立地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设置林下(Ⅰ)和林缘(Ⅱ)两种生境对歪头菜和鸭儿芹的光合速率、电子传递速率(ETR)、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境Ⅰ下歪头菜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及其对应的饱和光强均显著高于生境Ⅱ,分别为85.895和640.283 μmol·m-2·s-1;生境Ⅰ下鸭儿芹叶片的ETRmax及其所对应的饱和光强也显著高于生境Ⅱ,分别为136.160和861.633 μmol·m-2·s-1。同ETR对光强响应的拟合结果类似,与生境Ⅱ相比,生境Ⅰ下歪头菜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及其对应的饱和光强均显著高于生境Ⅱ,分别为9.001和695.318 μmol·m-2·s-1;生境Ⅰ下鸭儿芹叶片的Pnmax及其所对应的饱和光强显著高于生境Ⅱ,分别为14.786和967.158 μmol·m-2·s-1。另外,从光补偿点来看,不同生境下歪头菜和鸭儿芹叶片的光饱和点均低,分别约为20和15 μmol·m-2·s-1,说明歪头菜和鸭儿芹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能很好地适应弱光环境。另外,气孔导度、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等光合参数与上述结果一致。因此,歪头菜和鸭儿芹均为半阳生植物,在种植时应选择半遮阳环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玮玮, 汪国莲, 孙玉东, 赵建锋, 王林闯, 罗德旭
    2021, 62 (10):  1968-19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1
    摘要 ( 252 )   HTML ( 10 )   PDF(1133KB) ( 494 )  

    在淮安红椒新品种创椒1号的制种过程中,花叶病毒可通过种间传播,在其开花结果期表现出叶片斑驳、植株矮化的现象,对红椒的产量与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10%的Na3PO4溶液进行种子消毒,可有效降低病情指数,提升红椒的品质与产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降解穴盘及喷硒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
    周娟, 高登国, 刘星, 刘艳, 朱英, 叶林
    2021, 62 (10):  1970-19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2
    摘要 ( 222 )   HTML ( 22 )   PDF(4129KB) ( 520 )  

    为明确生物降解穴盘育苗的生产适应性以及喷硒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本试验以黄瓜德尔1号为材料,采用普通塑料穴盘(-J)和生物降解穴盘(+J)2种类型穴盘育苗,在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15 d)后叶面分别喷施清水(N)和2 mg·L-1(P)的亚硒酸钠溶液,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2种类型穴盘及喷硒对不同时期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降解穴盘及喷硒(+JPH)对黄瓜幼苗期(播种19、24 d)株高交互影响差异显著,对黄瓜幼苗期(播种24 d时)下胚轴长交互影响差异极显著,播种39 d时对下胚轴长交互影响差异显著;穴盘类型对黄瓜幼苗期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根长、鲜重、干重和日均干物质增长量(G值)影响极显著;喷硒对黄瓜幼苗期株高、茎粗、叶面积、下胚轴长、鲜重、干重、壮苗指数和G值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播种39 d后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影响显著,生物降解穴盘喷硒处理幼苗根系活力达35.57 μg·g-1·h-1;依据不同生长时期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播种39 d时,生物降解穴盘喷硒处理综合评分最高,为0.947 1,生物降解穴盘不喷硒处理次之,普通塑料穴盘不喷硒处理最低。生物降解穴盘育苗及喷硒对黄瓜幼苗各项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利用生物降解盘育苗并进行叶面喷硒黄瓜幼苗生长最佳,本试验为集约化育苗和将来工厂化育苗中使用生物降解穴盘替代普通塑料穴盘育苗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预测及其在根中表达分析
    安爽, 刘金莲, 占晓慧, 李永强, 宗宇
    2021, 62 (10):  1977-19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3
    摘要 ( 250 )   HTML ( 4 )   PDF(10208KB) ( 520 )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分析基因家族的基本结构、保守域以及与拟南芥bZIP基因家族之间的同源进化关系。共鉴定到131个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调取blastp和HMMER检索到的序列ID,根据ID人工去冗余,后进行CDD(conserve domain database)分析,保留特征结构域筛选得到31条基因序列。根据拟南芥的分类标准将其分为9个亚族,分别是A、B、C、D、E、G、I、K、S组,每组所含有的成员数目不等。根据R和RStudio软件进行热图制作,显示不同基因在蓝莓不同组织或是不同pH条件下表达模式有差异,分析热图明确B组、C组、D组、E组bZI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成员在蓝莓根系受土壤pH胁迫下起重要抗逆调控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齐振宇, 蔡盼, 蔡溧聪, 张龙平, 任艳云, 周艳虹
    2021, 62 (10):  1984-19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4
    摘要 ( 1135 )   HTML ( 4 )   PDF(1933KB) ( 506 )  

