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11): 2749-2752.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236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甜菜夜蛾药剂筛选

李猛(), 蒿呈龙, 龙厚元, 刘鸿恒, 王倩, 程盘龙, 蔡思源, 颜勇, 姚继刚()   

  1.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东辛分公司农业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248
  • 收稿日期:2022-12-02 出版日期:2023-11-11 发布日期:2023-11-22
  • 通讯作者: 姚继刚(1966—),男,江苏连云港人,高级农艺师,学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推广研究,E-mail:564681615@qq.com
  • 作者简介:李猛(1989—),男,江苏淮安人,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E-mail:350371503@qq.com

  • Received:2022-12-02 Online:2023-11-11 Published:2023-11-22

摘要:

2022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4模式)面积为29.467 hm2。甜菜夜蛾大暴发,发生代次多,基数大,世代重叠明显,本试验通过11种药剂排列对第4代甜菜夜蛾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在所有处理中防治效果最佳,药后15 d防治效果为99.60%,大龄虫也全部死亡;20%多杀霉素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达98.32%,大龄虫基本死亡;40%氰虫·甲虫肼处理防治效果为89.08%,一些大龄虫未死亡,效果稍逊于前两个处理;10%虫螨·茚虫威+10%虱螨脲处理防治效果为83.11%,1~2龄虫死亡,3龄以上虫部分未死亡;其他处理效果均不理想,甜菜夜蛾大小龄虫死亡率低。本试验通过多种药剂对大豆的甜菜夜蛾进行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效好、持效长、低残留的药剂,为甜菜夜蛾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复合种植, 甜菜夜蛾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