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涂金星, 张冬晓, 张毅, 等. 我国油菜育种目标及品种审定问题的商榷[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29(3): 350-352.
|
[2] |
王汉中. 我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29(1): 101-105.
|
[3] |
王贵春, 杨光圣. 油菜高含油量育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8): 5373-5375, 5411.
|
[4] |
郑本川, 张锦芳, 李浩杰, 等. 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35(3): 240-245.
|
[5] |
姜占平, 沈军, 朱德焰, 等. 甘蓝型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相关性分析[J]. 南方农业, 2021, 15(20): 175-178.
|
[6] |
马宁, 张冰冰, 徐宇, 等. 不同株高甘蓝型油菜茎秆特性及其与倒伏的相关性[J].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30(2): 203-211.
|
[7] |
程潜, 肖钢, 常涛, 等. 不同千粒重油菜籽的生理生化特性[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15): 5102-5108.
|
[8] |
石子建, 李诚永, 舒佳宾, 等. 油菜浙大622栽培密度及播期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8): 6-7, 10.
|
[9] |
张泉锋. 种植密度对油菜浙油51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8): 1180-1181.
|
[10] |
陈永华, 王瑞森. 油菜嘉油142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81, 985.
|
[11] |
李殿荣, 陈文杰, 于修烛, 等. 双低菜籽油的保健作用与高含油量优质油菜育种及高效益思考[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38(6): 850-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