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Vol. 62 ›› Issue (4): 750-754.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433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柑橘黄龙病早期诊断的PCR检测技术优化

董宏图1,2(), 王晓冬1,2, 侯佩臣1,2, 罗斌1,2, 李爱学1,2, 张晗1,2,*()   

  1. 1.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4
    2.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4
  • 收稿日期:2021-02-18 出版日期:2021-04-11 发布日期:2021-04-02
  • 通讯作者: 张晗
  • 作者简介:张晗(1991—),男,安徽淮北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作物信息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工作,E-mail: zhangha@nercita.org.cn
    董宏图(1988—),女,河北唐山人,农艺师,硕士,从事植物抗病性防治,E-mail: donght@nercita.org.cn
  • 基金资助: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精准农业”(2019B020214005)

  • Received:2021-02-18 Online:2021-04-11 Published:2021-04-02

摘要: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属植物主要病害之一,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可随筛管转运至整个植株,其潜伏周期长、危害面积广,严重威胁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早期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治重要环节,目前最常用的是基于PCR技术的检测方法,但由于植株体内的病菌含量较低、PCR扩增体系中引物稳定性的差异、DNA模板浓度的不同均会对扩增效果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的柑橘叶片作为样本,提取叶片DNA作为模板。利用LSS606/LAS、16sf/16sr、A2/J5、P1/P2和OI1/OI2 5对柑橘黄龙病检测引物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除了OI1/OI2引物的特异性较差外,其余4种引物均表现了很好的特异性,引物浓度在0.2~0.3 μmol时,PCR扩增效果较好。灵敏度检测显示引物LSS606/LAS、A2/J5对模板DNA的灵敏度较高,在模板浓度为0.048 ng·μL-1时仍能扩增出目标产物,分别是引物16sf/16sr和P1/P2检测灵敏度的10倍和20倍,可检测出1 ng总DNA中的柑橘黄龙病菌数在426~755。该研究通过特异性引物的筛选以及PCR检测体系的优化,确定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柑橘黄龙病的方法,为柑橘黄龙病的早期诊断奠定基础。

关键词: 黄龙病, 引物, PCR, 灵敏度, 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