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1, 62 (12):  0-0. 
    摘要 ( 770 )   PDF(7087KB) ( 7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县一品一策专栏
    “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的实践探索
    孙彩霞, 姚晗珺, 曹伟, 雷玲, 刘玉红
    2021, 62 (12):  2341-23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432
    摘要 ( 1703 )   HTML ( 15926 )   PDF(1120KB) ( 682 )  

    浙江省作为我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产品、建造业、生态等领域开展了以“品字标”为核心的标准化实践探索。本文讨论了“品字标”浙江特色农产品在实践区域特色品牌的基本原则、品牌评价与标准化实施的方法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与解决办法,旨在为开展浙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农产品包装标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赵方慧, 汪聪, 田尉婧, 臧佳
    2021, 62 (12):  2344-23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21
    摘要 ( 755 )   HTML ( 151 )   PDF(1286KB) ( 698 )  

    在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农产品包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农产品包装标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从标准化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包装标准应采取的对策,为完善农产品包装标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象山红美人柑橘区域特色农业品牌的4P理论优化
    邹慧, 张楚伟, 张月莉
    2021, 62 (12):  2348-23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77
    摘要 ( 596 )   HTML ( 195 )   PDF(1120KB) ( 719 )  

    近几年随着象山红美人柑橘产业的发展,象山红美人产品和品牌营销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象山红美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也成了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结合4P营销理论,着重分析了象山红美人的营销现状,从产品、价格、营销渠道以及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营销优化策略建议,为促进象山红美人品牌发展提供可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食品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
    黄苏庆, 李政, 栾兰兰, 朱伟志
    2021, 62 (12):  2351-23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64
    摘要 ( 586 )   HTML ( 31 )   PDF(1218KB) ( 815 )  

    通过对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农药种类、最大残留限量等方面与现行绿色食品茶叶标准进行分类比较,梳理出目前绿色食品茶叶可用农药清单及最大残留限值,通过对比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绿色食品茶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鲜纸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李艳杰, 何新平, 张玉, 张昌朋, 文红, 赵学平
    2021, 62 (12):  2355-23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654
    摘要 ( 548 )   HTML ( 24 )   PDF(4050KB) ( 640 )  

    为延长葡萄的贮藏时间,以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在果实包装中放入不同用量的UVASYS DUAL RELEASE保鲜纸后冷藏保存,对贮藏期间鲜果的外观品质、腐烂率、掉粒率、果柄耐拉力、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SO2残留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用量保鲜纸对葡萄冷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的外观、腐烂率、掉粒率、果柄耐拉力指标在推荐用量下表现优异,154 d后仍保持良好的商品状态;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生化指标则表明,对照组、1/2推荐用量组、推荐用量组间差异不显著,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差;推荐用量组31 d后,SO2残留达到最高值,但仍远低于我国的限量标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枇杷营养品质分析
    朱作艺, 姜遥, 姚佳蓉, 刘银兰, 李真, 江云珠, 戴芬
    2021, 62 (12):  2360-23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18
    摘要 ( 549 )   HTML ( 24 )   PDF(1129KB) ( 642 )  

    为评价浙江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出品质优良、满足不同需求的枇杷品种,对浙江余杭塘栖、宁海及丽水莲都等地的白肉、红肉枇杷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其优良营养品质指标(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固酸比、VC和β-胡萝卜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枇杷之间的营养品质差异较大,但均能满足国家标准《鲜果枇杷》(GB/T 13867—1992)中一级果品要求,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是余杭塘栖硬条品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级绿色食品梨生产用药梳理
    王祥云, 刘舒童, 樊纪亮, 楼小平, 赵学平
    2021, 62 (12):  2363-23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000
    摘要 ( 479 )   HTML ( 20 )   PDF(1140KB) ( 749 )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已规定AA级和A级绿色食品可用农药清单,但篇幅的限制无法给出梨等具体作物用药建议,且梳理发现,用药清单的直接应用无法满足相应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需求。本研究通过法规许可和合理外推2种方式,梳理形成覆盖梨锈病、梨木虱等17种梨主要病虫害,且符合梨A级绿色食品要求的用药清单,这不仅可为梨主体直接采用,也可为其他作物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陈晓萍, 曹雪仙, 陈文伟, 柯桢
    2021, 62 (12):  2367-23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626
    摘要 ( 610 )   HTML ( 34 )   PDF(1155KB) ( 697 )  

    在肥力高、低2个土壤进行氮肥减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水稻相比,施氮肥水稻籽粒产量、穗粒数和有效穗分别提高29.9%~51.8%、10.9%和27.1%。氮素在水稻体内的累积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高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籽粒产量并没有显著降低,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和氮素内部利用率均略微提高。低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产量降低13.0%。尽管氮肥表观利用率只有23.9%~28.1%,但水稻当季所吸收的氮占施氮量的67.1%,这说明,施入的氮肥绝大部分被水稻吸收利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陈钰佩, 陆若辉, 朱伟锋, 沈月, 孔海民
    2021, 62 (12):  2371-23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87
    摘要 ( 559 )   HTML ( 23 )   PDF(1367KB) ( 723 )  

    为研究长期施用不同的有机肥料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于2008—2018年在浙江省稻田进行长期定位试验。试验设秸秆还田、猪厩肥、商品有机肥等处理,以不施肥、单施化肥为对照,对比不同处理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参照有关标准进行土壤、肥料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地各项重金属指标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限量标准。随着试验时间延长,Fe、Mn、Pb、Hg、Cr、Cu、Zn在土壤中出现积累,尤其是Cu、Zn。浙江省商品有机肥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Pb、Cd、Cr、As、Hg超标占比分别为0.58%、2.03%、0.29%、0.58%和0.02%。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但需注意合理施肥,尤其是防范畜禽粪肥中的Cu、Zn污染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鲜食玉米浙科糯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杜龙岗, 王美兴, 黄益峰, 任梦云
    2021, 62 (12):  2375-23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2614
    摘要 ( 497 )   HTML ( 11 )   PDF(1123KB) ( 572 )  

