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盖钧镒, 王明军, 陈长之. 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J]. 大豆科学, 2002, 21(1): 7-13.
|
[2] |
陈华涛, 陈新, 顾和平, 等. 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品质构成因子的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28(6): 1508-1510.
|
[3] |
张红梅, 顾和平, 曹庆穗, 等. 大棚菜用大豆-水芹水旱轮作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14(10): 82-83.
|
[4] |
李正泉, 张古文, 刘娜, 等.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浙农秋丰2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8): 1748-1751.
|
[5] |
陈华涛, 张红梅, 刘晓庆, 等. 早熟菜用春大豆新品种苏早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学, 2021, 40(4): 578-580.
|
[6] |
张古文, 张胜, 林太赟, 等. 优质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浙农秋丰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学, 2022, 41(5): 628-631.
|
[7] |
金晖, 徐伟, 陈琳, 等. 晚粳稻新品种嘉禾247在嘉善县的农艺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3): 533-536.
|
[8] |
陈润兴, 雷俊, 汪寿根, 等. 秋季菜用大豆延后播种对鲜荚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3, 32(5): 625-628.
|
[9] |
曾新宇, 宗洪霞, 张莉, 等. 重庆市菜用大豆高产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3): 91-95.
|
[10] |
陈宇飞, 胡新, 高世杰, 等. 3种喷雾助剂对东北春大豆除草剂减量增效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9, 38(3): 421-427.
|
[11] |
王冬群, 成美玲. 春季菜用大豆高雄9号肥料与密度相关性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5): 972-973, 976.
|
[12] |
朱丽华, 李超汉, 杨红娟, 等. 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五号”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 2017(3): 70-71.
|
[13] |
刘晓庆, 陈华涛, 张红梅, 等. 高产、抗SMV春播鲜食大豆‘苏奎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学学报, 2022, 12(2): 16-19.
|
[14] |
姜伟锋, 陈梅, 俞刚翔. 青梗菜—鲜食大豆两播三收高效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2023(10): 5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