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9): 2110-2113.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591

• 农业文化遗产 • 上一篇    下一篇

浅析农艺改良措施在云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刘波1(), 赵小霞2, 毛金华3, 刘伟平2, 范飞军1,*()   

  1. 1.丽水市农作物总站,浙江 丽水 323000
    2.云和兴逸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云和 323600
    3.云和县农作物站,浙江 云和 323600
  • 收稿日期:2023-05-30 出版日期:2023-09-11 发布日期:2023-09-14
  • 通讯作者: 范飞军(1990—),男,浙江庆元人,农艺师,硕士,粮油生产技术,E-mail:qyfjlqq@163.com
  • 作者简介:刘波(1968—),男,浙江丽水人,高级农艺师,学士,粮油生产技术,E-mail:lsbob@163.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粮油产业技术项目(2021LY57)

  • Received:2023-05-30 Online:2023-09-11 Published:2023-09-14

摘要:

云和梯田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丰富、农耕文化深厚,近年来通过开发特色旅游推动生态与文化价值的转化。然而,受山区人口流失、梯田维护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云和梯田面临文化遗产传承难、经营效益差等困境,因此,通过遵循活态保护原则,开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农业耕种实践,引进农艺技术成果,融合传统耕作技艺,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明显增加了梯田农作的直接产出,成功探索出一条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梯田农业系统保护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 农艺措施, 梯田, 农业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