    以“嘉祥紫皮蒜”为试验材料,探讨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技术对大蒜苗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大蒜生长的影响较磷肥大,不施氮肥、磷肥均会造成大蒜生长势的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减施30%氮肥和减施30%磷肥均会限制大蒜早期生长,减施30%氮肥处理组大蒜产量和品质有大幅的降低,而减施30%磷肥处理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在减施氮肥和磷肥的前提下,有机肥替代显著提高了大蒜苗期的生长势、后期产量和品质,且均比常规施肥高。因此,减施30%磷肥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减施30%磷肥结合有机肥替代能最大程度促进大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砧穗互作对嫁接西瓜高温耐性的影响
    邢乃林, 张蕾琛, 黄芸萍, 王毓洪
    2021, 62 (10):  1988-19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5
    摘要 ( 232 )   HTML ( 0 )   PDF(3442KB) ( 521 )  

    高温是限制西瓜秋季栽培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嫁接对西瓜高温抗性的影响,以葫芦砧木甬砧1号(YZ1)和西瓜早佳8424(ZJ)为材料,通过葫芦砧木嫁接西瓜,并以葫芦和西瓜自接为对照,以42 ℃高温处理3 d。结果高温使嫁接西瓜及接穗自接苗叶绿素含量升高,砧木自接苗叶绿素含量下降。嫁接西瓜叶片MDA含量下降,砧木和接穗则上升。同时,嫁接可减少高温对接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因此,砧穗互作具有类似杂种优势的表现,可提高西瓜的高温耐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厨余垃圾沼泥对嫁接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邢乃林, 严蕾艳, 王迎儿, 黄芸萍, 古斌权, 张华峰, 应泉盛
    2021, 62 (10):  1991-19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6
    摘要 ( 217 )   HTML ( 1 )   PDF(1378KB) ( 540 )  

    为了研究厨余垃圾生产的沼泥对嫁接和不嫁接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其作为有机肥应用于西瓜生产的可行性,进行厨余垃圾沼泥应用试验。结果显示,厨余垃圾沼泥整体上对西瓜品质无显著影响,可提高部分西瓜品种的糖度等品质性状,对嫁接西瓜和非嫁接西瓜及不同砧木嫁接西瓜的影响不同。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质配方对猴头菇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李云涛, 毛荣良, 张作法, 江伟琴, 廖建东, 吕国英
    2021, 62 (10):  1994-19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7
    摘要 ( 1081 )   HTML ( 3 )   PDF(1150KB) ( 543 )  

    通过改变猴头菇栽培基质配方的营养构成,研究不同配方对猴头菇接种成活率,菌丝生长、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对猴头菇的生长及营养功能成分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配方2号表现优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林志寅, 庄文雅, 汪精磊, 胡天华, 包崇来
    2021, 62 (10):  1996-19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8
    摘要 ( 229 )   HTML ( 1 )   PDF(1209KB) ( 534 )  

    对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的33份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7.47%~85.0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4~2.05;质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5.00%~62.19%,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30~1.83。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590%,可有效反映原有多个性状变量信息。聚类分析将萝卜种质资源分为3类,叶型及地上部分生长势是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为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甜橙品种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欧阳欢, 熊遂金, 陈健美, 钟八莲
    2021, 62 (10):  2000-20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29
    摘要 ( 288 )   HTML ( 2 )   PDF(2237KB) ( 598 )  

