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洋, 刘冬峰, 赵泉, 郭秀珠, 李发勇, 林绍生. 不同镁肥对柚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6): 1275-1278. |
[2] |
娄卫东, 林宝刚, 周洪奎, 华水金, 唐旭, 胡昊. 利用光谱反射率估算土壤理化性质[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4): 839-842. |
[3] |
毛佳, 吴险平, 王宏宝, 王晓飞, 高玉侠. 南方根结线虫与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外源物的响应[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3): 569-572. |
[4] |
应利平, 魏雪梅, 逯明辉, 张明科. 施利康与菌肥组合对辣椒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0): 2314-2319. |
[5] |
姜佳敏, 王萱, 徐嘉聪, 陈天然, 朱丽东. 海岛火山茶种植区气候土壤条件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4): 666-674. |
[6] |
张迪, 李冬, 李俊营, 曾三军, 徐放达, 马文辉, 谷洁洁. 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与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2): 250-252. |
[7] |
伍海兵, 李峰, 梁晶. 大连市城区绿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12): 2446-2450. |
[8] |
范琳娟, 刘子荣, 徐雪亮, 王奋山, 余国庆, 姚英娟. 山药种植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20-923. |
[9] |
高雅迪, 胡渊渊, 吴家胜. 氮沉降对香榧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0): 2006-2008. |
[10] |
习盼, 徐驰, 刘茂松. 盐城滩涂湿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0): 2150-2155. |
[11] |
俞可欣, 张旭娟, 李文略, 施建军, 施渭尧. 生物降解膜在绿芦笋上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531-1533. |
[12] |
冯林, 石庆胜, 陆中华, 马美兰, 厉永强, 姜娟萍, 陈卫良, 毛碧增. 水稻冬闲田栽培元胡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5): 825-828. |
[13] |
梁晋刚, 栾颖, 宋新元, 张正光.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功能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2): 2248-2252. |
[14] |
邢晓鸣, 孟华兵, 吕进, 沈汉初, 蔡根林, 顾永强. 山蕗-水稻轮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1): 2023-2025. |
[15] |
张青. 新垦山地桃园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12-1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