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言青, 严小静, 汪大林, 等. 气象条件对水稻生产影响研究:以安徽南陵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24):168-173.
|
[2] |
刘春, 叶秣麟, 周文鳞. 气象条件对内江地区水稻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21):1-8.
|
[3] |
李茂芬, 邓吉良, 邓春梅, 等. 海口晚稻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46(14):50-57.
|
[4] |
张育慧, 蔡敏, 舒素芳, 等. 金华市近30年气象要素变化对晚稻单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4,26(5):1319-1323.
|
[5] |
邓吉良, 李茂芬, 李玉萍, 等. 海南省早稻产量与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与相关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46(13):58-64.
|
[6] |
陈斐, 杨沈斌, 申双和, 等. 基于主成分回归法的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相对气象产量模拟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35(5):522-528.
DOI
URL
|
[7] |
岳伟, 陈金华, 阮新民, 等. 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对气象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9,27(6):929-940.
|
[8] |
徐富贤, 周兴兵, 张林, 等. 四川盆地东南部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44(4):601-613.
|
[9] |
钟楚, 朱颖墨, 朱勇, 等. 云南不同类型一季稻产量形成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24(10):2831-2842.
|
[10] |
朱永宁, 韩亚东, 高西宁, 等. 辽宁省开原稻区水稻区域试验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40(6):70-72.
|
[11] |
罗梦森, 景元书, 熊世为. 基于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的水稻气象产量预报模型[J]. 气象科学, 2012,32(6):665-670.
|
[12] |
秦剑. 气候变化与昆明粮食生产的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9,22(4):671-679.
|
[13] |
朱自玺, 刘荣花, 方文松, 等.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评估指标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12(1):145-150.
|
[14] |
于秋竹, 徐海, 孔宇, 等.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35(5):529-536.
DOI
URL
|
[15] |
田俊, 霍治国. 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指标构建与灾损评估[J]. 应用气象学报, 2018,29(6):657-666.
|
[16] |
李涵茂, 帅细强, 戴平, 等.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湘北早稻产量动态预报[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1):114-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