    胚性愈伤组织是柑橘利用珠心胚脱毒及原生质体融合等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赣南早脐橙、纽荷尔脐橙和哈姆林甜橙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珠心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成熟期、不同激素对3个品种未受精胚珠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旨在建立一个高效的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结果表明:6-BA对柑橘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显著,3个品种在果实发育中期取样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胚性愈伤组织,取材太早或太迟都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赣南早脐橙、纽荷尔脐橙和哈姆林甜橙诱导胚性愈伤的最佳取样时间分别为105、95和95 d,胚性愈伤率分别可达到35.90%、56.21%和65.08%。赣南早脐橙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是在MT培养基基础上添加7.5 mg·L-1 6-BA,纽荷尔脐橙和哈姆林甜橙的最佳诱导培养基是在MT培养基基础上添加5.0 mg·L-1 6-BA。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海水胁迫对5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林加发
    2021, 62 (10):  2005-20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0
    摘要 ( 210 )   HTML ( 1 )   PDF(1160KB) ( 524 )  

    以银叶金合欢、红三叶、山毛豆、木豆、紫云英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以海水作为复合盐溶液,研究5种豆科植物种子在海水胁迫下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应用隶属函数法比较其综合耐盐能力。结果表明,盐胁迫环境下供试材料的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利用隶属函数法评价,5种豆科植物的耐盐能力排序为木豆>银叶金合欢>山毛豆>红三叶>紫云英。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掌组培体系的比较与优化
    朱强, 周媛, 田丹青, 葛亚英, 潘晓韵
    2021, 62 (10):  2008-20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1
    摘要 ( 259 )   HTML ( 4 )   PDF(1168KB) ( 597 )  

    研究不同激素及浓度的培养基对红掌愈伤增殖不定芽分化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掌不同品种、状态的愈伤,其最适增殖分化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存在差异。当6-BA和TDZ浓度配比为(6~10):1时,植物生长调节剂TDZ具有很好的促愈伤增殖的效果,但长期使用易导致愈伤褐化、死亡率增加,以及不定芽分化困难和畸形芽多。愈伤组织增殖以MS+0.60~1.00 mg·L-1 6-BA为宜,能兼顾愈伤增殖与不定芽数量、质量的平衡;壮苗生根以1/2MS+0.10 mg·L-1 NAA为宜,不同品种间需经试验微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5个茶梅品种生物学特性及直立型筛选评析
    章丹峰, 齐鸣, 楼晓明, 翁振兴
    2021, 62 (10):  2011-20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2
    摘要 ( 365 )   HTML ( 2 )   PDF(1158KB) ( 530 )  

    根据直立型树状株型筛选的原则,对杭州植物园山茶种质资源圃保存的3个类群的25个茶梅品种按照生物学特性、分枝角度、观赏性等进行观测和直立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绯乙女、立寒、笑颜、重瓣彩虹、东云5个品种表现较强的长势,综合性状较优,具体表现为分枝角度中等大小,当年生枝条直立性生长势强,病虫害少,抗寒性强,冠形饱满,且具有花色艳丽、花型好、耐修剪等特征,可初步作为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和值得在园林应用中作为直立性养护推广的优良品种。综合评价指数分级为Ⅰ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疫情时代扬州世园会主题的构思与体现
    王月瑶, 陈波
    2021, 62 (10):  2014-20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3
    摘要 ( 222 )   HTML ( 0 )   PDF(10826KB) ( 531 )  

    2021年扬州世园会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举办的首届世园会,分别从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生活的角度对其展开论述,将切实为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建设做出贡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草坪土壤养分及施肥策略
    肖昆仑
    2021, 62 (10):  2020-20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4
    摘要 ( 219 )   HTML ( 3 )   PDF(1146KB) ( 495 )  