    浙科糯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江山市郎峰种子有限公司以自交系W10为母本,TN932为父本配制选育的甜加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浙审玉2021006)。2019—2020年2年区试平均鲜穗667 m2产量964.5 kg,比对照增产11.7%,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鲜穗667 m2产量963.5 kg,比对照增产15.8%。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4.3 d,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0.6 d。直链淀粉含量2.4%,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得分87.8分。该品种鲜穗产量高,中熟,抗逆性好,感官蒸煮品质优,商品性佳,适宜浙江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玉米种植。栽培上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667 m2 3 5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纹枯病、大斑病和玉米螟,适时采收上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鲜食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
    赵琳, 骆乐谈, 袁德明
    2021, 62 (12):  2378-23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410
    摘要 ( 542 )   HTML ( 57 )   PDF(1294KB) ( 593 )  

    2020年对6个甜玉米品种、7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及适应性筛选分析,甜玉米以粤甜16为对照,糯玉米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重点分析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结合果穗外形、抗性、口感评价等指标,最终筛选出优质、适应性强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甜玉米中南甜玉164和泰甜金银粟的综合性状优良;糯玉米中苏科糯1902和玉糯916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优良。这4个品种适应性强,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云英-水稻轮作不同肥料配施对生土碳氮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曹凯, 斯林林, 徐静, 张贤, 王建红
    2021, 62 (12):  2383-23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96
    摘要 ( 439 )   HTML ( 5 )   PDF(1865KB) ( 546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紫云英-水稻轮作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生土碳氮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2水平腐植酸用量(H1:0 g·kg-1和H2:20 g·kg-1)、2水平氮肥用量(N1:0 g·kg-1和N2:0.5 g·kg-1)、4水平磷肥用量(P1:0 g·kg-1,P2:0.30 g·kg-1,P3:0.55 g·kg-1和P4:0.80 g·kg-1),共16个处理,分析不同腐植酸、氮肥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单施氮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下降64%。施用腐植酸、氮肥和磷肥均可显著促进水稻增产,但显著降低了微生物量氮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仅受氮肥影响,且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施用氮肥和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铵态氮含量,但施用腐植酸有相反的效果。施用腐植酸显著降低了磷肥的农学利用率,H1N2P3处理磷肥的农学利用率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72%1 700%。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可作为生土微生物量氮和硝态氮变化的指示指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软米品种丰粳1606的选育与应用
    周正红, 王先旭, 肖群, 贾瑞宇, 宋开业, 彭光凡, 闫文荟, 孙海燕, 王子明
    2021, 62 (12):  2388-23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05
    摘要 ( 1049 )   HTML ( 47 )   PDF(1175KB) ( 529 )  

    丰粳1606是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新型弹性软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迟熟中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51 d左右,株高90 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秸秆基质盘育秧技术试验
    车正, 彭秀荣, 王祚鼎, 浦铭明, 贾一磊, 叶凌凤
    2021, 62 (12):  2390-23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85
    摘要 ( 559 )   HTML ( 6 )   PDF(1124KB) ( 555 )  

    以水稻品种南粳5718和美优香占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秸秆基质盘育秧和常规营养土盘育秧(对照)2种育秧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两种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粳5718采用秸秆基质盘育秧处理的根系盘结力、发根力、每穗粒数等显著高于常规营养盘育秧,产量比常规营养盘增加4.2%,毛利润比常规营养盘增加1 144元·hm-2;美优香占2号采用秸秆基质盘育秧处理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发根力等显著高于常规营养盘育秧,产量比常规营养盘增加11.3%,毛利润比常规营养盘增加1 877 元·hm-2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穗肥钾肥施用量对杂交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
    陈荣俊, 林鑫鹏, 冯千晏
    2021, 62 (12):  2393-23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38
    摘要 ( 433 )   HTML ( 3 )   PDF(1124KB) ( 520 )  

    以杂交稻甬优12为试材,研究不同穗肥钾肥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钾肥(K2O)施用量中以148.5 kg·hm-2处理为最佳,即穗肥的施用推荐方案为225 kg·hm-2复合肥+187.5 kg·hm-2农用氯化钾。经二次函数数学模型Y=10 335.819+18.939X-0.049X2测算,理论上可获得产量12 068 kg·hm-2;能够兼顾甬优12的高产要求,同时降低了钾肥的投入成本,有利于节约钾素资源,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湖市常规稻秀水14与杂交稻浙优18的肥料利用率试验
    李建强, 费冰雁, 赵川, 徐柳静, 沈芳勤
    2021, 62 (12):  2395-23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71
    摘要 ( 519 )   HTML ( 2 )   PDF(1121KB) ( 510 )  

    为探究平湖市常规稻与杂交稻的肥料利用率,在平湖市北部的通界村进行常规稻肥料利用率试验,在南部的大力村进行杂交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通界村常规稻全肥区的667 m2产量为602.2 kg,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9.9%、26.8%、25.6%;大力村杂交稻全肥区的667 m2产量为781.4 kg,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1.6%、23.9%、42.7%。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田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董越勇, 周雪娥, 叶波, 刘银秀
    2021, 62 (12):  2398-240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29
    摘要 ( 495 )   HTML ( 3 )   PDF(1371KB) ( 515 )  

