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芳, 张珏锋, 钟海英, 陈建明. 微生物源和植物源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幼虫杀虫活性及特征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12): 2910-2915. |
[2] |
李猛, 蒿呈龙, 龙厚元, 刘鸿恒, 王倩, 程盘龙, 蔡思源, 颜勇, 姚继刚.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甜菜夜蛾药剂筛选[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11): 2749-2752. |
[3] |
俞国良, 王霞, 肖玉捷, 柳雅琦. 不同Bt制剂对斜纹夜蛾毒力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8): 1812-1814. |
[4] |
刘玉红, 孙彩霞, 李勤锋. 国内外芦笋农药残留限量对比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2): 222-225. |
[5] |
郭笑笑, 代克松, 李君, 汪诗凯, 徐明旺, 王琳. 3种集虫装置对斜纹夜蛾诱捕器效果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9): 1821-1823. |
[6] |
潘建清, 李路菲, 王涛. 长兴县芦笋氮肥减量增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6): 1143-1144. |
[7] |
毛晓梅, 柏超, 杨健, 宁国云, 刘成成. 浙北大棚芦笋夜蛾类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4): 755-757. |
[8] |
尹玉玲, 叶艳英, 张冰冰, 汤泳萍, 周劲松, 罗绍春. 芦笋下脚料还田腐解对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788-1790. |
[9] |
敖培华, 何圣米. 芦笋新品种引进筛选与大棚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578-1580. |
[10] |
潘建清, 毛晓梅, 麻万诸. 基于肥料偏生产力的芦笋化肥定额制施肥技术模式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37-939. |
[11] |
陶勤, 章金明, 陈永全, 刘敏, 吕要斌. 防草地布对芦笋田杂草的抑草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728-729. |
[12] |
施建军, 张旭娟, 杨涵, 施渭尧, 柴伟国. 芦笋优系T2-32-6组培快繁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2): 2552-2554. |
[13] |
杨涵, 施建军, 施渭尧, 俞可欣, 赵国良, 王方, 张旭娟. 不同规格生物降解膜对芦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1): 2275-2277. |
[14] |
柳采秀, 聂东兴, 苍涛, 宋雯, 张怡, 徐笔奇, 于国光. 4种杀虫剂对铁皮石斛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1): 2308-2309. |
[15] |
章金明, 刘敏, 林雅, 陈永全, 林文彩, 谭泽华, 吕要斌. 浙北芦笋园滋生甜菜夜蛾杂草种类调查[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500-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