    为进一步了解杭州地区草坪土壤养分水平,制定科学的施肥策略,对杭州地区具代表性的30个公园草坪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大部分公园草坪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符合绿化种植要求;各草坪土壤有机质、氮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但是磷、钾含量中等及以下水平所占的比例较大,需要定期补充足够的磷、钾肥。所测样点中,有24处pH>7.5,不利于草坪草生长,需进行调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梨种质资源对黑斑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李庆余, 于强, 王义菊, 牟红梅, 姜福东, 李元军
    2021, 62 (10):  2023-20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5
    摘要 ( 312 )   HTML ( 1 )   PDF(1492KB) ( 576 )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96份梨种质资源对叶片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莱克拉克、威宁大黄为高感梨黑斑病品种;海兰特、阿巴特、李克特、考密斯、哈依兰德为感梨黑斑病品种;大巴梨、凯斯凯德、路易斯、秋洋梨、青松、绿云、spalding、保9、贵妃、砀山酥梨为中抗梨黑斑病品种;保利阿斯卡、盘克汉姆、巴梨、长把梨、雪花、早酥、金水1号、黄金、丰水、安梨、伏香等79份梨品种为抗梨黑斑病品种。总体来看,砂梨对黑斑病的抗性高于西洋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菊多糖诱抗剂对玄参白绢病的防效
    周婧琪, 陈磊, 田薇
    2021, 62 (10):  2027-20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6
    摘要 ( 274 )   HTML ( 22 )   PDF(1167KB) ( 586 )  

    通过野菊多糖诱抗剂(CIP)对玄参生长、活性成分及抗病的影响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组生长情况以及抗病效果。对主成分综合指标分析表明,经CIP喷施后玄参的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分鲜重、块根增长量,均高于清水对照。玄参经CIP处理后白绢病防效指数为79.97%。结果表明,喷施CIP对玄参白绢病防治及促生长作用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寡糖·链蛋白浸种对菜豆根腐病的防控效果
    陈利民, 吴倩倩, 何天骏, 潘逸明, 陈婷婷, 吴全聪
    2021, 62 (10):  2030-20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7
    摘要 ( 269 )   HTML ( 2 )   PDF(1899KB) ( 570 )  

    本研究分别以不同稀释倍数的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浸泡菜豆种子,并对菜豆根腐病防控效果及抗性相关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浸泡菜豆种子,能够激发菜豆幼苗的抗病性。其中稀释20倍对菜豆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最佳,其次为稀释80倍和稀释500倍,但高浓度的6%寡糖·链蛋白对种子发芽及出苗率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推荐使用500倍稀释液。同时,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可显著提高菜豆具有广谱抗病性的PPO和POD等抗性相关酶活性,能够激发菜豆广谱抗病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地区葡萄炭疽菌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
    肖文斐, 柴伟国, 忻雅, 来文国, 阮松林, 裘劼人
    2021, 62 (10):  2034-203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8
    摘要 ( 304 )   HTML ( 0 )   PDF(1623KB) ( 499 )  

    分离到一个杭州地区葡萄炭疽菌菌株,并研究了不同营养类型培养基、pH值、光照对其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比蔗糖更利于病原菌生长和产孢,该病菌最适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适宜pH是5.0~9.0,菌丝生长最适pH为7.0,pH 8.0最适合产孢。光照能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素类除草剂2,4-D的降解及对作物与环境的影响
    石颖, FAISAL Islam, 周伟军, 王尖
    2021, 62 (10):  2036-20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39
    摘要 ( 280 )   HTML ( 71 )   PDF(1328KB) ( 549 )  

    除草剂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用于控制杂草,同时也是环境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物之一。本文综述了2,4-D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存在形态以及代谢降解过程,阐述了2,4-D对生物的毒害和环境的互作效应,概括了2,4-D的使用现状和杂草产生的抗药性,并对未来2,4-D的应用进行展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药剂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效果
    宣国灿, 周宇杰, 骆琴, 方少阳, 何信富
    2021, 62 (10):  2044-20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0
    摘要 ( 343 )   HTML ( 7 )   PDF(1150KB) ( 528 )  

    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等4种药剂处理水稻种子,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500倍液浸种或种子用4 mL·kg-1药剂包衣后浸种对水稻恶苗病防效分别为100.0%和97.2%,效果好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2 mL·kg-1、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浸种,并且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良好预防效果,防效达100%,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相当。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诱剂在稻麦害虫测报上的应用
    刘鸿恒, 李猛, 李秀钰
    2021, 62 (10):  2046-20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1
    摘要 ( 211 )   HTML ( 1 )   PDF(1388KB) ( 494 )  