    为探明连续施用沼液后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在浙江省桐乡市设置不施沼液和连续沼液施用时间为4、2 a的稻田样区各1个,并在各样区采集4个0~30 cm的土样,分析其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结果显示,1)施用沼液4 a处理的土壤pH比不施沼液的土壤pH显著降低;2)施用沼液4 a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7.98 g·kg-1)、阳离子交换量(19.75 cmol·kg-1)、电导率(116.5 μS·cm -1)显著高于不施沼液土壤;3)施用沼液4 a土壤全氮(1.45 g·kg-1)、全磷(2.61 g·kg-1)、全钾(26.3 g·kg-1)、碱解氮(89.7 mg·kg-1)、有效磷(234.7 mg·kg-1)、速效钾(254.5 mg·kg-1)和NH4-N(48.40 mg·kg-1)含量均比不施沼液处理显著提高;4)施用沼液4 a处理的土壤C∶N∶P比为8.71∶1.00∶4.84,显著低于不施沼液的土壤。稻田施用沼液4 a处理与不施沼液的C∶N比无显著性差异,而C∶P比和N∶P比则低于不施沼液的土壤。在土壤肥力较高稻田上施用沼液导致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的累积以及C∶P、N∶P比的降低,稻田土壤可能存在养分流失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栽培条件下优质稻内6优7075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肖少辉, 左生力, 江添茂, 郑云峰, 兰朝晃, 钟林添
    2021, 62 (12):  2402-24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76
    摘要 ( 421 )   HTML ( 3 )   PDF(1141KB) ( 550 )  

    为明晰优质稻新品种内6优7075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其高产结构和增产途径,加快该品种在龙岩市的推广进程,对2020年龙岩市各县(市、区)内6优7075烟后稻示范片的产量结构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6优7075的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易受栽培环境的影响,千粒重则相对稳定,变异程度较小。内6优7075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虽不如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但其通过其他因素对产量的间接作用非常明显,在4个因素中与产量的相关程度最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肥对江苏沿海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小麦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朱云, 朱孔志, 赵鹏
    2021, 62 (12):  2405-24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80
    摘要 ( 554 )   HTML ( 7 )   PDF(1120KB) ( 560 )  

    进行不同地力条件下小麦喷施2种单硅酸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信佳宜硅肥可缩短小麦生育期23 d,较沃贝乐硅肥效果好且稳定。在产量等经济性状方面,喷施2种硅肥均有促进作用,并且与不喷施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喷施信佳宜硅肥增产效果更佳。从不同地力条件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来看,信佳宜硅肥比沃贝乐硅肥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5个油菜品种耐盐性试验及盐碱地改良应用
    严中琪, 朱家骝, 吴国泉
    2021, 62 (12):  2407-24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75
    摘要 ( 534 )   HTML ( 9 )   PDF(1140KB) ( 641 )  

    为有效利用浅海滩涂,通过盐碱地改良,切实缓解舟山市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自给率,对浙双72、浙油50、华油杂62、浙大622、饲油2号开展发芽盐胁迫试验,筛选出较耐盐品种华油杂62。在岱山火箭盐场开展油菜有机肥施用量试验,比较不同有机肥用量下华油杂62的相关农艺性状,为舟山市盐碱地改良提供较优方案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在0.5%1.5% NaCl浓度的盐胁迫下,华油杂62的发芽试验表现最好,在盐碱地有机肥施用量试验中,有机肥用量越高,华油杂62的综合表现越好,但考虑改良成本等综合因素,在盐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条件下,有机肥用量以37.5 t·hm-2左右为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工香榧资源金珠榧1号的性状调查
    吴孝元, 陈琳, 蒋陈凯, 卢红伶, 郭桂芬, 徐青青, 沈国新, 黄河儒
    2021, 62 (12):  2410-241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47
    摘要 ( 340 )   HTML ( 1 )   PDF(1586KB) ( 548 )  

    通过对龙泉市榧树种质资源调查分析,挖掘出可用于深加工的香榧资源,暂命名为金珠榧1号。金珠榧1号种仁脂肪酸含量48.5%,金松酸含量13.8%,母树年产干果约50 kg,炒制后香甜松脆,可作为优良干果加工原料。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降雨因子波动对恩施烤烟产量的影响
    尹虎成, 王瑞, 任晓红, 黄学阶, 夏鹏亮, 舒照鹤, 王平章, 张炜
    2021, 62 (12):  2412-24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87
    摘要 ( 369 )   HTML ( 7 )   PDF(1121KB) ( 498 )  

    为了量化年降雨量波动对恩施州烟叶生产的影响,对2020年8个县市的合同单产(以667 m2计,下同)和年降雨量波动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雨量较常年的波动能够极显著地影响各县市烤烟的单产;随着年降雨幅度增加,烟叶单产明显下降;大田生长期的降雨量波动对单产的影响大于非大田生长期;大田生长期中6—8月3个月的降雨量波动对单产的影响最为明显。在现有单产评估体系之下,从理论上可以通过“合同单产=151.917 1-159.366 9×降雨量波动百分比”的公式来计算年降雨量较常年波动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程度。可以利用公式“合同单产=140.615 7-47.754 6×(6月波幅×0.347+7月波幅×0.623+8月波幅×0.631+9月波幅×0.189)”提前41 d预估出当年收购任务完成情况。用气象因子的波动幅度去预测气象因子波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是相对可靠的“通则式”办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玉米间作密度对黄精、玉米生长的影响
    任丽华, 高秋美, 米真如, 韩成卫, 孟庆峰, 蒋飞
    2021, 62 (12):  2415-24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93
    摘要 ( 406 )   HTML ( 1 )   PDF(1182KB) ( 688 )  

    在玉米-黄精间作模式下,探索玉米不同的间作密度对多花黄精和玉米在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方面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玉米不同间作密度处理和多花黄精纯作处理。结果表明,667 m2间作玉米5 000株处理,玉米的产量最高,为911.6 kg,同时多花黄精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表现较好,均优于其他3个处理;此时的间作环境比较适宜多花黄精和玉米的生长,可以较好的发挥2种作物间的互补效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黄氮磷钾积累特性及碳氮比变化规律
    杨丹丹, 郭猛, 张红瑞, 黄勇, 李贺敏, 周艳, 高致明
    2021, 62 (12):  2418-242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085
    摘要 ( 407 )   HTML ( 6 )   PDF(1485KB) ( 550 )  

