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长江, 代晨晨, 范博文, 等. 5种植物源农药对食用菌生产中脉孢霉抑制效果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30(8): 1255-1262.
|
[2] |
张希, 王伟艳, 张美琦, 等. 15种中药材提取物对3种食用菌致病菌孢子萌发生长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 63(1): 11-14.
|
[3] |
叶慧丽, 夏先全, 胡容平, 等.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食用菌脉孢霉的抑制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4): 121-122.
|
[4] |
刘钊, 邹乐, 秦秀丽. 链孢霉抑菌效果试验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7, 33(7): 9-11, 22.
|
[5] |
冀瑞卿, 冯冲, 柏文博, 等. 两种生防制剂对食用菌杂菌的抑制作用[J]. 吉林农业科学, 2014, 39(2): 61-64, 77.
|
[6] |
刘宁芳, 乐瑰琦.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防治链孢霉技术探究[J]. 食用菌, 2019, 41(4): 64-66.
|
[7] |
朱富春. 食用菌链孢霉的发生特点、原因与综合防治方法[J]. 食药用菌, 2013, 21(2): 126-128.
|
[8] |
贾含琪. 食用菌脉孢霉生防菌筛选及其防效的研究[D].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9] |
张铉哲, 冉隆贤, 李永刚. 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147-148.
|
[10] |
董照锋, 熊潇垚, 陈光华. 不同杀菌剂对茶云纹叶枯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和大田防治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11): 73-79.
|
[11] |
董红强.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 59-61.
|
[12] |
董照锋. 茶轮斑病体外抑制试验及大田防治效果[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9(1): 13-20.
|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3—2020[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