    通过2个厂家的昆虫性诱剂监测稻麦上4种主要害虫发蛾峰次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29日、4月6日监测到小麦黏虫2个发蛾高峰;6月4、7日二化螟1代2个高峰、8月5日2代高峰;6月8日、7月15日、8月20日、9月22日大螟1~4代发蛾高峰;稻纵卷叶螟7月14日、8月12日、9月12日3个迁入及发蛾高峰;同时在二化螟、大螟诱集中,纽康生物性诱剂效果要好于宁录生物性诱剂,而在稻纵卷叶螟监测中,2种性诱剂效果均无人工赶蛾效果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药剂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效及产量影响
    赖小芳, 李林, 余山红, 程序, 陈伟强, 唐兴国, 陈孝赏, 杨昌亮
    2021, 62 (10):  2049-20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2
    摘要 ( 210 )   HTML ( 1 )   PDF(1134KB) ( 493 )  

    通过8种药剂及组合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效及其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防治荸荠秆枯病的适宜药剂。结果表明,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560 g·L-1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3.1%、80.4%,显示防治降低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其次是农民常规用药、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为79.7%、76.0%、67.2%,显示病害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发病最重的是清水对照,发病率为72.3%,病情指数为69.90。可见药剂防治缺失,病害对产量、品质影响严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瓜嫁接对防治黑点根腐病和果实品质的效果
    王迎儿, 严蕾艳, 邢乃林, 古斌权, 黄芸萍, 王毓洪
    2021, 62 (10):  2051-20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3
    摘要 ( 249 )   HTML ( 0 )   PDF(4726KB) ( 497 )  

    为筛选适合金香玉甜瓜嫁接的砧木品种,在甜瓜黑点根腐病发生严重的连作地块开展了不同南瓜砧木品种嫁接金香玉的试验。结果表明,金香玉甜瓜经思壮12砧木嫁接后,果实果重、果肉厚度、中心糖度和边缘糖度都比自根苗明显增加,其中果重由对照自根苗的1.27 kg提高到1.51 kg,果肉厚度由3.4 cm提高到3.9 cm,中心糖度由14.2%提高至16.7%。同时,思壮12嫁接甜瓜枯萎病和黑点根腐病均未发生。说明南瓜砧木嫁接不仅可有效控制黑点根腐病等根部病害的发生,还可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糖度等,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烤烟叶片结构优化对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李成军, 李娟, 邱睿, 刘东升, 金江华, 李小杰, 白静科, 李淑君
    2021, 62 (10):  2054-20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4
    摘要 ( 254 )   HTML ( 5 )   PDF(1188KB) ( 520 )  

    在河南许昌市襄城县选取当地的主栽品种中烟100,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优化烟叶结构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中心花开放打顶+打顶当天去除4片脚底叶或打顶前一周去除4片脚底叶的处理,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性状优于其他处理组合。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综合指标均优于对照,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从感官质量综合评价来看,不同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感官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处理A1B4、A1B5、A2B4、A2B5对上部叶感官质量有一定的提升;处理A1B5、A2B4对中部叶感官质量有较好的提升;处理A1B3、A1B4、A2B3、A2B4对下部叶感官质量有一定的提升。综合比较各处理组合来看,A2B4(80%中心花开放打顶+打顶前一周去除4片底脚叶)、A2B5(80%中心花开放打顶+打顶当天去除4片底脚叶)在农艺指标、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综合评价优于其他处理组合。本研究对河南许昌地区提高烟叶质量及产量有重要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地方晾晒烟致香前体物质分析
    向欢, 王俊, 钟秋, 雷云康, 张华述, 廖琅, 陈勇, 李成然, 刘雷
    2021, 62 (10):  2059-20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5
    摘要 ( 214 )   HTML ( 1 )   PDF(1252KB) ( 501 )  