    研究地黄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特性及碳氮比变化规律,以期为地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地黄叶干重、根干重、整株干重及根冠比均逐渐增加。地黄叶、根的氮、钾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磷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地黄叶、根的氮、磷、钾积累量均表现为氮>钾>磷。在地黄生育期内,地黄叶的碳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根的碳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叶、根的C/N均呈上升趋势,均在10月20日达最大值。地黄对氮肥、钾肥的需求量高于磷肥,生育后期地黄干物质积累较快,对氮、钾的需求量增加,生产中应注意追施氮肥和钾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品种浙贝母鳞茎膨大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
    石红静, 周巧钰, 张晓明, 陈淑淑, 朱丽燕
    2021, 62 (12):  2422-24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35
    摘要 ( 373 )   HTML ( 3 )   PDF(2102KB) ( 603 )  

    对4个浙贝母品种不同发育期植株生长与鳞茎膨大期相关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分析表明,浙贝1号、浙贝3号、多籽贝属于晚熟品种,浙贝2号成熟早、生育期短,因此,浙贝母的采收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安排。4个品种生长发育时间有差异,进入膨大盛期要做好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以提高产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菜用大豆对铜镁钠等元素吸收利用特点分析
    王冬群, 成美玲, 王立, 王明湖, 胡晶金
    2021, 62 (12):  2427-24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58
    摘要 ( 324 )   HTML ( 2 )   PDF(1123KB) ( 582 )  

    通过缺素试验和不同施肥量比较试验,分析菜用大豆对铜、镁和钠等3种元素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菜用大豆豆荚干物质含量23.0%24.1%,秸秆干物质含量32.6%35.6%。菜用大豆豆荚干物质中铜、镁和钠含量分别为11.0013.93 mg·kg-1、3.404.19 g·kg-1、10.0719.00 mg·kg-1。菜用大豆秸秆干物质的铜、镁和钠含量分别为8.7118.50 mg·kg-1、3.413.94 g·kg-1、26.3346.73 mg·kg-1。菜用大豆豆荚和秸秆中铜、镁和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01 g·hm-2、7.84 kg·hm-2和54.93 g·hm-2。建议在长期种植需铜镁元素较多的菜用大豆的地块应适时补充铜肥和镁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碱胁迫对甜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熊韬, 闫淼, 王江涛, 胡国智
    2021, 62 (12):  2430-24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15
    摘要 ( 1068 )   HTML ( 4 )   PDF(1414KB) ( 561 )  

    采用人工模拟盐碱环境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后,4种甜瓜幼苗体内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甜菜碱(GB)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到胁迫后,网纹香、风味5号、西州密17号和黄皮9818依靠主动积累和提高GB、Pro、SS和SP的含量来增强自身对盐分的耐受性。在50 mmol·L-1浓度下,4种甜瓜均表现出较为迅速和有效的渗透调节响应机制,对有效抗盐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在较高(100和150 mmol·L-1)浓度盐胁迫下,网纹香和风味5号均能维持高于西州密17号、黄皮9818的GB、Pro、SS和SP含量,对盐分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因此,网纹香和风味5号可作为具有一定抗盐能力的种质资源以备进一步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樱桃坐果率的影响
    董军, 洪莉, 陈令会, 阮梦雅
    2021, 62 (12):  2435-24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89
    摘要 ( 374 )   HTML ( 7 )   PDF(1140KB) ( 693 )  

    以06-7等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喷施方法等对甜樱桃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樱桃坐果率影响显著。当6-BA≥40 mg·L-1、GA≥80 mg·L-1时,促进坐果效率显著。甜樱桃品种06-7可喷施80120 mg·L-1 GA+4080 mg·L-1 6-BA促进坐果;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生长素施用效果更佳。此外,适当增加喷施次数可提高坐果率,不同甜樱桃品种对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药反应也不完全相同。红蜜、布鲁克斯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第一遍:75 mg·L-1GA+20 mg·L-1 6-BA;第二遍:129 mg·L-1GA+34mg·L-1 6-BA;第三遍:86 mg·L-1GA+23 mg·L-1 6-BA)后,坐果率可达到9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甜樱桃品种需要搭配合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质栽培草莓品种比较及对产量品质影响
    吴绍军, 杨年福, 沈虹, 孟佳丽, 张黎杰, 周玲玲, 余翔, 田福发
    2021, 62 (12):  2438-24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68
    摘要 ( 1652 )   HTML ( 24 )   PDF(1154KB) ( 698 )  

