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朋程, 郭安强, 王占彪, 等. 黑龙港流域典型地区6—9月水热变化特征[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33(2): 429-435.
|
[2] |
谢花林, 程玲娟. 地下水漏斗区农户冬小麦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河北衡水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012-2022.
|
[3] |
商蒙非, 杨萌, 冯宇鹏, 等. 近35年吴桥县夏玉米水分亏缺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23(9): 1-10.
|
[4] |
杨萌, 冯宇鹏, 林倩, 等. 近30年吴桥县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4): 482-489.
|
[5] |
孙宏勇, 胡春胜, 张喜英, 等. 三河市40年来温度和降水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2): 173-176.
|
[6] |
曹永强, 刘明阳, 张路方. 河北省夏玉米需水量变化特征及未来可能趋势[J]. 水利经济, 2019, 37(2): 46-52, 87.
|
[7] |
代立芹, 李春强, 康西言, 等. 河北省玉米生长季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29(4): 763-770.
|
[8] |
魏钟博, 边大红, 杜雄, 等. 黑龙港流域夏玉米生育期降水、需水和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9): 124-133.
|
[9] |
迟道才, 常秀华, 张玉清. 抚顺地区参考作物需水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15): 3579-3581.
|
[10] |
刘钰, 汪林, 倪广恒, 等. 中国主要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2): 6-12.
|
[11] |
康绍忠, 蔡焕杰. 农业水管理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122-125.
|
[12] |
郑东方, 许嘉阳, 卢秀萍, 等. 云南省烤烟需水量及灌溉需求指数的时空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7): 2091-2098.
|
[13] |
李春强, 李保国, 洪克勤. 河北省近35年农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2): 359-363.
|
[14] |
刘晓英, 李玉中, 郝卫平. 华北主要作物需水量近50年变化趋势及原因[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10): 155-159.
|
[15] |
王宏, 谭国明, 孙庆川, 等. 承德春玉米需水量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69-72.
|
[16] |
龙幸幸, 杨路华, 夏辉, 等. 河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异性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6, 34(8): 40-44.
|
[17] |
郭艳岭, 邱新法, 张素云. 1965—2005年河北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J]. 干旱气象, 2010, 28(3): 297-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