    对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品种调制后烟叶中的总酚、类胡萝卜素、石油醚提取物、烟碱等4类致香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按照4类致香前体物含量对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并对类间进行特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品种调制完成后烟叶中致香前体物质含量差异较大,总酚含量为9.6~19.29 mg·g-1,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56~11.14 mg·g-1,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为43.47~112.42 mg·g-1,烟碱含量为11.03~66.04 mg·g-1;49个四川晾晒烟品种按照4类致香前体物质含量可聚为5类;仍尔土烟致香前体物质含量最高,乐山小柳叶、四川柳叶2个晾晒烟品种致香前体物质含量低,不适宜四川地区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黄1号鲜叶适制绿茶滋味特征及工艺优化
    郭丽, 潜卫东, 李强, 胡日上, 胡兆华, 叶伟胜, 郑阿萍, 林智
    2021, 62 (10):  2063-20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6
    摘要 ( 245 )   HTML ( 4 )   PDF(1391KB) ( 548 )  

    采用一芽二叶标准的中黄1号鲜叶制作颗粒形绿茶、红茶和黄茶以及扁形和针形绿茶,结合样品的滋味特征筛选其适制茶类及外形,并优化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中黄1号茶鲜叶较适于加工绿茶,且颗粒形绿茶的滋味品质较优。优化颗粒形绿茶的杀青和做青工艺参数,分析在制品的含水量、容重及外形品质,确定杀青工艺宜采用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220~230 ℃和33 kg·h-1,做形工艺宜采用的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170~180 ℃和3.0 kg·锅-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菊花生产登记农药现状及展望
    孟现刚, 李美荣, 陈文英, 刘刚, 柳燕丽
    2021, 62 (10):  2067-20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7
    摘要 ( 322 )   HTML ( 1 )   PDF(1142KB) ( 617 )  

    菊花有害生物防治主要依靠农药,我国已经批准登记69个农药产品用于菊花,其中6个可用于实用性菊花。菊花生产中违规用药行为时有发生,目前仅制定2种农药在菊花中的4项强制性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不利于对菊花产品的有效监管。据此提出五点建议:加强菊花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研究;积极推广菊花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加大生物农药推广使用力度;适时登记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科学制定菊花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升级后的密集式烤房性能特点
    张炜, 尹虎成, 张学杰, 冉锦翔, 赵高坤, 杨磊
    2021, 62 (10):  2070-20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8
    摘要 ( 235 )   HTML ( 3 )   PDF(1930KB) ( 534 )  

    为了明确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密集式烤房的性能及定色期抗“掉温”特点,本研究于重庆和云南在同一烘烤师的现场判断下进行了密集式烤房的对比测试和大火期掉温测试。升级后的烤房能极显著缩短烘烤时间26 h(相当于少建15%的烤房设施);烤房内平均相对湿度降低5百分点;最高进风温度升高18 ℃,平均进风温度升高14 ℃,平均进风湿度降低13百分点;有效提升排湿窗附近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平均温度上升6 ℃,平均湿度上升9百分点);在燃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维持烤房内45 ℃的温度3.5 h;无火状态下烤房内的温度下降速度为4.19 ℃·h-1;掉温测试结束后,恢复火力17 min烤房内温度从42.4 ℃升到47.9 ℃,共升温5.5 ℃,升温速度为19 ℃·h-1,湿度由70.2%下降到56.3%,降湿速度为49%·h-1;与对照烤房比较,升级烤房能迅速到达自控仪设定温度值,烘烤曲线更加稳定平直,烤房保温性能提升。产量产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3 a产量、产值增益可对冲掉全部升级成本。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温度及光照对4种饵料微藻生长的影响
    李腾腾, 王紫薇, 任鹏, 蓝天一, 邵艳卿, 方军
    2021, 62 (10):  2074-20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49
    摘要 ( 1463 )   HTML ( 7 )   PDF(1611KB) ( 509 )  

