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世贤,顾慰连,戴俊英.密度对玉米倒伏及其产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413-416. [2] 李义钧,王克启.关于套种玉米倒伏的研究[J].农业新技术,1984 (4):11-16. [3] 薛金涛,张保明,董志强,等.化学调控玉米抗倒及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J].作物杂志,2008 (4):72-76. [4] 刘党校,董彦卿.化控调节剂浸种对春玉米增抗效应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6,4(1):66-70. [5] 李新良.玉米健壮素在夏玉米田应用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2007 (8):11. [6] 蔡永旺,张英华,周顺利,等.利用乙烯利塑造夏玉米凹形冠层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18(3):90-97. [7] 王群瑛,胡昌浩.玉米茎秆抗倒特性的解剖研究[J].作物学报,1991,17(1):70-75. [8] 李少昆,姜振东.玉米化控技术及其应用[J].新疆农业科技,1994 (4):8-9. [9] 周凤兰,张吉川,陈择光,等.玉米化控综合高产技术探讨[J].玉米科学,1998,6(1):46-48. [10] 王国琴,尹枝瑞,王振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春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J].玉米科学,1998,6(2):56-59. |