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子威, 王贞红, 张立友. 西藏高海拔区不同处理对6种茶籽萌发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090-1092. |
[2] |
张益, 王琳, 郑佳铌, 王云冰, 洪莉, 董军. 南方地区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的组培快繁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884-885. |
[3] |
钟春水. 6-BA与2,4-D配比对防城金花茶愈伤组织增殖与多酚含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717-719. |
[4] |
宁德富, 杨晓琼, 何进祥, 李智海, 张贵锋, 杨潇, 孔丽琼. 插穗的直径和长度对臭菜生根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4): 620-621. |
[5] |
胡青荻, 郑坚, 马晓华, 张旭乐, 钱仁卷. 切球种植对唐菖蒲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4): 627-629. |
[6] |
陈婕, 曹奎荣, 孙祥良. 不同脱毒方法对红颊草莓生长及生根效果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1): 2058-2059. |
[7] |
孙宜, 孙猛, 石青松. 紫薇新品种扦插繁殖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729-1731. |
[8] |
孟肖, 陈娜, 程磊, 姚洁. 杭菊灭菌方式与再生植株体系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37-1838. |
[9] |
洪春桃, 沈登锋, 魏斌, 章建红. 几种三叶青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化[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46-1849. |
[10] |
李昱莹, 郭丽丽, 廉小芳, 郭大龙, 侯小改.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9): 1646-1655. |
[11] |
余水生, 付双彬, 郑英茂, 李成惠, 程筵寿, 杨燕萍. 梵净山石斛无菌播种及快繁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8): 1334-1336. |
[12] |
马晓华, 郑坚, 张旭乐, 胡青荻, 刘洪见, 钱仁卷. 不同扦插基质与激素对荚蒾生根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5): 811-813. |
[13] |
高燕, 钟素飞, 奉树成. 微型月季快繁技术体系[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3): 459-462. |
[14] |
谭荣荣, 毛迎新, 黄丹娟, 王友平. 天然寄主替代茶叶增殖EgNPV的方法[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 37-39. |
[15] |
席刚俊, 李警保, 韩正敏, 史俊, 贾君. 白芨种子萌发形态学观察及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8): 1383-1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