    以 15 个草莓新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其在江苏宿迁地区连栋钢架大棚内基质栽培的生长、开花、果实品质、产量及农药残留等性状,与主栽草莓品种红颜相比较,筛选出适宜基质栽培、满足生产观光采摘多品种需求的优良草莓品种。结果表明:草莓品种红颜、宁丰、隋珠植株长势较强;久香、容莓3号第一花序开花较早;宁玉、宁丰果型指数最大;宁玉、红颜、甜心单果重最大;久香、隋珠、久红与红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白雪公主、越心、久红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大于红颜;容莓3号、容莓5号、桃熏、越心Vc含量最高,高于红颜;果实含酸量最低的为容莓3号、桃熏和宁玉,均低于红颜;宁玉和桃熏农药残留为0。试验结果表明,红颜仍是生产上比较优秀的主栽品种,为了丰富基地和采摘园区品种多样性,推荐宁玉、白雪公主、容莓3号和容莓5号作为搭配品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禽粪便与菌渣有机肥在白菜和黄瓜上的施用效果
    韩明丽, 周坛根
    2021, 62 (12):  2442-24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3569
    摘要 ( 304 )   HTML ( 4 )   PDF(1137KB) ( 479 )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鸡粪、牛粪、菌渣对白菜、黄瓜的生长性状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制成的有机肥基本符合国家农业标准,施用后可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需求,有利于提高生长性状表现和营养成分的含量,确保产量和品质,其中以50%鸡粪、50%菌渣制作而成的有机肥效果最好。对白菜而言,该有机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白菜叶片数量,产量、可溶性蛋白、总糖、VC、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对黄瓜而言,该有机肥可以提高子叶处茎粗,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蛋白、总糖、VC含量较对照均有提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州2021年初冰冻灾害对柑橘的影响
    钱贞, 汪晨, 方培林
    2021, 62 (12):  2445-24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64
    摘要 ( 291 )   HTML ( 6 )   PDF(1090KB) ( 522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2日衢州市遭遇严重冰冻天气,全市早晨极端最低气温达-5-7 ℃,给柑橘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灾情主要分布在柑橘精品种植农场,设施大棚柑橘冻伤比露天严重,设施大棚未采摘的柑橘受冻严重。柑橘种植户应增强防冻意识,做好设施大棚防冻措施,尽量避免柑橘冻害损失。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大连市城区绿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伍海兵, 李峰, 梁晶
    2021, 62 (12):  2446-24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480
    摘要 ( 405 )   HTML ( 7 )   PDF(1277KB) ( 618 )  

    以大连城区典型公园和公共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大连绿地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并对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绿地土壤pH较高,达8.69;土壤EC较低,仅为0.08 mS·cm-1;有机质含量偏低,有50.7%的样点低于《绿化种植土壤》标准要求;土壤速效养分中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石砾含量较高,达26.17%;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占比达70.0%;土壤容重较大,有接近1/2的土壤存在压实现象;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较低。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底层土壤,而其他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蜡金姬扦插繁育技术
    陈小中, 陈胜洪, 赵勋
    2021, 62 (12):  2451-24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48
    摘要 ( 277 )   HTML ( 2 )   PDF(1849KB) ( 471 )  

    用正交表L9(34)设计小蜡新品种金姬扦插繁育技术试验。以试剂种类、浓度、浸泡时间、扦插基质为试验因素,结果表明:用NAA和VB1混合液,浓度均为100 mg·L-1溶液,蘸根15 min,扦插基质为泥炭∶蛭石∶珍珠岩3∶1∶1,生根率和生根数最高。扦插后,穴盘放置于水深保持在2 cm的容器中,可明显降低管理成本。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组织培养体系优化
    廖益民, 沈国正, 骆慧枫, 黄康康, 裴嘉博, 郗笃隽, 张琛, 阮若昕, 刘辉
    2021, 62 (12):  2453-24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17
    摘要 ( 323 )   HTML ( 5 )   PDF(8385KB) ( 652 )  

    以吉塞拉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体系优化。结果表明:以75%乙醇灭菌30 s,0.1% HgCl2灭菌10 min效果较优,MS+0.2 mg·L-1 IB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初代培养基,MS+0.1 mg·L-1 NA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最佳增殖培养基,1/2 MS+0.3 mg·L-1 IBA+0.3 mg·L-1 NAA+30 g·L-1蔗糖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其中,活性炭含量是影响生根的关键因素。以椰糠和草炭为介质,能增强根系韧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花米草根际耐盐促生菌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冀小草, 钱兰华, 张羽, 沈雪林, 许亚男, 吴天惠, 熊吟荷, 黄彦才, 王桃云
    2021, 62 (12):  2457-24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78
    摘要 ( 315 )   HTML ( 6 )   PDF(2564KB) ( 568 )  

    通过耐盐及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活性测定,从江苏南通沿海滩涂的互花米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耐盐促生菌株6,其中Y3菌株的耐盐及产酶活性最强。采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Y3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Y3菌株对黄瓜发芽的耐盐促生作用,同时对Y3菌株的适宜生长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3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其适宜培养条件为盐浓度6%、温度30 ℃、pH 4.0,并以振荡方式进行暗培养。Y3菌株能显著促进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并具有较强的产IAA、嗜铁素、NH3的能力和固氮的能力。因此,Y3菌株在盐碱土地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寒兰CONSTANS-LIKE基因表达水平及光周期响应分析
    应震, 周庄, 杨燕萍, 付双彬, 徐碗
    2021, 62 (12):  2462-24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3507
    摘要 ( 253 )   HTML ( 4 )   PDF(3177KB) ( 501 )  

    寒兰属五大国兰之一,花期为每年10—12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文以寒兰为材料,结合现有转录组数据和兰属的COL基因比对,筛选得到寒兰COL1和COL2基因序列,并采用基因定量分析,对2个COL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光周期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L1基因在9—11月份期间在开花寒兰叶片中表达水平上升,而COL2基因表达水平与温度变化有关,与花期并不相关;COL1基因在暗处理条件下,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具有光周期响应特性,而COL2基因无光周期响应特性。因此,COL1基因表达可能与寒兰花期形成有关。该结果为寒兰花期调控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生物农药对杨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
    王剑, 俞浙萍, 张淑文, 任海英
    2021, 62 (12):  2465-24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61
    摘要 ( 247 )   HTML ( 4 )   PDF(1142KB) ( 618 )  

    评价6种生物农药和1种化学农药对杨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对照,施用8 000 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1 0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杨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防治效果在78.8%92.3%。考虑到农药减量,以上2种生物药剂搭配250 g·L-1嘧菌酯也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器械和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杨燕, 周宇杰, 骆琴, 何信富, 方少阳
    2021, 62 (12):  2468-24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73
    摘要 ( 246 )   HTML ( 2 )   PDF(1123KB) ( 560 )  