    微藻是许多贝类、海参、虾类等经济动物苗种生产、幼体培育的重要饵料生物,其生长速度和营养成分组成对育苗的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由于在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过程中控制水体盐度、生化组成以及病害防治等成本过高,同时为了减少水产兽药使用对苗种产生的不必要影响,本文采用试验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威氏海链藻9021(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4种常用饵料微藻大规模生产培养的影响。温度试验结果表明:牟氏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6~29 ℃,此温度下比生长率最大,μ牟氏角毛藻为0.565,μ亚心形扁藻为0.358;湛江叉鞭金藻的适宜温度为29~32 ℃,此温度下μ湛江叉鞭金藻为0.533;威氏海链藻9021的适宜温度为23~26 ℃,此温度下μ威氏海链藻9021为0.278。光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牟氏角毛藻、湛江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均优于阴天,而威氏海链藻9021在阴天条件下的生长要快于晴天。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湛江叉鞭金藻、威氏海链藻9021的双因子影响分析表明:不同水体温度以及光照强度对湛江叉鞭金藻和威氏海链藻9021的生长有显著性差异,共同影响着微藻的比生长速率和最大生物量,因此,实际生产培养中不能单看比生长率来判断一个藻种的适宜培养条件。本研究确定了4种常用微藻生产性培养的适宜环境条件,为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合培养的饵料微藻种类提供参考,有助于水生生物养殖生产过程中幼虫培育存活率、苗种产量的提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舟山市气象指数类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探讨
    陈鹏飞
    2021, 62 (10):  2079-20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0
    摘要 ( 1066 )   HTML ( 35 )   PDF(1377KB) ( 465 )  

    农业保险是农业产业重要的风险转移工具之一,但因水产养殖的特殊性在该领域应用较少。本文以浙江舟山水产养殖为例,从舟山水产养殖现状出发,以点带面分析了浙江省水产养殖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水产养殖保险及气象指数类保险发展趋势,在开展气象指数类水产养殖保险相对优势及配套政策等方面给出建议,同时为探索在浙江本地创新设计开发气象指数类水产养殖保险产品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动物福利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程焕杰, 王磊
    2021, 62 (10):  2084-20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1
    摘要 ( 263 )   HTML ( 3 )   PDF(1146KB) ( 602 )  

    实施动物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而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定出台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符合生产者利益,同时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福利政策措施迫在眉睫。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大江东、余杭、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8个区县市为代表,共抽取154家生猪养殖主体的负责人展开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动物福利对养殖效益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养殖场地选择、动物疾病防控、动物自由表达行为、人畜关系对动物养殖效益具有正向影响,即上述4个维度评分越高,养殖主体的收益相对越高。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桃园养殖模式下芦花鸡和青脚麻鸡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
    高磊燕, 操勇清, 曾涛, 田勇, 杨速, 卢立志
    2021, 62 (10):  2087-20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2
    摘要 ( 193 )   HTML ( 0 )   PDF(1190KB) ( 504 )  

    生态养鸡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鸡肉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也为地方鸡品种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平台和手段。本研究测定了桃园养殖模式下6月龄的芦花鸡公鸡和青脚麻鸡母鸡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并对体尺和屠宰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旨在为生态养鸡提供基础数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绍兴鸭小群保种效果的分子生物学监测
    刘莉君, 章晓炜, 马敏彪, 陆建定, 王珍珍, 卢立志, 刘雅丽
    2021, 62 (10):  2091-20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3
    摘要 ( 203 )   HTML ( 2 )   PDF(1364KB) ( 512 )  

    为监测绍兴鸭小群保种效果,研究利用28个微卫星对绍兴鸭核心群两个世代的120只鸭在分子水平的遗传参数进行检测分析。利用SPSS 17.0检测27、28世代间的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在分子水平上,两个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表观杂合度差异均不显著;对每个世代每个座位进行哈代-温伯格检验表明,两个世代Nei氏相似性系数极高,Nei氏遗传距离极低,符合遗传规律;该保种场有效保种群体数量为182只,每代近交增量为0.27%,符合家禽每世代近交系数的增量不超过0.50%的原则。结果表明,绍兴鸭的小群保种在分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小群保种能够有效地保存绍兴鸭的品种特征,对水禽采用这种保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作为监管部门保种监测的辅助手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易腐垃圾的特点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李鹏昊, 姜铭北, 姚燕来, 王卫平, 朱凤香, 朱为静, 洪磊东, 洪春来
    2021, 62 (10):  2095-20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4
    摘要 ( 363 )   HTML ( 8 )   PDF(1325KB) ( 547 )  

