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KOLODII N A, LATYSHEVA E V, RODIONOVA E V. The integrative-modular approach in design of modern educational standards in the tourism sector[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66: 364-368.
|
[2] |
李艳, 陈虹宇, 陈新亚. 核心素养融入的中国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探讨[J]. 教学研究, 2020, 43(3): 76-85.
|
[3] |
张海珍, 盛学峰. 徽州文化研学旅行发展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 2019, 21(4): 15-19.
|
[4] |
朱国兴, 余向洋, 许璟. 徽州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 2018, 20(6): 17-21.
|
[5] |
HUANG T C, CHEN C C, CHOU Y W. Animating eco-education: to see, feel, and discover in a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viron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6, 96: 72-82.
|
[6] |
闵庆文, 孙业红.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 资源科学, 2009, 31(6): 914-918.
|
[7] |
闵庆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标准解读及其启示[J]. 资源科学, 2010, 32(6): 1022-1025.
|
[8] |
苏宁, 刘某承. 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可行性分析[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 4(11): 71-73.
|
[9] |
徐小琴, 汪本学. 浙江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价值评价与客源市场分析及其开发策略[J]. 经济地理, 2021, 41(6): 232-240.
|
[10] |
罗丹纳, 沈世伟. 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及草席编织技艺的旅游开发研究[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0(1): 27-31.
|
[11] |
胡斌, 陆耿.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芍陂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 蚌埠学院学报, 2020, 9(1): 100-103.
|
[12] |
黄晓媛. 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评估[D]. 湘潭: 湘潭大学, 2019.
|
[13] |
白灵. 基于游客感知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研究: 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9.
|
[14] |
吴秀娟. 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 42(2): 98-102.
|
[15] |
朱冠楠.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种质资源及传统技术价值[J]. 农村工作通讯, 2021(10): 30-32.
|
[16] |
闵庆文, 刘某承. 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探索-五[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3: 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