    在褐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喷施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褐飞虱,结果表明,药后725 d喷施三氟苯嘧啶或烯啶·吡蚜酮,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对褐飞虱的防效相当,且防效在90%以上;使用吡蚜酮单剂时,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效果要好于植保无人机。3种药剂中,以三氟苯嘧啶速效性和持效性最佳,药后731 d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对褐飞虱的防效为91.6%99.8%;烯啶·吡蚜酮效果次之,药后1425 d防效为92.7%96.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种生物农药对茶尺蠖的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李红莉, 毛宇骁, 黄海涛, 郑旭霞, 崔宏春, 赵芸, 余继忠
    2021, 62 (12):  2470-24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33
    摘要 ( 378 )   HTML ( 5 )   PDF(1138KB) ( 590 )  

    为了筛选出对茶尺蠖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生物农药对茶尺蠖的室内生物活性,对室内防效较好的2种药剂各2个浓度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3龄幼虫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药剂,药后7 d,两者的校正防效均为100%。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都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 1 d的校正防效均在88%以上,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2种药剂所试的2种剂量对茶尺蠖的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因此,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该虫的防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诱剂和杀虫灯处理对茶尺蠖的引诱效果
    姜燕华, 韩震, 焦小波
    2021, 62 (12):  2473-24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01
    摘要 ( 213 )   HTML ( 1 )   PDF(1189KB) ( 464 )  

    采用电击式和风吸式2种杀虫灯以及灯具边放置性信息素诱芯进行分组,并以此为中心按一字形方向距2 m处和按十字形方向分别距15、30、45、60 m处放置诱捕器,开展不同组合诱捕效果评价。通过试验发现,风吸式和电击式杀虫灯对茶尺蠖的诱捕均有明显的作用,但2种杀虫灯诱捕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在灯具上放置性诱剂并未起到叠加诱捕效果,推测可能与性诱剂放置位置有关,具体还需进一步试验论证。实际生产作业中,可采用“杀虫灯+45 m性诱捕器”组合以达到利用率和诱捕效果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周晓肖, 李伟龙, 蒋桂华, 杨肖芳
    2021, 62 (12):  2475-24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72
    摘要 ( 237 )   HTML ( 5 )   PDF(1123KB) ( 527 )  

    为筛选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00 g·L-1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稀释75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好,其次为40%氟啶胺悬浮剂稀释 1 000倍液。两种药剂均对草莓安全,可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
    李冬, 许灵杰, 杨金陆, 刘声国, 彭绍辉, 杨先权, 杨菀彤, 邱坤
    2021, 62 (12):  2477-24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08
    摘要 ( 228 )   HTML ( 2 )   PDF(1141KB) ( 539 )  

    为明确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田间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发病率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竹醋液复配菌核净与竹醋液复配波尔多液均能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且以竹醋液复配菌核净防治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在黔东南烟区喷施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可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除草剂对单季稻高龄杂草的防除效果
    魏杰, 袁忠勤, 谢蓉, 顾国伟
    2021, 62 (12):  2480-24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02
    摘要 ( 239 )   HTML ( 2 )   PDF(1105KB) ( 517 )  

    用10%噁唑·氰氟草酯及高剂量的国产氰氟草酯等除草剂分别于稻种播后20、29 d对高龄杂草进行防除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10%噁唑·氰氟草酯(金秋跃)、25%氰氟草酯(天一千金净)和20%氰氟草酯(锄击)对高龄稗草、千金子防效好;48%灭草松(排草丹)、38% 2甲·灭草松(阔老板)对异形莎草、阔叶草防效较好,相同剂量的阔老板要优于排草丹,但是排草丹安全性更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苄·双环·五氟飞防水稻直播田杂草试验
    孙吴会, 朱晓群, 郁建中, 郁伟, 孙勰, 陆芳, 李月明
    2021, 62 (12):  2482-24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20
    摘要 ( 220 )   HTML ( 1 )   PDF(1109KB) ( 480 )  

    水稻播后15和20 d用无人植保机施药后35%苄·双环·五氟除草剂覆水1个昼夜,从900和1 500 mL·hm-2剂量处理看,对直播稻稗草和莎草的防效均达100%,对耳叶水苋低剂量防效在99%左右(高剂量防效达100.0%),对千金子的防效低剂量(900 mL·hm-2)随着用药时间的推迟效果变差,随着浓度的提高对杂草的防效成正相关。对水稻有药害。在不淹没秧心的情况下,叶片和心叶发白药害会随着浓度提高,严重度增加,但1015 d基本恢复正常生长,淹没秧心时间长的出现死苗,不能恢复生长,因此,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药后下大暴雨,要及时把水排至秧心下。施药后保水最好10 d以上,保水时间越长除草效果越好。生产上推荐35%苄·双环·五氟1 500 mL·hm-2在水稻播后1520 d飞防,保水10 d以上,可以一次性解决水稻一生杂草的为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氟苯嘧啶防治单季稻褐飞虱的效果
    官慧谦, 何国民, 王会福, 余山红
    2021, 62 (12):  2484-24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74
    摘要 ( 254 )   HTML ( 1 )   PDF(1123KB) ( 510 )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67 m2用量 13、16 mL药后14、25 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4.4%、93.0%和95.9%、95.6%,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25 mL和40%毒死蜱乳油 100 mL+80%唏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2.5 g,表现为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对环境友好,因此,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试验中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速效性欠佳,主要原因在于今年试验区水稻褐飞虱发生严重,且本试验施药时间偏迟,加上田间有一定数量的短雌型成虫所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红火蚁饲养装置及其安全性评价
    丁浩毅, 刘丽华, 朱明义, 张莉莉, 李宇婕, 柳跃泽, 钱诚, 黄俊
    2021, 62 (12):  2487-24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93
    摘要 ( 249 )   HTML ( 3 )   PDF(1500KB) ( 544 )  