    易腐垃圾兼具污染属性和资源属性,高效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尚存诸多困难。本文综述易腐垃圾的组分特点,及其好氧堆肥、昆虫养殖、阳光房堆肥、一体化发酵和厌氧消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各种技术均有优点和使用的局限性,需因地制宜选择应用,才能达到较好的处置利用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州市衢江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启示
    周晶, 毛维青, 郑晓云, 吴蓉
    2021, 62 (10):  2099-21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5
    摘要 ( 233 )   HTML ( 31 )   PDF(1167KB) ( 668 )  

    生活垃圾是当前农村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垃圾分类处理是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衢州市衢江区在农村垃圾治理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卫生面貌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本文介绍衢江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阐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一些经验做法;提出推进农村垃圾工作的重要举措:提高村民生活垃圾处理的意识,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农民的参与度;拓宽筹集渠道,建立适度付费制度,弥补运行资金不足;垃圾分类的规范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绍兴地区梅汛期暴雨过程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严佩文, 左骏, 王雪阳
    2021, 62 (10):  2103-21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6
    摘要 ( 168 )   HTML ( 1 )   PDF(6510KB) ( 452 )  

    利用欧洲中心(ECMWF)ERA5的0.25°×0.2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绍兴2020年6月19—21日梅汛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本次过程受高层辐散、500 hPa南支槽、700和850 hPa切变,以及高低空急流共同作用的影响。3 d的降水中,19日的降水具有总雨量和最大小时雨强均偏大的特点,20日降水具有总雨量和最大小时雨强均偏小的特点,21日降水具有总雨量偏小,最大小时雨强偏大的特点,因此,发生了降水时间内降水强度差异与涡度场、散度场、垂直运动场及水汽输送有重要的关系,即当正涡度层较厚、辐合较强、垂直上升运动明显、水汽输送较强时雨强较强,反之雨强较弱。通过分析梅汛期暴雨过程中动力因子和水汽输送的配置,大致预测雨强的变化,以减少梅汛期暴雨天气对农业的损失。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农户视角的临洮县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南喜梅, 张飞云
    2021, 62 (10):  2107-21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7
    摘要 ( 186 )   HTML ( 38 )   PDF(1318KB) ( 469 )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临洮县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及对环境治理方面的认识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临洮县大部分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度较高,对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比较合理,但仍有部分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少数农户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同时存在农户对地膜的处理方式不当等问题。由此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改进农户处理地膜的方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职业教育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差异分析
    陈香蹀, 尹盼盼
    2021, 62 (10):  2111-21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8
    摘要 ( 189 )   HTML ( 1 )   PDF(1175KB) ( 481 )  

    基于31省(市、区)2005—2017年的职业教育与城乡融合发展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二者的时空演化差异。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我国职业教育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提高,实现了从失调发展状态向协调发展状态的跨越,但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职业教育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中-东-西递减趋势;西藏、青海、宁夏是职业教育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低的省份,尚处于失调发展阶段。提出着力破解弱势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构建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等针对性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义渡口镇的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
    季承润
    2021, 62 (10):  2115-21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59
    摘要 ( 889 )   HTML ( 2 )   PDF(3324KB) ( 508 )  

    以山东省陵城区义渡口镇省级数字化乡村镇建设试点案例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数字乡村内涵与特点、分析义渡口镇数字乡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设思路、系统架构及重点行动计划,对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进行了探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播背景下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
    孔欢欢, 张月莉
    2021, 62 (10):  2120-21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060
    摘要 ( 227 )   HTML ( 3 )   PDF(2969KB) ( 476 )  

    直播营销是网络自媒体时代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直播中购买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地标)农产品品牌运用直播进行营销是大势所趋,需要正确认识这种营销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品牌的宣传和营销,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直播中选择合适的主播,对于品牌的直播营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地标品牌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主播,当消费者与品牌建立起联结时,更易产生品牌忠诚。本文选取真实品牌,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地标品牌类型与主播形象的交互作用影响品牌忠诚,且消费者自我-品牌联结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中介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