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Vol. 62 ›› Issue (9): 1783-1788.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933

• 观赏园艺 • 上一篇    下一篇

观赏羽衣甘蓝红叶性状的转录组分析

谭晨(), 刘慧春, 张加强, 周江华, 朱开元*()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202
  • 收稿日期:2021-07-09 出版日期:2021-09-11 发布日期:2021-09-13
  • 通讯作者: 朱开元
  • 作者简介:朱开元(1972—),男,浙江杭州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育种研究工作,E-mail: kyzhu1999@163.com
    谭晨(1988—),男,湖北天门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园林植物遗传与育种研究工作,E-mail: tanch@zaas.ac.cn
  • 基金资助: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LQ19C150002)

  • Received:2021-07-09 Online:2021-09-11 Published:2021-09-13

摘要:

观赏羽衣甘蓝是一种常用的观叶园林植物,但其叶片呈色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羽衣甘蓝红叶和白叶材料不同部位的叶片(内叶和外叶)进行转录组分析,共获得89.58 Gb的有效测序数据,87%以上的序列能够比对到甘蓝参考基因组上。通过对红叶和白叶材料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在内叶和外叶中分别鉴定到3 726和2 85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665个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此外,我们在羽衣甘蓝中鉴定到175个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其中有25个为差异表达基因,而基因Bo3g024670(C4H)、Bo6g100940(MYB75)、Bo9g008920(5MAT)、Bo2g116380(DFR)、Bo6g112670(MYBL2)、Bo6g010860(ACC1)和novel.283(CHI-L1)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说明它们可能在羽衣甘蓝红叶性状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为进一步解析羽衣甘蓝叶色形成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羽衣甘蓝, 红叶, 花青素, 转录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