    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入侵我国大陆已有17 a的历史,在红火蚁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监测、检测、检疫、应急灭除与控制关键技术等方面均有研究;然而,红火蚁的扩散势头未被遏制,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本文介绍一种红火蚁饲养装置,该装置是由亚力克柱形桶、特氟隆涂层、水槽、橡胶塞、装置架、车轮等主要零部件组装而成,通过使用透明的亚力克柱形桶以利于研究者观察红火蚁的生存情况和行为特征,同时,利用特氟隆涂层和水槽防止红火蚁逃逸。本装置不仅能保证红火蚁生存和稳定繁殖,而且能确保饲养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开展红火蚁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陈玉国, 董宁禹, 霍正威, 关卫东, 李成军, 王海涛, 白静科, 丁燕芳, 李淑君, 常建波
    2021, 62 (12):  2490-24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18
    摘要 ( 940 )   HTML ( 131 )   PDF(1138KB) ( 558 )  

    为了选择新型、环保、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了6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烟草赤星病防效最好,其防效为66.2%;其次为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 500 g·hm-2)、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900 mL·hm-2)、30%氟醚·吡唑嘧菌酯水剂 (450 mL·hm-2)、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每667 m2 1 500 mL)、38%唑醚·啶酰胺水分散剂(450 g·hm-2),对烟草赤星病也有一定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50.9%、49.5%、48.8%、48.1%、45.0%。考虑到降低农残及绿色防控的要求,建议在生产上使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及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来防治烟草赤星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驱虫灯对果树吸果夜蛾的驱避效果初探
    周华光, 翟婧, 庄君辉, 虞世恩, 赵丽稳, 许燎原
    2021, 62 (12):  2493-24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99
    摘要 ( 227 )   HTML ( 3 )   PDF(1105KB) ( 435 )  

    对宁波市奉化区桃园、猕猴桃园吸果夜蛾进行驱虫灯趋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LS-QCD-X-SE/AC驱虫灯发射的光波对吸果夜蛾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对控制桃园、猕猴桃园落果有较好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浙江省4个地区克氏原螯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分析
    蓝海琴, 朱婷婷, 李旭丽, 郑星耀, 许佳华, 赖勇勇, 朱斐
    2021, 62 (12):  2494-24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431
    摘要 ( 230 )   HTML ( 2 )   PDF(2648KB) ( 431 )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克氏原螯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却深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的威胁。本次研究主要调查浙江省4个地区克氏原螯虾的WSSV携带情况和WSSV阳性感染率与季节温度变化的相关性。本研究检测了4—8月浙江省4个地区螯虾WSSV阳性感染率和阳性螯虾的血淋巴、鳃、肠的病毒拷贝数。综合4个地区每月实验数据,发现在2026 ℃时,4个地区的螯虾WSSV阳性率都可达60%以上,4—6月为WSSV发病的高危时期,到8月随着水温超过26 ℃螯虾WSSV阳性率显著下降。检测发现在鳌虾的血淋巴、鳃、肠中病毒最低的拷贝数为103,最高的拷贝数为1010,这说明病毒会长期潜伏感染,等待温度及其他条件合适时再大量复制。本研究将为在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防治WSSV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加州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令梅, 姜建湖, 郭建林, 李飞, 李倩, 孙丽慧
    2021, 62 (12):  2498-25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566
    摘要 ( 924 )   HTML ( 2 )   PDF(3254KB) ( 448 )  

    从浙江加州鲈养殖基本概况以及品种选育、养殖模式、价格等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分析加州鲈产业发展存在的苗种供应不足、养殖病害多发、饲料品牌多而杂、机械化水平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种质资源培育、加强科技研发、打造行业品牌、加快三产融合等建议,为推动加州鲈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用沼液对果桑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徐坚, 张建斌, 吴玉勇, 应铮铮, 顾艳红
    2021, 62 (12):  2501-25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44
    摘要 ( 281 )   HTML ( 4 )   PDF(2467KB) ( 460 )  

    为科学合理利用沼液,提高沼液施用均匀度,本试验根据果桑生理特性,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开展了沼液在果桑园施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3 t基肥沼液和施用3 t基肥沼液追肥3 t沼液时产量较高,单株产量可以分别达到11.44和11.04 kg,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421和2 337 kg。此外,施用3 t沼液基肥和施用3 t沼液基肥追肥3 t沼液处理组糖度也有显著提高。沼液的施用可以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综合考虑施用效果和成本,施用3 t沼液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的效果最佳,是较为合理的果桑管理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浙江省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替代化肥潜力
    应多, 陈晓龙, 吕桂华
    2021, 62 (12):  2506-25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12
    摘要 ( 228 )   HTML ( 7 )   PDF(1181KB) ( 460 )  

    通过估算浙江省2015—2019年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及养分含量,以种植业化肥用量为参照,对畜禽粪肥替代化肥的潜力进行了估算,统计分析了畜禽粪便资源总量及其替代化肥潜力。结果显示,2015—2019年,浙江省主要畜禽粪便养殖数量、排放总量及总养分含量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畜禽粪便排放总量年均降幅为10.3%;浙江省化肥施用总量呈稳定下降的趋势,年平均单位面积施肥量为378.97 kg·hm-2,单位面积施肥量年均降幅为4.79%;畜禽粪便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呈小幅下降趋势,畜禽粪便中养分年平均替代化学氮肥潜力为21.2%,磷肥为33.2%,钾肥为46.6%,经过堆肥和沼液发酵处理的畜禽粪尿,养分综合损失比例为19.43%。综上所述,2015—2019年,由于政策实施,浙江省畜禽粪便排放总量及化肥施用量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畜禽粪便养分替代化肥潜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增加对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强度,充分利用畜禽粪肥替代化肥施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用菌菌糠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Ⅲ)的吸附性能
    饶毅萍, 张淑怡, 叶湘瑜, 余海侨
    2021, 62 (12):  2509-25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92
    摘要 ( 212 )   HTML ( 38 )   PDF(1255KB) ( 554 )  

