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Vol. 62 ›› Issue (12): 2402-2404.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76

• 粮食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栽培条件下优质稻内6优7075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肖少辉1(), 左生力2, 江添茂2, 郑云峰2, 兰朝晃3, 钟林添1   

  1. 1.福建省喜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武平 364300
    2.龙岩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 龙岩 364000
    3.武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 武平 364300
  • 收稿日期:2021-09-09 出版日期:2021-12-11 发布日期:2021-12-10
  • 作者简介:肖少辉(1990—),男,农艺师,本科,从事作物栽培工作,E-mail: zsl_fz@163.com
  • 基金资助:
    龙岩市科技计划(2019LYF9013);龙岩市科技计划(2019LYF9004)

  • Received:2021-09-09 Online:2021-12-11 Published:2021-12-10

摘要:

为明晰优质稻新品种内6优7075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其高产结构和增产途径,加快该品种在龙岩市的推广进程,对2020年龙岩市各县(市、区)内6优7075烟后稻示范片的产量结构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6优7075的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易受栽培环境的影响,千粒重则相对稳定,变异程度较小。内6优7075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虽不如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但其通过其他因素对产量的间接作用非常明显,在4个因素中与产量的相关程度最高。

关键词: 杂交稻, 内6优7075,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性, 通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