    以灵芝菌糠和平菇菌糠作为吸附材料,通过改变菌糠投加量、pH值、Cr(Ⅲ)浓度、吸附时长和温度等因素,研究2种菌糠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Ⅲ)的吸附性能,以及对Cr(Ⅲ)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结果表明,灵芝菌糠和平菇菌糠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Ⅲ)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具有用于实际处理含Cr(Ⅲ)废水的应用前景。灵芝菌糠对Cr(Ⅲ)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投加量30 g·L-1、pH 6、吸附时长60 min、温度为35 ℃;平菇菌糠对Cr(Ⅲ)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投加量20 g·L-1、pH 6、吸附时长60 min、温度为30 ℃。吸附过程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稻田退水“零直排”模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路径
    李中利, 燕燕, 邵正浩
    2021, 62 (12):  2513-25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89
    摘要 ( 257 )   HTML ( 2 )   PDF(2357KB) ( 539 )  

    通过调查掌握平湖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性提出稻田退水“零直排”治理模式,总结其治理特点和技术路径,并以平湖市广陈镇赵家堰兜灌区为例,深入探究稻田退水“零直排”模式的建设实践和效益分析,从而为其他地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一条新路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地方式对亚热带低山新垦耕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道泽, 杨琼瑶, 丁志峰, 严建立, 章明奎
    2021, 62 (12):  2516-25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23
    摘要 ( 242 )   HTML ( 2 )   PDF(1121KB) ( 492 )  

    山地红黄壤是亚热带地区耕地的重要来源,目前,这一地区土地开垦主要采用机械平整和人工平整方式。为了解整地方式对新造梯田耕地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选择酸性火山岩和泥页岩2类母质发育的红黄壤,采用多地采样分析的方法,比较机械平整和人工平整对新造梯田耕地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开垦前的土壤比较,无论是机械平整还是人工平整,都明显增加了表层土壤(020 cm)中砾石和砂粒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的含量。人工平整的新造梯田耕地质量好于机械平整,前者土壤黏粒、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是后者的1.251.27、1.421.57、1.351.39、1.261.37和1.131.14倍,土壤中>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前者是后者的1.441.59倍。人工平整的新造梯田耕地土壤保蓄性和保水性高于机械平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永嘉县耕地土壤长期地力定位监测2019年试验
    叶汪萍, 周建武
    2021, 62 (12):  2519-25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86
    摘要 ( 232 )   HTML ( 3 )   PDF(1107KB) ( 527 )  

    2019年通过对3个耕地土壤长期地力定位监测点的试验、监测,系统分析永嘉县的耕地土壤地力状况。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的稳定;空白区的土壤肥力有所下降;测土配方+有机肥处理土壤地力能维持常规施肥的水平,产量最高;小麦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低于水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钝化剂对酸性镉轻度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谢炜, 徐立军, 石一珺, 王洁, 倪中应
    2021, 62 (12):  2521-25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62
    摘要 ( 290 )   HTML ( 6 )   PDF(1146KB) ( 571 )  

    为了解常用钝化剂对酸性镉轻度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在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于2016—2018年进行不同用量生石灰、钙镁磷肥、生物质炭、羟基磷灰石等4种钝化剂对土壤酸碱度、有效镉和籽粒中镉积累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钙镁磷肥、生物质炭、羟基磷灰石等4种钝化剂均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镉及水稻、小麦籽粒中镉的含量。其效果随钝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对降低水稻籽粒中镉积累的效果大于对小麦籽粒中镉积累的效果。与对照土壤比较,4种钝化材料均不会对土壤肥力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轻微增加作物的产量。钝化效果以生石灰和生物质炭为最佳,生石灰、生物质炭的用量分别以3.004.50和7.50 t·hm-2为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施肥对水稻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周琼, 周颖杰, 马建芳
    2021, 62 (12):  2525-25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514
    摘要 ( 235 )   HTML ( 2 )   PDF(1251KB) ( 656 )  

    通过5 a的耕地地力监测试验,总结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田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掠夺式生产严重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施肥对土壤单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含量中高的土壤则需要注意平时培肥管理,利用测土配方施化肥+有机肥混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诸暨市农田生态沟渠系统建设路径分析
    李飞
    2021, 62 (12):  2530-25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602
    摘要 ( 261 )   HTML ( 2 )   PDF(1105KB) ( 499 )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唯一全面实施、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农田生态工程。本文以诸暨市的实践为例,对其探索将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与绿色防控、农田减肥减药相结合的创新技术模式进行总结,分析个案的工作路径、创新做法和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基于面板数据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常健聪, 康晖鋆
    2021, 62 (12):  2532-25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442
    摘要 ( 280 )   HTML ( 2 )   PDF(1135KB) ( 547 )  

    将中国各省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基于中国各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业务确实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业务在不同地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农发行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不能片面的只在全国范围内研究,还需要分区域调查。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有关农发行信贷业务的政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因子分析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杨鑫雨, 江晶
    2021, 62 (12):  2535-25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63
    摘要 ( 222 )   HTML ( 2 )   PDF(1133KB) ( 537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之所在。近些年来,全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但各省市发展情况不一,本文以2018年数据为依据,从8个指标来分析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以此寻求适合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吴晓柯, 任璐怡, 吴飞艳
    2021, 62 (12):  2538-25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59
    摘要 ( 242 )   HTML ( 4 )   PDF(1118KB) ( 493 )  

    随着“数字浙江”“信用浙江”的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进入新阶段,健全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系统已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梳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实施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